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华东经济管理》
1999年第4期71-72,共2页
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140
-
1李忠光.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探索[J].智能城市,2020,6(23):109-110. 被引量:2
-
2全江涛,杨永芳,周嘉昕.河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分析与预测[J].水土保持研究,2020,27(2):315-322. 被引量:24
-
3陈珏,雷国平,王元辉.黑龙江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差异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1):267-270. 被引量:37
-
4秦成,王红旗,田雅楠,姚治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2):335-338. 被引量:76
-
5郭秀锐,毛显强,冉圣宏.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S1):29-31. 被引量:129
-
6徐永胜.土地人口承载力问题初探[J].人口研究,1991,15(5):37-42. 被引量:8
-
7田宏岭,乔建平,朱波,宋孟强.基于GIS技术的成都市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快速评价[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41(S1):45-48. 被引量:10
-
8王中根,夏军.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6(4):9-12. 被引量:106
-
9闵庆文,余卫东,张建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及应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14-16. 被引量:74
-
10谢俊奇,蔡玉梅,郑振源,林培.基于改进的农业生态区法的中国耕地粮食生产潜力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4,18(4):31-37. 被引量:73
引证文献2
-
1孙燕君,王璐,刘振华,文宁,胡月明,谢健文,雷帆,肖莉,唐铁.耕地资源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与典型评价模型研究进展[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37(6):829-844. 被引量:11
-
2李昊勋,刘淑霞,郑宏刚.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下的“双评价”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4):13-1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3
-
1闫瑞雯,王永瑜.兰州市耕地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统计学(季刊),2024(1):43-58.
-
2申杨,龚健,叶菁,王卫雯,陶荣.基于“双评价”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研究--以黄石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1,35(7):27-36. 被引量:26
-
3潘昱奇,李满春,姜朋辉,陈登帅.基于生态足迹的常州市生态承载力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22,61(6):48-55. 被引量:2
-
4王祯,吴金华,李嘉会,魏金戈.基于人粮关系的陕西省耕地资源承载指数时空变化与预测[J].水土保持通报,2022,42(2):174-183. 被引量:6
-
5王梦溪,潘开文,伍小刚,孙晓铭,张林,潘志芬,陈龙飞.青藏高原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28(4):859-868. 被引量:7
-
6徐千淇,包存宽.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与规划环评共同范式的构建[J].环境影响评价,2022,44(6):5-10.
-
7张晓明.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与提升视角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和技术要点[J].上海城市规划,2022(6):66-72. 被引量:4
-
8潘瑜鑫,杨忍,林元城.中国农业生产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和适宜性演化及其耦合机制[J].中国土地科学,2023,37(1):20-31. 被引量:4
-
9刘立程,孙中孝,孟超,蔡玉梅,张倩.中国农业自然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40(2):468-478. 被引量:7
-
10马泉来,杨崇科,万小强,曹艳杰,谢雨薪,吕敏敏,周浩.河南省沿黄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以6个典型县(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3,42(3):154-160. 被引量:3
-
1唐志.安岳县2000年耕地承载力初探[J].国土经济,1992(2):33-37.
-
2路小仓,田晓红,郑润梅.山西省人口耕地承载力现状的分析与预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6,16(3):252-254. 被引量:1
-
3高岩.山东省2000年耕地承载力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6(4):66-69. 被引量:9
-
4李洁,林鸿.河南省耕地承载力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2(1):42-44.
-
5李洁,林鸿.河南省耕地承载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31-4732. 被引量:7
-
6朱红波,孙慧宁.我国耕地压力指数时空变化测度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8):41-43. 被引量:5
-
7程俊,邹英姿.影响耕地承载力相关因素研究——兼论湖南耕地承载力问题[J].综合经济导刊,2002(6):17-19.
-
8谢晓彤,朱嘉伟,周琳琳.河南省1999—2014年人粮关系时空变化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7,51(2):266-273. 被引量:6
-
9刘芯榕,周德全.天柱县耕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22-10024. 被引量:5
-
10苏维词.贵州普定县波玉河流域耕地承载力计算与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16(2):108-113.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