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个体量词“口”的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历史角度描写了个体量词"口"的产生与发展。考定了个体量词"口"最早产生于汉代,后代主要沿着"替代型"和"形状型"两条途径发展,中古时期较为活跃,到了近代汉语则有所萎缩,只有部分用法沿用至现代汉语。在描写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其产生、发展的原因作了解释。
作者 麻爱民
机构地区 嘉应学院师能部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6-159,共4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8GJ-0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黎锦熙编..新著国语文法[M],1951.
  • 2刘世儒著..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5:277.
  • 3石毓智著..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216.
  • 4朱德熙著..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31.
  • 5杨晓敏.先秦量词及其形成与演变[A].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被引量:2
  • 6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研究[M],2000.
  • 7马庆株.数词、量词的语义成分和数量结构的语法功能.中国语文,1990,(3). 被引量:19
  • 8吉仕梅.《睡虎地秦墓竹简》量词考察[J].乐山师专学报,1996,11(3):54-59. 被引量:7
  • 9龙仕平,李建平.秦简中的量词及其历时演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7. 被引量:5
  • 10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中国语文,1993,234(3):181-188. 被引量:47

二级参考文献17

共引文献794

同被引文献10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