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事诉讼自由心证制约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确立,如何控制裁判者在事实认定中的主观随意性已成为自由心证制度的主要任务,而为此作出的种种努力已大大丰富了自由心证制度的内容。通过对自由心证制约机制的比较法考察,以期我国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建构并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自由心证的制约机制。
作者
虞云霞
机构地区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04-108,共5页
Journal of Shandong Academy of Governance
关键词
自由心证
比较研究
制约机制
分类号
D91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6
1
齐树洁..英国证据法专论[M],2002.
2
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537.
3
周阿红,莫良元.
自由心证的现代发展及在我国的科学构建[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6-21.
被引量:3
4
陈浩然著..证据学原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467.
5
张云强.
对自由心证制度的重新认识——以民事诉讼为中心[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2):49-51.
被引量:4
6
王亚新著..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415.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吕世伦,贺晓荣.
论程序正义在司法公正中的地位和价值[J]
.法学家,1998(1):116-119.
被引量:27
2
乔纳森.科恩,何家弘.
证明的自由[J]
.环球法律评论,1997,19(3):3-14.
被引量:71
3
王亚新.
刑事诉讼中发现案件真相与抑制主观随意性的问题——关于自由心证原则历史和现状的比较法研究[J]
.比较法研究,1993,7(2):113-144.
被引量:123
4
信春鹰.
当代西方法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J]
.环球法律评论,1995,17(2):9-15.
被引量:27
5
江伟,吴泽勇.
证据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法哲学分析[J]
.中国法学,2002(1):24-38.
被引量:78
6
李祖军.
自由心证与法官依法独立判断[J]
.现代法学,2004,26(5):102-108.
被引量:52
7
[德]奥特马·尧厄尼希 周翠译.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25-326.
被引量:12
8
Mirjan Damaska, Free proof and its detraction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43.
被引量:1
9
陈一云.证据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被引量:2
10
See James Bradley Thayer,A Preliminary Treatise on Evidence at the Common Law 130. 转引自 Mirjan Damaska,Free proof and its detraction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4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
1
胡学军,涂书田.
司法判案中的隐性知识及其意义[J]
.法学论坛,2008,23(3):78-82.
被引量:3
2
张昕.
解读自由心证三部曲[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2):349-349.
3
王友云.
三问自由心证[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4):43-46.
4
杨小军.
法治中国视域下的司法体制改革研究[J]
.法学杂志,2014,35(3):25-33.
被引量:26
5
王诗梅.
从民事诉讼角度谈我国自由心证制度的构建[J]
.鄂州大学学报,2014,21(3):20-2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5
1
张卫平.
认识经验法则[J]
.清华法学,2008,2(6):6-24.
被引量:147
2
胡卫平.
专家证据的可采性——美国法上的判例和规则及其法理分析[J]
.环球法律评论,2005,27(6):709-718.
被引量:19
3
阎朝秀.
论司法认知与推定的比较视野[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2):19-22.
被引量:3
4
陈卫东,李伟.
论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J]
.中国司法鉴定,2007(3):5-8.
被引量:16
5
马贵翔.
证明模式转换的必要性与现代证据规则[J]
.证据科学,2009,17(2):138-140.
被引量:7
6
毕玉谦.
论经验法则在司法上的功能与应用[J]
.证据科学,2011,19(2):133-143.
被引量:29
7
张中.
论经验法则的认识误区与实践困境[J]
.证据科学,2011,19(2):144-156.
被引量:20
8
吴洪淇.
从经验到法则:经验在事实认定过程中的引入与规制[J]
.证据科学,2011,19(2):157-166.
被引量:31
9
左振康,董文涛.
特殊经验法则在事实认定中的运用[J]
.人民司法,2011(4):68-70.
被引量:2
10
朱孝彦.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关系新探[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4):102-10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马贵翔,顾必琛.
经验法则的构成探析——以经验法则在事实认定中的适用为视角[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189-20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谭世贵,陆怡坤.
论经验法则在证据证明力评价中的运用——以刑事司法为视角[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51-164.
被引量:8
2
韩康.
孤证规则的内在逻辑与制度构成——基于“印证证明模式”展开的论证[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2(4):164-172.
被引量:6
3
李海峰.
经验法则在刑事司法中的适用困境与实践进路[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4):76-83.
被引量:2
1
侯庆秋.
自由心证制度下的我国法官[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127-131.
被引量:3
2
莫良元.
构建我国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价值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1):50-54.
被引量:1
3
陈如炮.
公证行业建立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构想[J]
.法制与经济,2013,22(18):116-118.
4
黄文官,谷佳杰.
论民事诉讼中的“心证公开”——基于《证据规定》第64条和第79条的分析[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2):26-28.
5
周阿红,莫良元.
自由心证的现代发展及在我国的科学构建[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6-21.
被引量:3
6
莫良元.
现代自由心证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价值表征[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158-160.
7
焦鑫.
论自由心证存在的合理性[J]
.学习月刊,2009(14):14-14.
8
王蕾.
关于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思考[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28(8):117-120.
9
莫良元,周阿红,黄茜.
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科学品格和价值维度[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3):283-287.
被引量:1
10
周阿红,莫良元.
构建我国现代自由心证保障体系的路径探讨[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26(1):70-74.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