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比较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与演变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的价值取向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和核心范畴。在比较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价值取向存在差异,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研究比较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与演变,有助于认识比较教育价值取向本身,也有助于构建比较教育完整的价值体系和学科理论体系。
作者
尹绍清
褚远辉
机构地区
楚雄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大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21-124,共4页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比较教育
价值取向
演变
阶段
分类号
G40-059.3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6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1
吴文侃著..比较教育学[M],1999:612.
2
商秀梅,陈时见.
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内容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8,29(2):40-44.
被引量:4
3
萨德勒.我国从对外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多少有实际价值的东西[G]//赵中建,顾建民.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4
KANDEL. Comparative Education, Greenwood Press[M]. Publishers, 1933.
被引量:1
5
王承绪,顾明远主编..比较教育 第3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96.
6
薛理银.
问题法与比较教育——对布莱恩·霍尔姆斯的一次采访[J]
.比较教育研究,1992(3):25-30.
被引量:26
7
顾明远,薛理银著..比较教育导论 教育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53.
8
特雷舍韦.比较教育的目的[G]//赵中建,顾建民.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9
吴忠魁.
比较教育:文化思维的冲突与选择[J]
.比较教育研究,1998(1).
被引量:14
10
小林哲也.国际化社会与比较教育学[G]//赵中建,顾建民.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6
1
丁邦平.
国际比较教育的若干方法与理论——兼谈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
.比较教育研究,1999(2):13-18.
被引量:22
2
袁锐锷.
英国当前的比较教育研究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1999(3):8-10.
被引量:2
3
项贤明.
后殖民状况与比较教育学[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5-13.
被引量:20
4
吴忠魁.
比较教育:文化思维的冲突与选择[J]
.比较教育研究,1998(1).
被引量:14
5
方展画.
国外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及其研究方法论的演变[J]
.教育研究,1998,19(9):59-64.
被引量:4
6
邓志伟.
21世纪世界职业教育的方向——兼对能力本位的职教体系的质疑[J]
.全球教育展望,1998,28(1):1-7.
被引量:16
7
王长纯.
老子的哲学思想与比较教育的方法论——兼谈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国比较教育的建设性意义[J]
.外国教育研究,1997(5):1-6.
被引量:4
8
吴钢.
迈向21世纪的比较教育研究[J]
.全球教育展望,1996,26(1):1-6.
被引量:5
9
王长纯.
孔子的哲学思想与中国比较教育——兼论与国际比较教育对话的立场[J]
.外国教育研究,1995(6):1-7.
被引量:8
10
黄志成,姚晓蒙.
国际比较教育(上)[J]
.全球教育展望,1994,24(2):1-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4
1
谷贤林.
关于比较教育若干问题的再探讨[J]
.外国教育研究,2004,31(7):34-36.
被引量:1
2
魏宏聚.
猜想与反驳——论教育研究中的教育批判[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2):1-4.
被引量:8
3
朱成科.
真实的“虚幻”与虚幻的“真实”——论教育改革中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学科边界、价值定位与实践尺度[J]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5):1-5.
被引量:10
4
李红惠.
世界一流大学的隐性教育策略探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5):80-83.
被引量:4
5
张璠 ,马慧 .
解释学视角下的比较教育目的论[J]
.教育与职业,2005(26):13-15.
被引量:1
6
喻忠恩.
比较教育研究的路向及选择[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7(3):104-106.
被引量:1
7
刘小娟,丁邦平.
全球化时代西方比较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向[J]
.外国教育研究,2006,33(8):1-5.
被引量:3
8
何晓芳,张贵新.
对比较教育中的依附问题的反思[J]
.外国教育研究,2006,33(9):8-14.
被引量:6
9
蔡宝来,李磊.
比较教育学科重建:方法论、话语体系及未来走势[J]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19-22.
被引量:3
10
和学新,张健.
近年来教育学原创研究述评[J]
.上海教育科研,2007(2):4-7.
同被引文献
10
1
顾明远.
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3):1-4.
被引量:49
2
冯增俊,陈时见,项贤明.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65-70.
被引量:1
3
[法]黎成魁.周晓霞译.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92.
被引量:1
4
李现平.比较教育身份危机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4.
被引量:1
5
蔡宝来,李磊.
比较教育学科重建:方法论、话语体系及未来走势[J]
.大学(研究),2007(3):89-93.
被引量:1
6
孔凡琴.
比较教育学的身份危机及其解决策略再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11-14.
被引量:2
7
刘宝存,张永军.
论比较教育的开放性及其限度[J]
.比较教育研究,2011,33(4):7-11.
被引量:3
8
王建梁,陈瑶.
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历史传统、现代变革及其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1):39-42.
被引量:5
9
项贤明.
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同一性危机及其超越[J]
.比较教育研究,2001,22(3):30-36.
被引量:28
10
顾明远.
比较教育的身份危机及出路[J]
.比较教育研究,2003,24(7):1-4.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1
1
巫俐群.
试论比较教育学理论体系重构所遇阻碍及解决策略[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1(3):86-92.
1
褚远辉,陈时见.
比较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J]
.教育评论,2010(1):12-15.
被引量:2
2
赵笑梅.
智力理论的最近发展与演变[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49-53.
被引量:16
3
王晓宁.
美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发展与演变[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6):122-124.
被引量:3
4
徐亚云.
建立“推优”评价体系的思考[J]
.文教资料,2008(35):147-149.
被引量:1
5
汪国忠.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2):205-205.
6
魏兴完.
让自信萌生 让生命灿烂多姿[J]
.新课程(教研版),2012(4):37-37.
7
李建民.
刍议心理学对比较教育的借鉴意义[J]
.外国教育研究,2007,34(8):17-21.
被引量:1
8
高正绪.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何在[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2008(3):25-27.
被引量:2
9
张剑波.
关于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研究[J]
.经济视野,2013(19).
10
张威.
美国教师认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J]
.中国教工,2010(10):39-40.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