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现阶段玉米育种的思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阐述了玉米育种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包括品种通过审定的多,能够广泛推广的少;种子生产单位介入科研的多,重视科研投入的少;民营与个体科研单位育成区域性品种多,审定的少,育成品种血缘相近的多,远缘的少等内容,并提出了对策,以供育种者及育种单位参考。
作者
王忠术
机构地区
鞍山广丰玉米科研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7期87-87,92,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玉米育种
现状
问题
对策
分类号
S513.03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4
1
曲健磊.
玉米育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探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248-248.
被引量:6
2
孙军玲,王秀娴,姜国明.
玉米商业育种目标及手段[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8(6):91-91.
被引量:4
3
王国宏,王延波,孙成韬,叶雨盛,王和君.
辽宁省玉米育种的回顾与思考[J]
.杂粮作物,2010,30(6):384-386.
被引量:7
4
毛瑞喜,刘存辉,吴洪飞.
山东省玉米品种管理制度与育种创新[J]
.种子科技,2010,28(9):6-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李明德.
辽宁省玉米育种回顾与展望[J]
.辽宁农业科学,1993(2):46-48.
被引量:4
2
陈刚,张铁一.
玉米尾孢菌叶斑病的发生与危害[J]
.辽宁农业科学,1993(4):29-31.
被引量:34
3
滕文涛,曹靖生,陈彦惠,刘向辉,景希强,张发军,李建生.
十年来中国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模式变化的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2):1804-1811.
被引量:122
4
陈刚.
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生理小种2号的分布与防治[J]
.玉米科学,1993,1(1):65-66.
被引量:11
5
陈刚.
丹玉号玉米杂交种遗传基础的分析与评价[J]
.玉米科学,1994,2(1):10-13.
被引量:3
6
李海明,胡瑞法,张世煌.
外来种质对中国玉米生产的遗传贡献[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1):2189-2197.
被引量:70
7
吴纪昌,陈刚,张铁一,刘春增,马丽君,王孝杰.
多抗性玉米自交系E28的选育与利用[J]
.玉米科学,1996,4(2):1-4.
被引量:14
8
张洪钧,刘元芝,张海波,张振平.
特异种质玉米自交系沈137的选育及应用[J]
.玉米科学,2006,14(2):58-59.
被引量:3
9
于晓东,徐明慧,焦仁海.
玉米自交系C8605-2在种质改良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2007,15(2):36-38.
被引量:7
10
董怀玉,姜钰,王丽娟,徐秀德,刘丽云.
玉米杂交种抗灰斑病鉴定与评价[J]
.玉米科学,2007,15(3):133-135.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4
1
陈稳良,白琪林,石平,梁改梅,朱慧珺.
耐密型玉米育种探讨[J]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040-1042.
被引量:7
2
唐文明,杨辉,佟圣辉,赵成昊.
商业育种目标内容及要求[J]
.中国种业,2013(4):25-26.
被引量:1
3
徐劲松,徐青松.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大正二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7):58-59.
4
王秀凤,景希强,王孝杰,景小鹏,刘君,白相历.
旅大红骨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中的利用潜力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2015(2):36-39.
被引量:6
5
谢光洲,罗春,陈桂英.
2014年富顺县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0):41-41.
6
李岩,董本春,王提江,侯文平,郑永照,李晓光,李凯,岳阳.
东北区玉米联合测试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24):62-64.
7
刘浏.
关于辽宁省主要农作物育种发展情况的研究[J]
.农业经济,2016(5):60-61.
被引量:3
8
李祥艳,唐海涛,刘刚,张彪,康继伟,梅碧蓉.
西南山地玉米生产及育种技术探讨[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6(5):31-33.
被引量:10
9
刘娜.
玉米杂交种选育趋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J]
.新疆农垦科技,2017,40(1):58-60.
10
王国宏,邵帅,石清琢,刘晓丽,王金君,孙成韬,周存立,王延波.
玉米新品种辽单588的选育[J]
.园艺与种苗,2017,37(5):50-5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
1
戴景瑞,鄂立柱.
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J]
.玉米科学,2010,18(1):1-5.
被引量:257
2
丰光,李妍妍,邢锦丰,黄长玲.
美国先锋玉米育种经验的启示[J]
.玉米科学,2010,18(2):133-135.
被引量:29
3
赵静娟,郑怀国,谭翠萍.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玉米育种研究领域全景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38-20440.
被引量:6
4
袁刘正,柳家友.
豫中南地区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6):49-51.
被引量:4
5
张世煌.
玉米育种课题面临的问题[J]
.北京农业(中旬刊),2012(2):1-2.
被引量:2
6
杜德山,张静,刘宁,张文超.
国内玉米育种现存问题浅析[J]
.种子世界,2013(1):8-8.
被引量:6
7
杨光辉.
探析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创新问题[J]
.科技与创新,2016(5):7-8.
被引量:2
8
刘小伟.
我国玉米育种面临的挑战及机遇浅析[J]
.南方农业,2018,12(9):145-146.
被引量:8
9
李鹏,白永新,张润生,魏振飞,张建华.
浅议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现状与方向[J]
.种子科技,2019,37(2):18-19.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2
1
董建军,薛继彪,邹春野,宋月,刘敬泽,张萍,孙艳,郑莹.
国内玉米育种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种子科技,2020,38(16):111-112.
被引量:3
2
李桂芝,周文伟,李青竹.
国内玉米育种现存问题的分析[J]
.中国农业信息,2013,25(9S):229-22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甄怀林,梁光植.
玉米种植分布与多种因素的分析[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4(3):2-2.
2
唐军,王文强,黄春琼,白昌军.
玉米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科学,2017,37(5):42-50.
被引量:14
3
董春林,张正,常建忠,杨睿,蒋丹.
丰乐742玉米新品种选育及应用[J]
.山西农业科学,2018,46(12):1983-1985.
被引量:15
4
王秋燕,陈红弟,田耀加,张晶,赵守光.
鲜食玉米广红糯8号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与制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8(23):45-45.
5
唐春双,于琳,付建江,吴成龙,张景云,王平,井旭源.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种业,2022(6):18-20.
被引量:5
6
王辉,张晓祥,王平喜,张怀胜,陈士林.
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的通径分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0(4):17-22.
被引量:7
7
王如正,代永波,李建东,葛凤丽,苗乃树,单硕,尚书旗.
小麦小区离心式锥形排种装置设计与仿真分析[J]
.中国农机装备,2023(5):27-31.
8
田军.
玉米育种的现状及内蒙玉米育种的策略[J]
.中国农业信息,2014,26(3S):51-51.
被引量:2
9
刘金文.
浅议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中国农业信息,2014,26(9S):123-123.
被引量:5
1
龙朝宇,柯艳,刘正兴.
杂交棉品种对比试验[J]
.农村科技,2011(11):9-10.
2
王建丽,孙治华,王秀枝.
提高玉米制种质量与产量应注意的问题[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33(B12):43-43.
被引量:2
3
华国栋,李冠喜,浦汉春,王多明,相华.
小麦种子活力的控制及贮藏技术[J]
.中国种业,2009(11):75-76.
被引量:3
4
代国强.
提高高粱种子发芽率措施[J]
.现代农业,2011(1):59-59.
被引量:3
5
孔庆凤,王德利,张爱华.
提高高粱种子发芽率措施[J]
.种子世界,2005(5):43-43.
6
林芳,姚祖武.
2006年南平市中稻新品种区试结果与分析[J]
.福建稻麦科技,2007,25(2):30-33.
7
姚祖武,林芳.
2007年南平市中稻新品种生产试验简报[J]
.福建稻麦科技,2008,26(3):36-37.
8
杨彬元.
高产优质抗瘟两系稻新品种“两优451”[J]
.福建农业科技,2008,39(1):38-39.
9
刘玉荣,张西平,陈秀华.
两个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地区适应性的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6,36(17):75-76.
10
齐国强.
广适性杂交稻“Ⅱ优125”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07,38(4):9-10.
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