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19-121,共3页
Journal of Suzhou Institute of Silk Textile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16
-
1谢发勤,吴向清,田薇.工程硕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2):34-37. 被引量:20
-
2邓存瑞.必须建设一支适于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师资队伍[J].青年研究,1995(11):4-5. 被引量:1
-
3王丹平.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机电工程技术,2004,33(11):17-18. 被引量:3
-
4张海英,张锦绣.美国工程硕士教育模式观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6):67-71. 被引量:19
-
5王全林.多元互补: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战略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5(2):73-75. 被引量:16
-
6王纲,陈亚男.关于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03,8(1):11-13. 被引量:7
-
7彭静,方帧云,郑小林.新时期“以人为本”视野中的研究生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6(2):44-47. 被引量:8
-
8马小芳.我国硕士研究生科类结构研究——基于2002~2009年研究生招生数据的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1(3):57-60. 被引量:3
-
9陈海宁.面向企业 面向社会培养合格的工程应用型研究生[J].化工高等教育,1990,7(4):32-33. 被引量:6
-
10孙维克.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高教论坛,2012(6):88-9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4
-
1翟青春,高霁.浅谈产学研模式下工程硕士的培养[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26(B04):98-100. 被引量:3
-
2梁波,王景伟.新升本科院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管理[J].继续教育,2011,25(3):32-35.
-
3周文学,刘占英,李昆.基于问题的工程硕士多样化培养模式探析——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29-131. 被引量:1
-
4王越,张秀邦.工程硕士知识体系构建与创新思维[J].价值工程,2014,33(18):247-248.
-
1齐齐哈尔大学[J].求学(理科版),2012(A02):83-84.
-
2王春欢,李军政.新形势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213-214. 被引量:4
-
3代君.工程硕士应注重工程技术的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4):41-42.
-
4南昌航空大学优化学科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8(9):64-64.
-
5湖南科技大学[J].求学(理科版),2012(A02):169-173.
-
6唐秋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高教与经济,2002,15(1):18-20.
-
7张乐勇,肖立山,卢虎胜.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的认识[J].中国成人教育,2008(24):57-58. 被引量:4
-
8钟慎斌.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几点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22(6):201-202. 被引量:3
-
9陈皓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19-23. 被引量:17
-
10刘燕玲,宋淑敏.简论发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1(10):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