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图书馆馆际互借条例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馆际互借服务是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其他情报机构之间相互利用对方文献来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种信息服务形式,馆际互借活动的开展需要馆际互借条例的指导和规范。分析了我国主要图书馆馆际互借条例的内容和特点,总结了我国在馆际互借条例制定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作者
李红春
机构地区
大连交通大学图书馆
出处
《图书馆学刊》
2011年第7期17-20,共4页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关键词
馆际互借
馆际互借条例
文献传递
资源共享
分类号
G253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9
1
国家图书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规则[EB/OL].[2011-01-15]http://www.nlc.gov.cn/old200S/serviee/fuwudaohanflwenxian/guize.doc/.
被引量:1
2
苏州市职业大学图书馆.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EB/OL].[2011-01-15].http://jwc.jssve.edu.on/is/indexl.htm/.
被引量:1
3
丁根度.
试评《美国馆际互借法》(2001年修订本)[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21(4):87-90.
被引量:8
4
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1.
被引量:1
5
International Lending and Document Delivery: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Procedure. Imerlending & Document Supply[J ], 207( 3 ) : 129-132.
被引量:1
6
[2011 -01 - 16].bttp ://www.ifla.org/files/bq/publications/ifla- journal/ifla-journal-35-1_2009.pdf.
被引量:1
7
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体系管理条例[EB/OL].[2011-01-15].http://www.cas.cn/.
被引量:2
8
BALIS馆际互借中心管理办法[EB/OL].[2011-0l-15].http://59.64.144.53:8080/Llnion/gi}ljglbfdoc/.
被引量:1
9
[2011-01-17].http://www.lib.tsinghua, edu.cn/servicdinterloan/ interloan.html/.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Interlibrary Loan Code for the United States (revised 2001). http://www.ala.org/rusa/stand-Inc.html.
被引量:1
2
Explanatory Supplement for Use with the Interlibrary Loan Code for the United States.http://www.ala.org/rusa/stand-Inc.html.
被引量:1
3
National Interlirary Loan Code for the United States (1993).http://www.ifla.org/decuments/libraries/resource-sharing/alanilic .txt.
被引量:1
4
Feather J,Sturges P. Interational Encyclopedia of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cien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8
1
宋秀华.
仿写:学生作文的必由之路[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4):125-126.
被引量:2
2
王宝英,马爱芳.
山东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状况调查及对策[J]
.图书馆建设,2006(5):85-87.
被引量:6
3
高波.
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动力机制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34(3):27-30.
被引量:29
4
陈翠英.
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服务工作初探[J]
.科技信息,2010(23).
被引量:3
5
郝淑东.
国外馆际互借规则概述[J]
.情报探索,2011(6):116-119.
被引量:1
6
易星.
美国图书馆馆际互借规则及其中国启示[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6):180-182.
7
董涛,宋丽华.
图书馆资源共享机制的制度规范与读者权益保障[J]
.图书馆建设,2015(7):30-33.
被引量:3
8
蒋建林.
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研究综述(续)[J]
.图书馆,2004(2):24-26.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37
1
杨沛超.
危机 障碍 对策——关于高等学校图书馆馆际互借的思考[J]
.国家图书馆学刊,1986,4(3):35-39.
被引量:1
2
王文.
曹溶及其《流通古书约》[J]
.图书馆学研究,1984(3):17-19.
被引量:4
3
张新宝.
侵权法立法模式:全面的一般条款+全面列举[J]
.法学家,2003(4):27-31.
被引量:38
4
周婕,崔海媛,张红军.
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合作实践与发展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3):121-124.
被引量:18
5
杨晓秋.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用户认识与实践的发展规律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07(9):57-59.
被引量:9
6
National Interlibrary Loan Code for the United States[J/OL] http://www.ifla.orb, 1993.
被引量:1
7
Interlibrar Loan Code fo rthe United States(revised 2001) [J/OL].http://www.ala.org.
被引量:1
8
高波,李田章.
中南地区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
.图书馆论坛,2007,27(6):196-200.
被引量:27
9
刘蓉.
对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的思考——以四川大学图书馆为例[J]
.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38(2):56-57.
被引量:11
10
格哈特.瓦格纳,高圣平,熊丙万.
当代侵权法比较研究[J]
.法学家,2010(2):103-127.
被引量:60
引证文献
4
1
易星.
美国图书馆馆际互借规则及其中国启示[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6):180-182.
2
叶颖.
地市级公共图书馆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研究[J]
.图书情报导刊,2016,1(3):79-81.
被引量:1
3
张秀兰,张冰洁.
我国馆际互借的历史沿革[J]
.图书馆学研究,2017(8):17-21.
被引量:3
4
孙道锐.
读者个人信息侵权保护的完善——兼论《公共图书馆法》相关规定的修改[J]
.新世纪图书馆,2020(11):10-16.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林毅忠,高波.
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原文查证服务调研与探索[J]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4):55-62.
被引量:1
2
孙道锐.
读者个人信息侵权保护的完善——兼论《公共图书馆法》相关规定的修改[J]
.新世纪图书馆,2020(11):10-16.
被引量:11
3
赵娟.
智能化环境下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研究[J]
.当代图书馆,2021(1):22-25.
4
杜希林,刘芳.
关于“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若干问题的思考[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9):20-29.
被引量:29
5
占春红.
图书馆新媒体服务中用户信息泄露规避策略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3):52-58.
被引量:7
6
文禹衡,于琳.
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现状、主要问题及完善路径--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词频统计与分析[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4):12-21.
被引量:16
7
盛豪杰.
图书馆数据合规:缘起、原理及具体构建[J]
.图书馆,2022(7):1-9.
被引量:10
8
刘妍.
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及其场景化治理[J]
.图书馆学研究,2022(6):18-26.
被引量:17
9
肖雪,曹羽飞,王雨虹.
美国各州图书馆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法规的内容分析与启示[J]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16):137-148.
被引量:7
10
李元华.
读者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研究——以智慧图书馆建设为视角[J]
.图书馆,2022(9):22-28.
被引量:3
1
张蔚.
数字档案馆的虚拟空间和传统档案馆的现实空间[J]
.兰台世界(上旬),2002(6):6-7.
2
雷英.
新闻传媒业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冲击[J]
.当代电视,2014(8):86-87.
被引量:4
3
马华,张宝珍.
馆际互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商情,2011(38):92-92.
4
王婷,崔荩.
高校文献信息服务形式与发展趋势研究[J]
.图书馆学刊,2010,32(3):9-10.
5
刘翅红.
组织、条例、规程三位一体,保证馆际互借工作高效顺利开展——德国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工作考察纪要[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94-96.
被引量:3
6
曾征宇.
直接借阅模式对区域馆际互借影响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12):67-72.
被引量:5
7
王洪敏.
云平台下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模式研究[J]
.信息技术,2015,39(10):64-65.
被引量:3
8
王冰花.
论高校图书馆如何有效服务于教学与科研[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9):34-36.
被引量:2
9
孙文岩,江三宝.
论参考咨询服务在高校图书馆的价值[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3):254-255.
被引量:1
10
王晓芳.
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J]
.图书馆学刊,2014,36(5):79-81.
被引量:25
图书馆学刊
201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