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舆论场构建”与“公众认同”——关于浙江乐清“钱云会事件”党报报道框架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当中国正处于制度转轨、社会转型的阶段,各种矛盾凸显,社会风险大量集聚,“各种原因削弱了中国共产党的‘软实力’,造成社会公众政治认同的下降”。①在这个时期,面对重大社会事件,“不同的立场会带来对媒体完全不同的认知与解释框架,也会带来对媒体截然不同的操作方式。”
作者
陈喆
李志敏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6,共5页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关键词
社会事件
报道框架
公众认同
舆论场
党报
乐清
浙江
中国共产党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71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1
徐大超.
论政治认同与中国共产党的“软权力”建设[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28.
被引量:7
2
《联合早报》2011年1月18日.
被引量:1
3
臧国仁..新闻工作者与消息来源[M],1995:261.
4
[美]马克思·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第207页,罗悌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被引量:1
5
沈世纬.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舆论引导艺术[J]
.新闻实践,2005(1):3-5.
被引量:3
6
张西明.《新闻法治与社会发展》第128页,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被引量:1
7
陈力丹,闫伊默.
论我国舆论监督的制度困境[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130-134.
被引量:28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9页.
被引量:1028
9
王晖.
得道 得力 得当 得法--新形势下办好党报的四大着力点[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3):26-27.
被引量:2
10
潘琼,田波澜.
媒介话语与社会认同[J]
.当代传播,2005(4):76-78.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杨国荣.
道德与社会整合[J]
.天津社会科学,2001(5):22-27.
被引量:16
2
郭树勇.
深化大国成长的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J]
.教学与研究,2005(11):36-39.
被引量:7
3
叶大凤.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过度偏离”现象探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4):39-43.
被引量:8
4
张劲松,纳麒.
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看党的执政方式转型的必然性[J]
.云南社会科学,2007(3):6-10.
被引量:2
5
Nye, J. S. Soft power [J].Foreign Policy, 1990(80).
被引量:1
6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侧的一项探索[M].高倪,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被引量:1
7
[3][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被引量:2
8
[5]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下)[M].新华出版社,1980.
被引量:1
9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被引量:3742
10
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被引量:117
共引文献
1071
1
屈永华.
宪政视野中的清末报刊与报律[J]
.法学评论,2004,22(4):115-121.
被引量:4
2
董书华.
媒体监督与监督媒体——以农夫山泉“标准门”为例的探讨[J]
.东南传播,2013(7):41-43.
被引量:2
3
张奎良.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4
于桂芝.
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5
刘日明.
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人文杂志,2004(4):38-44.
被引量:1
6
马长山.
法律的“人本精神”与依法治理[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4):35-42.
被引量:22
7
陈其人.
东西方经济发展同中有异的历史哲学——王亚南教授对经济史方法论的贡献[J]
.中国经济问题,2004(4):71-80.
被引量:1
8
张文喜.
历史唯物主义岂能谋取神学的支持——对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的批评[J]
.学术月刊,2004,36(7):14-20.
被引量:3
9
谭培文.
利益与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疑难的戈尔迪之结[J]
.南京社会科学,2004(8):10-16.
被引量:3
10
赵玲.
社会主义社会政治道德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
.政治学研究,2004(2):42-52.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2
1
张明,田小平,黄冬雪.
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以陕西八所高校为例[J]
.教育学术月刊,2013(9):42-46.
被引量:13
2
张明新,曾宪明.
网络使用、网络依赖与网络信息可信度之相关性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3):111-115.
被引量:17
3
龙志.《邓玉娇案,一个记者的立场》,《南方传媒研究》第19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被引量:4
4
傅剑锋.《“我爸是李刚”报道的群体症候》,《南方传媒研究》第27辑,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被引量:5
5
廖圣清,李晓静,张国良.
解析中国媒介新闻可信度[J]
.新闻大学,2007(4):66-73.
被引量:27
6
胡联合,胡鞍钢.
中产阶层:“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他--西方关于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J]
.政治学研究,2008(2):43-51.
被引量:45
7
王正祥.
传媒对大学生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的影响研究[J]
.青年研究,2009(2):64-74.
被引量:62
8
张志安.
新闻生产的变革:从组织化向社会化--以微博如何影响调查性报道为视角的研究[J]
.新闻记者,2011(3):42-47.
被引量:88
9
闫文捷.
网络时代重谈媒体评价: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网民与非网民之间的比较[J]
.新闻大学,2012(6):20-30.
被引量:6
10
芮必峰,陈夏蕊.
新传播技术呼唤新“媒介素养”[J]
.新闻界,2013(14):62-66.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2
1
易丽娅.
微博时代党报更应加强舆论引导——以近期几起公共事件报道为例[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5):123-124.
被引量:1
2
虞鑫,张鹏翼.
媒介公共性的“理解-交往”悖论——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
.新闻界,2018(2):40-4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李玉琪,刘鸣筝.
网民线上讨论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传媒观察,2019(4):30-36.
2
杨淑萍,何明炳.
新媒体信息质量对青少年公共意识影响的实证分析[J]
.教育科学,2020,36(4):22-28.
被引量:2
3
吴锋,杨晓萍.
算法推荐背景下用户媒介使用对“回音室”效应的影响研究——兼论媒介素养的调节作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5):142-146.
被引量:12
4
徐乐.
基于微时代下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J]
.电视指南,2017,0(24):128-128.
1
汤莉.
浅谈博物馆宣教工作形式的拓展[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09(7):83-83.
2
姜荣文,项晓敏.
县级电视台新闻类节目创新初探——以浙江乐清电视台为例[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8):105-106.
被引量:1
3
刘胜男,江雪.
症结:新闻版权价值不被公众认同——访知识产权法研究者李俊慧[J]
.中国传媒科技,2015,0(2):15-18.
被引量:1
4
陈卫星.
制度转轨的声波[J]
.博览群书,2006(11):34-39.
被引量:2
5
邱悦.
新闻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公民报道者——以“钱云会事件”为例[J]
.新闻传播,2012(5):12-13.
6
杨骅骁,张福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促成共识的基本方法[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26-31.
7
雷冰洋.
浅析提高广播民生新闻的品质[J]
.中国地市报人,2015(7):88-89.
8
马佐光.
网络媒体如何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J]
.活力,2011(12):234-234.
9
司马童.
“网络炫丑电视走红”的邪路该断了[J]
.祖国,2012(8):55-55.
10
马坤.
慕课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员角色认知[J]
.新世纪图书馆,2015(6):37-40.
被引量:11
新闻记者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