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两汉儒家诠释儒家经典,恪守"师法"、"家法"。关于两者的本义,学者的认识尚有不小的分歧。仔细梳理《汉书》、《后汉书》,可知"师法"、"家法"各自的含义及其同异。"家法"出于"师法",不违背"师法",但"师法"指本门诸师的经说,"家法"特指亲炙老师的经说。西汉儒者只讲"师法",东汉儒者主要讲"家法"。"师法"不排斥兼(本门)诸师说,"家法"则排斥兼(本门)诸师说。较之"师法","家法"是更为严格的身份认同,目的就是杜绝不具备这一身份的人担任某名分下的博士官,将担任某名分下博士官的权利只给予某博士亲授的弟子。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148,共8页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