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日本道德教育改革的核心——“心灵教育”探析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在深化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尤为重视道德教育,并将"心灵教育"作为日本21世纪学校德育改革的核心,以期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高素质国民。
作者
刘亭亭
机构地区
曲阜师范大学
出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年第8期126-128,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日本
道德教育
心灵教育
分类号
G51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2
1
焦佩婵.
日本德育改革新动向——“心的教育”浅析[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3):48-49.
被引量:9
2
王智新,潘立著..日本基础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266.
二级参考文献
2
1
瞿葆奎.日本教育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被引量:1
2
吴忠魁.
日本文化立国战略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发展[J]
.比较教育研究,2001,22(4):1-5.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8
1
白俊.
日本道德教育对我国德育教育的启示[J]
.传承,2010(27):54-55.
被引量:2
2
舍娜莉.
“学雷锋”的假作文与德育教育反思[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5):101-102.
3
刘融斌,晁定江.
日本德育教育的嬗变及对我们的启示[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2):47-51.
被引量:6
4
王丽荣.
中日德育途径方法的异同比较[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7):35-39.
被引量:10
5
陈韵,赵鑫.
当前日本中小学德育及其启示[J]
.基础教育参考,2006(5):11-14.
被引量:1
6
周序,闫立华.
日本“心的教育”和中国德育新课改的比较分析[J]
.教育科学论坛,2007(02A):66-68.
被引量:1
7
柳大智.
初探中日家庭教育异同[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0(22):67-68.
被引量:1
8
付兵儿.
日本“心的教育”及其启示[J]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5(3):71-7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3
1
许秀茹.
青春期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分析[J]
.当代家庭教育,2021(2):36-37.
被引量:1
2
张爱平.
日本注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12):44-45.
被引量:3
3
刘婷.
幼儿心理安全需要及其满足策略[J]
.文教资料,2008(31):133-135.
被引量:8
4
张海东,耿宝印.
战后日本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及启示[J]
.日本问题研究,1999,13(1):46-49.
被引量:2
5
高山治,李俄宪.
略谈日本学校的“心灵教育”[J]
.齐鲁学刊,1993(5):6-8.
被引量:3
6
戚万学.
日本道德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启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37(5):49-52.
被引量:3
7
安莉娟,丛中,王欣.
高中生的安全感及其相关因素[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0):717-719.
被引量:55
8
高兴兰.
日本作家自杀现象探究[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5):75-79.
被引量:4
9
刘融斌,晁定江.
日本德育教育的嬗变及对我们的启示[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2):47-51.
被引量:6
10
王福显.
保障小学生心理安全[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5(6):23-2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6
1
虞花荣.
日本生命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贵州社会科学,2013(7):165-168.
被引量:8
2
虞花荣.
日本生命教育探析[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4(5):62-66.
被引量:5
3
周草.
对实践中儿童心灵教育的思考[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4):123-125.
4
王荣.
日本“心灵教育”解析及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10):23-27.
被引量:3
5
罗朝猛.
日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人格完善的国民”[J]
.中国教师,2018(5):118-120.
被引量:5
6
潘凤丽,方翰青.
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现状、特点及维护[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0(2):114-1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宿永倩,王慧春,杨疆英,陆梦雪.
国外生命教育研究现状与启示[J]
.中学生物教学,2022(14):34-37.
2
时瑶.
日本“木育”项目初探——以东京玩具美术馆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9):293-294.
3
吴海云,罗京滨.
肇庆市高中生生命教育的对策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10):83-86.
被引量:1
4
赵文婷,方玉婷,张慧兰,王丹,罗羽.
国外医学生生命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医学与哲学(A),2018,39(1):62-64.
被引量:25
5
关玉红.
中国大陆生命教育实施的策略研究[J]
.时代教育,2018,0(10):3-5.
6
虞花荣,张博然.
日本生命教育的实施逻辑及启示[J]
.中国德育,2019,0(11):41-45.
7
从萍.
论道德教育中的三对矛盾关系[J]
.现代教育科学,2019(2):58-63.
8
戴品怡,林虹,赵彦飞,梁美英.
生命教育融入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路径思考[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32(9):1217-1221.
被引量:7
9
朱丽娟,崔丽净,潘胜茂.
生命教育融入高职护生《心理与精神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6):1148-1149.
被引量:1
10
王瑞,刘昱灼,潘韵伊,索硕克.
浅谈中日生命教育缺失对青年的影响——以《挪威的森林》和《春宴》为例[J]
.长安学刊,2020,11(3):75-78.
1
张国能.
新形势下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
.山东电大学报,2002(3):15-16.
被引量:1
2
吴佩杰.
论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4):112-117.
被引量:5
3
刘亭亭.
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幸福国民——日本当代“心灵教育”管窥[J]
.中国德育,2011,6(7):85-87.
被引量:2
4
段振榜,李小球.
农村中小学道德教育现状调查[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11):89-92.
5
骆素莹.
新时期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改革的对策研究[J]
.考试周刊,2009(7):17-18.
被引量:1
6
刘春雁,王凯胜.
浅议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我国道德教育改革[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7(3):107-109.
被引量:4
7
张千里.
道德教育改革刍议[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5):11-11.
8
吴晓露.
比较视域中的高校道德教育改革[J]
.菏泽学院学报,2010,32(3):101-104.
被引量:1
9
严爱军,谭花蓉.
加强高校道德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127-129.
被引量:1
10
平章起,郭威,刘振.
从道德的“完人”到完人的“道德”——论道德教育改革的“全人”趋势[J]
.学术论坛,2014,37(6):166-170.
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