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传感技术对镁、铝氢氧化物沉淀反应习题科学性的研究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镁、铝氢氧化物沉淀反应图像类习题的科学性提出质疑。利用传感技术跟踪镁、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过程的pH变化,并结合溶度积计算和定性实验等对实验结果做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说明逐滴加碱时Mg2+和Al3+不能同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且Mg2+、Al3+相互影响不容忽视。
作者
赵倩
马宏佳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出处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8-41,共4页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关键词
传感技术
化学习题
科学性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朱鹏飞,马宏佳,杜静.
利用传感技术对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研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9):34-36.
被引量:13
2
王文林,梁宏斌.
镁盐与铝盐混合溶液跟强碱的反应探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6(3):5-6.
被引量:1
3
李明亮,田棋宏,唐明,朱方仕.
对一个经典化学图像科学性的质疑及实验探究[J]
.化学教学,2008(3):69-71.
被引量:2
4
叶建坤,赵爱丽.
对一道高考化学试题的质疑——Mg2+、Al3+能同时沉淀吗?[J]
.化学教与学,2010(7):67-6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刘怀乐.
对Cu(OH)_2制备实验的研究[J]
.化学教育,2004,25(10):53-53.
被引量:10
2
李铁福,邹风华.
水化铝酸镁的制备及其抗酸性能的研究[J]
.沈阳医药,1993,8(1):5-6.
被引量:1
3
何家忠.
研究性学习巧夺千峰秀色──用数学方法突破化学疑点[J]
.化学教育,2005,26(4):27-27.
被引量:6
4
李颖,刘怀乐.
对2005年高考理综(Ⅲ)第27题的实证分析[J]
.化学教育,2005,26(8):55-56.
被引量:3
5
林铠.
漫谈氢氧化铝的两性[J]
.化学教学,2005(10):60-61.
被引量:9
6
编写组.2009年高考题模拟题分类详解[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被引量:1
7
华中师院等舍编.分析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被引量:1
8
B.A拉宾诺维奇.尹承烈译.简明化学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3.10.
被引量:1
9
实用化学手册[S].科学出版社,2003:552-553.
被引量:1
10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M].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3
1
严峰.
由一道原创题谈融合型实验题的编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5):54-55.
2
高俊.
对人教版教材中CuSO4和NaOH溶液反应的研究及原理分析[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57-58.
3
徐志宏.
浅谈数字传感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化学教学,2013(9):49-51.
被引量:7
4
李红萍,丁伟.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条件探究[J]
.化学教学,2014(2):49-50.
被引量:6
5
王宁.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教学设计与反思——以支架式教学法为例[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3(10):24-24.
6
封享华,丁世敏,朱小丽,张婷.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碱式盐的研究[J]
.化学教育,2015,36(9):67-69.
被引量:9
7
封享华,丁世敏,张洪琼,包满静.
碱式硫酸铜与氢氧化铜的相互转化及纯净氢氧化铜的制备条件[J]
.化学教育,2015,36(21):53-56.
被引量:1
8
吴朝辉.
化学教学应关注试题配图的科学性[J]
.化学教学,2017,0(12):84-87.
被引量:1
9
张小丹,马婧,朱朝娟,孔玲.
手持技术在高中化学探究实验中的应用——基于Fe^(2+)-邻二氮菲显色法测定市售饮料中的Vc[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5):171-175.
被引量:5
10
黄海燕.
用CuSO4与NaOH制备Cu(OH)2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19):44-47.
同被引文献
18
1
包朝龙,姚春生.
赏析一道值得玩味的化学竞赛题[J]
.化学教学,2007(1):58-59.
被引量:2
2
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5.
被引量:2
3
宋心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3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
被引量:1
4
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646-653.
被引量:1
5
李明亮,田棋宏,唐明,朱方仕.
对一个经典化学图像科学性的质疑及实验探究[J]
.化学教学,2008(3):69-71.
被引量:2
6
王健.
初中化学习题变式教学初探[J]
.化学教学,2008(6):66-67.
被引量:2
7
俞水泉.
高三化学复习课的习题化尝试——一题复习法[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0):54-56.
被引量:13
8
戴建良,王海富.
一道有关氢氧化铝的习题的深度剖析[J]
.化学教学,2012(2):60-61.
被引量:3
9
张秀球.
坐标图对试题难度的影响及启示[J]
.化学教育,2012,33(4):46-47.
被引量:9
10
何彩霞.
以化学观念统领具体知识的教学——以“弱电解质的电离”为例[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6):3-5.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3
1
徐泓.
高三化学习题教学的选题原则[J]
.化学教学,2012(6):57-60.
被引量:2
2
陈权富.
模块融入的化学实验教学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7):95-95.
3
吴朝辉.
化学教学应关注试题配图的科学性[J]
.化学教学,2017,0(12):84-8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毕于双.
化学习题精做五步反思策略研究[J]
.化学教学,2013(8):57-58.
被引量:5
2
孙红杰,刘凯钊.
高三化学习题教学中的选题策略研究[J]
.科技视界,2016(3):21-21.
被引量:1
3
任新林,韩富军.
用“几何画板”对一类化学图像题进行科学配图[J]
.理科考试研究,2023,30(16):53-57.
1
秦瑶.
《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5(48):101-102.
被引量:3
2
钱华.
“同课异构”构出精彩的“三种味道”——从“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三节同课异构说起[J]
.化学教与学,2014(7):34-37.
被引量:1
3
陈新.
关于铁的化学知识[J]
.文理导航,2011(35):11-11.
4
屈直.
关于“元素的氢氧化物”的教学[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30-31.
5
马亚楼.
透视“铝及其化合物”的考查方式[J]
.数理化学习(高三),2011(7):63-64.
6
陈斌.
例谈化学探究式学习中的挫折教育[J]
.化学教学,2009(3):38-39.
被引量:3
7
徐江.
“传感技术及网络”课程的教学探索[J]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2015,21(2X):166-167.
被引量:1
8
杨波.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初探[J]
.学周刊(下旬),2013(3):196-196.
9
李丹,张慧,杨青丽,钟耀霞.
《传感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2014(2):226-227.
10
张红俊.
基于“3S”教学模式的“沉淀反应的应用”教学设计[J]
.化学教学,2011(3):24-26.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