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疗养医学》
1999年第6期53-56,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Convalescent Medicine
参考文献13
1 卢振和,高崇荣,朱建坤,杨潮滨.应用国产微机导纳脑血流图检测脑血流量的初步报告[J] .临床麻醉学杂志,1997,13(5):290-291. 被引量:2
2 杨莲芳,崔超英.肺导纳环上C角度的研究[J] .江西医学院学报,1997,37(1):104-104. 被引量:1
3 池学东,崔云莉,王慧艳,林国京,任超世,罗致诚.ZKT2-1智能化双道阻抗导纳测量仪[J] .医疗卫生装备,1996,17(5):30-31. 被引量:2
4 傅志义.心导纳环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J] .沈阳部队医药,1996,9(2):164-167. 被引量:5
5 任超世 崔云莉 等.电阻抗方法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医学电阻抗杂志,1996,6(1):7-10. 被引量:3
6 吕景新.国内生物电阻抗基础研究的一些进展[J].中国医学电阻抗杂志,1995,5(3):1-3. 被引量:3
7 李志明.关于脑导纳微分环及脑导纳功率密度谱的研究[J].中国医学电阻抗杂志,1995,5(3):35-36. 被引量:2
8 曹起龙 王素香 等.活血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导纳环定量动态分析[J].中国医学电阻抗杂志,1995,5(3):36-37. 被引量:1
9 王素香 曹起龙 等.214例健康人脑导纳环定量值分析[J].中国医学电阻抗杂志,1993,3(4):23-26. 被引量:1
10 曹起龙 王素香 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导纳环定量动态分析[J].中国医学电阻抗杂志,1993,3(4):26-2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1
1 傅志义,李志明,吕景新,李东印.心导纳微分环检测冠脉供血不足的实验研究[J]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0,2(1):39-42. 被引量:1
2 童隆正,周萍,李玥.脑导纳微分环研究初探[J] .医疗设备信息,2004,19(12):6-7. 被引量:5
3 夏翃,童隆正,周萍,王卫兵.脑导纳微分环流入相面积值的探讨[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5,22(4):604-605.
4 杨作成,谢振武.不同年龄的心阻抗微分环面积值测定[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7,22(4):367-368.
5 卢振和,高崇荣,何雁冰.利多卡因对脑氧耗和脑血管功能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19(6):335-336. 被引量:16
6 傅志义,霍振业,李戈兵,潘雪梅.心导纳环图形改变评定冠心病病人心功能临床研究[J] .沈阳部队医药,1999,12(6):496-498.
7 刘卉明,傅志义.导纳式脑血流图的临床应用及血流图的未来发展[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3(1):64-66. 被引量:4
8 傅志义,曹起龙,刘卉明,王素香,姚晨.双侧脑导纳环同步检测健康人脑血流初探[J] .中国疗养医学,2001,10(2):55-58. 被引量:2
9 崔云莉,林国京,任超世.Kubicek心搏量公式的适用性[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2,21(1):71-73. 被引量:3
10 徐国焱,吴可贵,曾向军.心导纳微分环Ⅰ相缺蚀评分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J]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2,11(4):251-25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7
1 王卫兵,李效义,虞棻,童学红.导纳血液循环自动检测仪检测结果的数据处理[J] .医疗设备信息,2004,19(6):4-6. 被引量:2
2 童隆正,周萍,李玥.脑导纳微分环研究初探[J] .医疗设备信息,2004,19(12):6-7. 被引量:5
3 李志明 傅志义 等.脑导纳微分环评价颅内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电阻抗杂志,1993,3(3):54-56. 被引量:3
4 李志明 郭惠霞.一种测定左心功能的新方法-心导纳环[J].中国医学电阻抗杂志,1989,3(2):6-8. 被引量:9
5 李志明.关于脑导纳微分环及脑导纳功能率密度谱的研究[J].中国医学电阻抗杂志,1995,5(3):35-36. 被引量:1
6 吕景新.国内生物电阻抗基础研究的一些进展[J].中国医学电阻抗杂志,1995,5(3):1-3. 被引量:3
7 Yamakoshi,K.Evaluation of the thory of cardiac- output computation from transthoracic impedance plethsmogram[J].Med Bimonedeng Comput, 1977,15: 479. 被引量:1
8 Ping Zhou. Using Wavelet Packet to Analyze Dynamics of Blood Stream Flow of Brain [J]. APAM & CJKMI-KOSMI Conference 2003,170-172. 被引量:1
9 李华,华大慰主编.生理[M].1990.5(1):193. 被引量:1
10 傅志义,李志明,吕景新,李东印.心导纳微分图与心阻抗微分图测量快速射血指数的比较[J] .中国疗养医学,1999,8(5):55-5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3
1 赵媛媛,王卫兵,夏翃,王默力,童隆正.应用国产微机导纳血流图仪监测健康人脑血流量的初步报告[J] .医疗设备信息,2005,20(4):4-5.
2 夏翃,童隆正,周萍,王卫兵.脑导纳微分环流入相面积值的探讨[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5,22(4):604-605.
3 傅志义,曹起龙,刘卉明,王素香,姚晨.双侧脑导纳环同步检测健康人脑血流初探[J] .中国疗养医学,2001,10(2):55-5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
1 庄贤燕,曾雪丽,雷平光,陈颖贤.脑导纳微分环及频谱分析在偏头痛诊断中的价值[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726-1727.
2 王倩,许欢,周广敏,刘官正,蒋庆.生物阻抗测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4,33(2):185-190. 被引量:8
1 丁芬.120例血管性头痛血流图特点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1996,4(4):44-45. 被引量:1
2 刘卉明,傅志义.导纳式脑血流图的临床应用及血流图的未来发展[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3(1):64-66. 被引量:4
3 夏翃,童隆正,周萍,王卫兵.脑导纳微分环流入相面积值的探讨[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5,22(4):604-605.
4 魏训科.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0):1698-1699. 被引量:1
5 赵媛媛,王卫兵,夏翃,王默力,童隆正.应用国产微机导纳血流图仪监测健康人脑血流量的初步报告[J] .医疗设备信息,2005,20(4):4-5.
6 徐江,王培生.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偏瘫运动再学习中的应用[J]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4,24(1):16-17. 被引量:1
7 范亮,谢柏梅,李寅颖,杨瑜莹,张彦海.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4):3836-3837.
8 马骥,吴树才,梁世远.三叉神经痛面部血流的变化[J]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0,7(2):63-65.
9 梁星光,黄玉洁,伍亚红,赵青威,黄明珠,洪东升.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J]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5,9(4):188-193.
10 傅志义,曹起龙,刘卉明,王素香,姚晨.双侧脑导纳环同步检测健康人脑血流初探[J] .中国疗养医学,2001,10(2):55-5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