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煤层气开发利用政策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政府自2006年起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的扶植和鼓励政策,这些政策在过去的几年中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制约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文章对当前煤层气开发利用政策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作者
张胜有
冯立杰
王金凤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研究所
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经济研究》
2011年第7期14-18,共5页
Coal Economic Research
关键词
煤层气政策
存在问题
政策建议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94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0
参考文献
7
1
翟光明,何文渊.
抓住机遇,加快中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J]
.天然气工业,2008,28(3):1-4.
被引量:26
2
张胜有,冯立杰,王金凤.
煤层气开发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对策建议[J]
.中国煤层气,2009,6(1):42-45.
被引量:6
3
张国宝.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召开[EB/OL]. (2011-01-06) [2011-06-22] http: //www.china.com. cn/news/txt/2011 -01/06/c ontent_21683012.htm.
被引量:1
4
胡海容.
煤炭与煤层气矿业权争议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7):71-75.
被引量:11
5
罗佐县,杨峰.
完善我国煤层气产业政策的思考[J]
.天然气技术,2010,4(1):5-8.
被引量:3
6
孙茂远.
求解煤层气发展方程式[J]
.中国石油石化,2010(12):40-43.
被引量:1
7
赵国泉,桑逢云.
煤层气抽采利用政策解读及促进煤层气开发利用商业化进程的建议[J]
.中国煤炭,2010,36(4):10-14.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张国良,孙茂远.
中国煤层气产业对外合作政策研究[J]
.中国煤层气,2004,1(2):3-6.
被引量:1
2
蔡开东.
解决煤炭矿权与煤层气矿权分置的有效途径[J]
.煤炭经济研究,2006(10):19-21.
被引量:16
3
胡居宝,汤道路.
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效益分析及发展建议[J]
.科技咨询导报,2007(8):71-71.
被引量:6
4
马争艳,杨昌明.
美国煤层气产业化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20(4):29-31.
被引量:12
5
[美]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A].于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5
6
[美]曼昆著 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1.2.p209-245.
被引量:3
7
林毅夫 R科斯 A阿尔钦.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A].R科斯,A阿尔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C].上海:三联书店,1994..
被引量:108
8
[美]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53.
被引量:3
9
肖华.山西:煤与瓦斯之争[N].南方周末,2006-10-26.
被引量:2
10
徐万国.煤层气开发受制“两权分置”山西呼吁一体化开采模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3-21(1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43
1
卢垠,杜永强,骆福全.
分布式气源可行性的探讨[J]
.煤气与热力,2008,28(9):18-21.
被引量:2
2
李景明,巢海燕,李小军,刘洪林.
中国煤层气资源特点及开发对策[J]
.天然气工业,2009,29(4):9-13.
被引量:93
3
陶小晚,王俊民,胡国艺,杨春,倪云燕.
新疆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展望[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20(3):454-459.
被引量:14
4
孙平,王勃,孙粉锦,郑贵强,李贵中,王红岩,刘洪林,邓泽.
中国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模式研究[J]
.石油学报,2009,30(5):648-653.
被引量:53
5
钱凯,施振生,林世国,张光武.
中国煤层气的产业化进程与发展建议[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20(6):831-840.
被引量:16
6
吴永平.
同煤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J]
.煤炭经济研究,2010,30(1):7-10.
被引量:3
7
冯立杰,张胜有,姜光杰,安岩.
煤层气开发利用综合效益评估[J]
.煤炭经济研究,2010,30(1):29-33.
被引量:10
8
郗宝华.
我国煤层气储层特点及主控地质因素[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1):112-113.
被引量:5
9
赵国泉,桑逢云.
煤层气抽采利用政策解读及促进煤层气开发利用商业化进程的建议[J]
.中国煤炭,2010,36(4):10-14.
被引量:5
10
叶吉文,沈国栋,黄斌华.
我国煤层气产业迎来商业性开发的春天[J]
.煤矿现代化,2010,19(3):1-2.
同被引文献
94
1
孙婷婷,王升辉,孟刚,王瑞.
我国煤炭与煤层气和谐开采设想与建议[J]
.中国矿业,2012,21(S1):181-184.
被引量:2
2
董逢谷,李文杰.
工业行业结构特征的因子分析[J]
.财经研究,2004,30(11):114-125.
被引量:8
3
崔荣国.
国内外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J]
.国土资源情报,2005(11):22-26.
被引量:44
4
叶青,林柏泉.
灰色理论在煤层瓦斯含量预测中的应用[J]
.矿业快报,2006,22(7):28-30.
被引量:27
5
吴世跃,郭勇义,宋建国,范家文.
CO_2地下处置、煤层气开采及环境保护研究分析[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7,38(1):88-90.
被引量:10
6
倪小明,王延斌,接铭训,闫宝珍.
煤层气开采模式探讨[J]
.煤矿安全,2007,38(3):45-48.
被引量:12
7
冯明,陈力,徐承科,李春凯.
中国煤层气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
.资源科学,2007,29(3):100-104.
被引量:53
8
蔡开东.
煤层气与煤炭矿权分置对煤矿交全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
.洁净煤技术,2007,13(3):5-7.
被引量:4
9
李五忠,赵庆波,吴国干,等.中国煤层气开发与利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179-195.
被引量:34
10
贺天才,秦勇.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利用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0
1
李世彬,邱红兵,邱亚玲,王维.
多因素促进煤层气开采分析与建议[J]
.石油机械,2011,39(C00):98-101.
被引量:1
2
钟华珂,冯立杰,王金凤,余华杰.
基于专利管理地图的我国煤层气开采技术发展研究[J]
.情报杂志,2012,31(9):21-24.
被引量:18
3
钱娟.
新疆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
.煤炭经济研究,2014,34(9):31-35.
被引量:3
4
靳贝贝.
我国煤层气开采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27(11):66-69.
被引量:9
5
杨德栋.
深化煤层气与煤炭矿业权管理改革思路探析——以山西省为例[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28(2):23-26.
被引量:3
6
张传平,赵谦,吴建光,熊德华,张平.
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
.中外能源,2015,20(8):25-33.
被引量:3
7
张传平,彭玉洁,赵谦,吴建光,李忠诚,熊德华,张平.
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5):6-13.
被引量:1
8
李晋豫,陈红,段庆峰.
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煤层气技术发展研究[J]
.科技和产业,2016,16(4):120-124.
9
穆福元,赵先良,吴丽萍,仲伟志,马克,刘坤,朱杰.
中国煤层气的产业运行规则与完善[J]
.中国矿业,2016,25(8):1-4.
被引量:4
10
李学武,张伟,李跃,王宁,任一鑫.
基于涌出因子分析煤炭矿区甲烷利用及减排[J]
.煤炭学报,2014,39(S2):390-396.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于新国.
煤层气开采专题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1):52-54.
2
张志娟,郭斌梅,赵蕴华,张涛.
中日美质谱仪技术领域专利比较研究[J]
.情报杂志,2013,32(11):16-21.
被引量:4
3
王琳,刘翠玲,韩笑.
煤层气产业中国专利申请现状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24):125-128.
被引量:1
4
冯立杰,翟雪琪,王金凤.
专利地图和TRIZ融合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4):106-109.
被引量:6
5
郑德志,赵迪斐.
我国煤矿区煤层气产业发展政策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18,38(11):60-65.
被引量:5
6
冯立杰,王金凤,马鸿廉,翟雪琪.
专利地图和TRIZ的融合创新模式及其实证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20):10-13.
被引量:8
7
冯立杰,岳俊举,王金凤,翟雪琪.
基于ID与IE融合的IDE技术创新方法[J]
.科学学研究,2014,32(5):787-791.
被引量:5
8
刘翠玲,石斌,范文虎.
从科技文献角度研究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J]
.煤化工,2015,43(1):17-21.
被引量:1
9
祁斌.
阜康矿区煤层气开发地质特征与钻井选型[J]
.中国煤层气,2015,12(3):23-25.
被引量:6
10
张志娟,徐峰,杨朝峰.
可印刷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技术创新态势研究[J]
.材料导报,2015,29(11):119-123.
被引量:1
1
刘厚宁,李方晴,王杰.
我国煤层气规模开采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39(5):23-24.
2
黄盛初.
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进入起步阶段[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6(6):8-9.
3
我国70%的共伴生金属矿产得到综合利用[J]
.中国粉体工业,2014(2):38-38.
4
林坤.
世界铀矿资源分布与澳大利亚开采利用政策[J]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2007(1):38-38.
5
刘顺章.
我国页岩气开发现状及对煤炭工业的影响[J]
.中国煤炭,2013,39(10):11-14.
被引量:1
6
刘海全.
太原市主要非煤矿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华北国土资源,2012(5):99-100.
7
我国33种有色金属尾矿得到综合利用[J]
.有色冶金节能,2014,30(3):4-4.
被引量:1
8
我国33种有色金属尾矿得到综合利用[J]
.资源再生,2014(3):3-3.
9
我国33种有色金属尾矿得到综合利用[J]
.有色设备,2014(3):58-58.
10
孙茂远,朱超.
国外煤层气开发的特点及鼓励政策[J]
.中国煤炭,2001,27(2):55-58.
被引量:19
煤炭经济研究
201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