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 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被引量:5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2期24-25,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参考文献13
-
1阎秀峰,孙国荣,肖玮.星星草光合蒸腾季节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植物研究,1997,17(3):325-331. 被引量:14
-
2陶汉之,周良骝,方一平,程茱萸,周建军.茶树蒸腾特性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5,6(4):349-354. 被引量:24
-
3郭连生,田有亮.9种针阔叶幼树的蒸腾速率、叶水势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J].生态学报,1992,12(1):47-52. 被引量:65
-
4王孟本,李洪建,柴宝峰,冯彩平.树种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蒸腾效率的比较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9,23(5):401-410. 被引量:120
-
5陈家宙,陈明亮,何圆球.土壤水分状况及环境条件对水稻蒸腾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1):63-67. 被引量:49
-
6刘淑明,孙丙寅,孙长忠.油松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9,14(4):27-30. 被引量:51
-
7李吉跃,周平,招礼军.干旱胁迫对苗木蒸腾耗水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2,22(9):1380-1386. 被引量:119
-
8周平,李吉跃,招礼军.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蒸腾耗水特性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5):50-55. 被引量:82
-
9阮成江,李代琼.黄土丘陵区人工沙棘蒸腾作用研究[J].生态学报,2001,21(12):2141-2146. 被引量:27
-
10郑阿宝,钟育谦,阮宏华,姜志林.次生栎林蒸腾强度与生态因子的关系[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0,9(2):27-29.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84
-
1李代琼,刘向东,吴钦孝,施立民,郭忠升,刘克俭.宁南五种灌木林蒸腾和水分利用率试验研究[J].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1991(2):27-38. 被引量:8
-
2侯喜禄,梁一民.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及效益分析[J].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1991(2):124-132. 被引量:5
-
3邱泽森,朱庆森,刘建国,巫亚东,杨建昌.水稻在不同土水势下的生理反应[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3,14(2):7-11. 被引量:21
-
4张祝平,何道泉,敖惠修,杨伟机,伍辉民.粤北石灰岩山地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理生态学特性[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3,17(2):133-142. 被引量:30
-
5韩蕊莲,梁宗锁,侯庆春,邹厚远.黄土高原适生树种苗木的耗水特性[J].应用生态学报,1994,5(2):210-213. 被引量:71
-
6董学军,杨宝珍,郭柯,刘志茂,阿拉腾宝,韩松,赵雨兴.几种沙生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4,18(1):86-94. 被引量:73
-
7杨宝珍,董学军,高琼,刘志茂,阿拉腾宝.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的蒸腾作用及其群落的水分状况[J].植物生态学报,1994,18(2):161-170. 被引量:44
-
8郑海雷,黄子琛.绿洲生态条件下春小麦蒸发蒸腾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植物生态学报,1994,18(4):362-371. 被引量:13
-
9阎秀峰,孙国荣,李敬兰,李景信.羊草和星星草光合蒸腾日变化的比较研究[J].植物研究,1994,14(3):287-291. 被引量:62
-
10朱庆森,邱泽森,姜长鉴,杨建昌,金兆森,刘建国.水稻各生育期不同土壤水势对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1994,27(6):15-22. 被引量:87
共引文献496
-
1张婵,洪希群,吴承祯,陈灿,张斌,林晗.干旱胁迫对闽北乡土树种耗水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29(1):212-219. 被引量:3
-
2刘暘,辛美艳.大青山抗旱树种的选择[J].区域治理,2018,0(32):56-56.
-
3李吉跃,朱妍.干旱胁迫对北京城市绿化树种耗水特性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S1):32-37. 被引量:11
-
4李吉跃,何茜,齐涛.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火炬树和盐肤木蒸腾耗水影响的对比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S1):17-21. 被引量:3
-
5王强,陈存根,钱红格,彭晓邦,杨永智,徐怀同.水分胁迫对6种苗木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09,29(2):144-149. 被引量:12
-
6李洪军,吴玉环,张志祥,刘鹏,张丹,郑春浩,黄帮文,刘菊莲,张家银.温度变化对木本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39-42. 被引量:19
-
7夏善志,祝旭加.林木叶面积研究方法综述[J].林业勘查设计,2009(2):71-72. 被引量:10
-
8王晓玥.富营养化水培条件下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的初步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3):44-47. 被引量:4
-
9程嘉翎,王亚君,王娜,吴福安,张信龙.桑树的蒸腾作用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J].蚕业科学,2004,30(2):123-128. 被引量:3
-
10王梦亮,苏俊萍,王俊宏,韩立伟.叶面喷施微生物菌剂对黄河滩红枣生理和品质的影响[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3):568-57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14
-
1罗华平,柴学平.大学物理教学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8,20(4):97-99. 被引量:1
-
2罗华平,郭玲.实验室资源开发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0):33-34. 被引量:3
-
3柳淑荚.师资培训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浅议[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1). 被引量:1
-
4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N].中国教育报,1998.8.30. 被引量:2
-
5施大宁,吴平,杨雁南,刘小廷,王东生.智物明理 突出创新 构建特色化的工科物理系列课程体系[J].物理与工程,2008,18(4):16-17. 被引量:4
-
6郭建军.与专业相结合的大学物理特色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9(8):95-96. 被引量:17
-
7王小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技术物理教学,2009(3):36-38. 被引量:2
-
8赵经成.用素质教育的观点透析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1999(18):24-25. 被引量:20
-
9辜建德.高等教育的创新意识与人才素质的多元化[J].中国高等教育,1999(20):19-20. 被引量:7
-
10高新,靳国庆.强化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1999(23):23-24.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5
-
1李建辉.高师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若干问题[J].闽江学院学报,2001,22(4):49-52. 被引量:1
-
2梁贻昌."因材施教"在电子本科教学中的运用[J].成人教育,2005,25(2):55-56.
-
3罗华平,孔德国,张景川.探索大学物理课程特色资源建设的方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9):57-59. 被引量:1
-
4王晖,曾起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林业人才培养[J].林业经济问题,2000,20(2):124-126. 被引量:2
-
5李建宇,姚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J].广西高教研究,2001(3):35-3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6
-
1黄华.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需求特点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S1):83-84. 被引量:2
-
2孙理军.中国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21(6):65-67. 被引量:2
-
3徐新洲,薛建辉,勇强.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卓越林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14,8(4):92-96. 被引量:10
-
4贾燕,曹萍,国力,张雯.关于大学生角色定位问题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9):122-123. 被引量:3
-
5王冰杰,吴雨晴.地方高校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研究[J].发明与创新(初中生),2019(6):50-50.
-
6王林杰,王健莹,丛红璐,刘雪华,赵玉娜.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J].科技风,2022(18):40-42. 被引量:2
-
1金家琦.工业设计与人才培养[J].天津科技,1994(6):15-17. 被引量:1
-
2徐晓玲,史元介,姜立新.探索21世纪高校包装教育发展模式[J].中国包装工业,2000(12):5-6.
-
3王永生,任建胜.高等工程教育人才选拔标准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1,37(3):29-36.
-
4翁史烈.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的展望[J].上海高教研究,1997,17(1):6-10. 被引量:5
-
5李礼尧.美国包装教育的发展趋势[J].株洲工学院学报,1993,7(2):52-56.
-
6吴厚华.谈材料力学的课堂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0(3):108-110.
-
7朱崇贤,朱孝岳.关于发展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上海),1992(1):18-21.
-
8于向军,姚敏,王纪海.工程力学教学改革[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9(3):39-41.
-
9杜家熙,郭德锐.浅析《工程制图》的教学方式[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4,22(4):39-41. 被引量:1
-
10何肇基,翁专.新形势下材料工程人才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44(2):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