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研究传统的建立与进化——兼论理论环境学
被引量:4
摘要
本文应用新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中的研究传统理论分析了环境科学形成和发展,论述了环境科学研究传统的建立和进化;
参考文献19
-
1刘培桐..环境学概论[M],1995.
-
2陈国谦.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J].哲学研究,1994,(5):36-41. 被引量:2
-
3(美)L.劳丹.进步及其问题-科学增长理论刍议[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78-81. 被引量:1
-
4(美)L.劳丹.进步及其问题——科学增长理论刍议[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138-141. 被引量:1
-
5B.J.内贝尔.环境科学:世界存在与发展的途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5. 被引量:1
-
6马世骏.积极开展环境科学理论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83,3(3):6-7. 被引量:2
-
7章申.环境问题的由来、过程机制、我国现状和环境科学发展趋势[J].中国环境科学,1996,16(6):401-405. 被引量:21
-
8唐剑武,叶文虎.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及其定量化初步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3):227-230. 被引量:163
-
9叶文虎.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理论的思考.可持续发展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13. 被引量:3
-
10曲格平.建立人类新文明.中国的环境与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37-3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20
-
1尹传兰,刘锋杰.曾繁仁“生态美学”的基本范畴建构[J].中国美学研究,2023(2):342-356.
-
2陈文.刑法法益语境下的生态人格[J].社会科学家,2019,0(12):132-139. 被引量:2
-
3高彩霞.文学的生态化走向——关于生态文学的思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47-150. 被引量:2
-
4郑度.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6(3):1-3. 被引量:3
-
5潘玉君,段勇,武友德.可持续发展下环境伦理与原则[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5):38-40. 被引量:14
-
6谢刚,慕金波,杨慧春,沈浩松,高辉.青岛市崂山区可持续发展状况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6):95-98.
-
7潘玉君,武友德.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理性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6):14-16. 被引量:5
-
8韩海琴.梭罗的矛盾自然观探析[J].美与时代(美学)(下),2007(4):106-108.
-
9包庆德,王哲.实践的本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可超越性[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3):74-78. 被引量:3
-
10李秀艳,崔子修.惩罚中的觉醒:一种生态伦理观的建构[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20(2):19-23.
同被引文献31
-
1王敏,代晓君.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探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10-12. 被引量:4
-
2贾绍凤.从两种生产协调论到人地系统生产协调论——关于人口学基本理论的讨论[J].人口研究,1997,21(4):10-15. 被引量:7
-
3黄顺基.论环境与人问题的三个层次[J].文史哲,1997(6):81-84. 被引量:2
-
4李长生.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兴起[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3(3):49-50. 被引量:2
-
5杨震,薛原.环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范式的建立[J].中国环境科学,1994,14(3):230-233. 被引量:2
-
6朱玉涛,马建华,陈沛云.再论环境科学体系[J].河南科学,2006,24(1):129-133. 被引量:4
-
7欧阳志远.关于生态学的学科体系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4):10-13. 被引量:5
-
8马建华.自然资源研究的热力学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6,15(4):14-18. 被引量:3
-
9朱正方.植物农药研究与开发进展[J].湖北化工,1996,13(A04):14-17. 被引量:2
-
10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被引量:9
引证文献4
-
1仝致琦,谷蕾,马建华.关于环境科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若干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2):167-173. 被引量:8
-
2李国良.海洋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开发[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0,17(4):1-2.
-
3宋豫秦,曹淑艳,杨殊影,施雪.关于我国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思考[J].环境教育,2002(6):26-27. 被引量:4
-
4李俊国.环境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205-207.
二级引证文献12
-
1曾丽璇,曾宝强.高等师范院校环境科学类公选课的教学实践及探索[J].环境教育,2004(9):15-16. 被引量:1
-
2李久生,谢志仁.论环境科学理论作为环境教育的理论原点[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4):92-97.
-
3王焱,胡蓉,刘国东.中国环境专业学科发展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3):1-4. 被引量:9
-
4黄菊文,贺文智,李光明,殷进,徐竟成,盛力,施鼎方.电子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2,15(5):84-87. 被引量:2
-
5冯忱程,曹建明,赵长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2(88):5-6. 被引量:2
-
6南忠仁,王兆炜,陶燕,曾正中.关于环境科学研究主体、任务及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5(2):83-87. 被引量:6
-
7杨立华,于春玲,杨文君.中国生态环境治理与政策研究的特点及问题——一项基于文献计量的探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3):1-14. 被引量:2
-
8苏功平,陈文清.建立环境科学理论框架的构想[J].四川环境,2016,35(3):151-154.
-
9张明青,刘颀,王丽萍,刘汉湖,裴宗平.中澳大学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6(4):58-62. 被引量:2
-
10肖慎华.农业、环境学科高被引学者研究主题的热点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1):44-48. 被引量:1
-
1吴国盛.人与自然人首先是物种[J].科技文萃,2000(3):20-24. 被引量:2
-
2邓舟,蒋建国,黄中林,冯向明,周胜勇,杨国栋.渗滤液回灌对其最终处理的影响中试研究[J].环境科学,2006,27(6):1240-1243. 被引量:4
-
3王士满,王鑫,王洪,曲晓文.多介质地下渗滤系统基质对氨氮和磷吸附特性研究[J].广东化工,2016,43(2):9-11. 被引量:1
-
4任国华,贾玉凤,酆烽.湿法脱硫PH值控制策略的优化[J].化工管理,2015(3):86-86. 被引量:2
-
5张彤阳.我国传统茶建筑在茶文化影响下的发展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10):100-101. 被引量:6
-
6安莹,李云辉,李震,吴志超.改良型AO法组合工艺中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3,7(1):159-163. 被引量:6
-
7杨震,薛原.环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范式的建立[J].中国环境科学,1994,14(3):230-233. 被引量:2
-
8吕梁,王兆德,张帅,张志剑.反硝化聚磷SBR与微动力曝气组合技术处理猪场废水的研究[J].环境科学,2008,29(7):1884-1889. 被引量:2
-
9梁新乐,朱扬玲,蒋予箭,励建荣.PCR-DGGE法研究泡菜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J].中国食品学报,2008,8(3):133-137. 被引量:38
-
10刘斌.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J].甘肃林业,2016,0(4):30-31. 被引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