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旧”之间的误区——“五四”新文化运动伦理策略分析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伦理策略集中体现为"新、旧"二元对立伦理价值体系的建立,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批判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在这一伦理策略中,隐含着对于进化论的功利化误读。其结果不仅造成传统伦理资源没能被很好地整理、反思和继承,更使得新的伦理倡导充满内部悖论和尴尬,导致道德虚无与伦理茫然。相比于"新"与"旧"这样一组冲突色彩明显的概念,"绝对"和"相对"更容易展开思想谱系之间的互动与争鸣,西方曾借此命题,实现伦理从传统向现代的自然转变。"五四"时期,我们也一度获得这一思考途径的契机,但由于功利性的考虑,这组概念最终在新文化运动中一闪而过,留下诸多理论和实践的遗憾。
作者 杜素娟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4-148,共5页 Social Scientist
基金 2010年度华东政法大学科研项目<论现代文学视野中叙事伦理的生成>(项目编号:10HZK03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二级参考文献20

  • 1《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J].新青年,(1916). 被引量:2
  • 2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J].新青年,1919. 被引量:6
  • 3吴虞.《说孝》[J].星期日(社会问题号),1920,. 被引量:1
  • 4陈独秀.《答俞颂华(宗教与孔子)》[J].新青年,1917. 被引量:1
  • 5陈独秀.《答吴又陵(孔教)》[J].新青年,1917. 被引量:1
  • 6陈独秀.《答<新青年>爱读者》[J].新青年,1917. 被引量:1
  • 7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的时代意识及其自我确证的要求》,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19页. 被引量:1
  • 8《李氏文集》卷一九《明灯道古录》卷下,李贽.《焚书·答耿中丞》. 被引量:1
  • 9李贽.《焚书·童心说》,转引自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93页. 被引量:2
  • 10蒋介石1934年2月12日在南昌行营的讲话《教养卫》,转引自马良春,张大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3995年,第637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03

同被引文献19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