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灭活的双歧杆菌对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生理菌群的调整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以灭活的双歧杆菌及培养液用于抗生素脱污染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调整试验,结果表明了灭活的双歧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小鼠肠道正常菌群均有调节作用,使其恢复了正常的生理功能。
作者
吕密凯
陈燕芹
马淑霞
杨景云
机构地区
佳木斯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秦皇岛市人民医院
佳木斯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出处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43-143,151,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
关键词
灭活
双歧杆菌
生理菌群
肠道菌群紊乱
分类号
Q939.139 [生物学—微生物学]
R574.0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67
1
胡静,杨旭东,夏清平,袁晓环,蔡子微.
中药“神曲”对脾虚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整及肠保护作用研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16(4):208-209.
被引量:18
2
董珂,刘晶星,郭晓奎.
益生菌增强机体免疫和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7(1):79-80.
被引量:29
3
刘泉波,刘作义.
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数量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探讨[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7(2):120-121.
被引量:37
4
刘宇峰,夏海华,孙建华,王金英,曲晓军,于冲.
西藏灵菇乳对肿瘤的抑制作用[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21(6):56-57.
被引量:24
5
张百川,孟祥晨.
益生菌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科技,2005,21(4):88-89.
被引量:6
6
胡学智.
益生菌的免疫调节作用[J]
.江苏调味副食品,2006,23(2):1-3.
被引量:11
7
卢胜娟,陈祥贵.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安全性[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5):122-124.
被引量:15
8
王海波,马微,钱程,张兰威.
益生菌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现代食品科技,2006,22(3):286-288.
被引量:16
9
李亚杰,赵献军.
益生菌对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J]
.动物医学进展,2006,27(7):38-41.
被引量:32
10
刘大波,李文献,王少武,杨起恒,贾海芳.
益生菌与益生菌乳制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404-2405.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5
1
小达瓦,孙明亮,王宁宁.
烧伤后肠道菌群和内毒素易位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
.西藏医药,2006,27(1):36-38.
2
赵红梅,赵建,冯建远.
双歧杆菌对脾虚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26-28.
被引量:1
3
薄芯,李京霞.
西藏灵菇奶一般毒性和生殖毒性的初步探索[J]
.中国乳品工业,2007,35(8):28-30.
被引量:8
4
朱秀敏,曹萌.
灭活益生菌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22(2):175-178.
被引量:20
5
李亦德.
微生态制剂发展方向的讨论[J]
.上海预防医学,2004,16(5):235-23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益生菌研究进展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18(G00):429-435.
被引量:1
2
卢雯雯,余国友.
中医“脾气虚证”与肠道微生态[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7,29(6):340-342.
被引量:19
3
李咏梅,李晓眠,朱泽.
苷类中药肠道细菌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19):2144-2148.
被引量:14
4
薄芯,李京霞.
西藏灵菇酸奶发酵过程中部分营养物质的转化[J]
.中国乳品工业,2008,36(11):21-24.
被引量:9
5
孙元曦,宫珍,官波.
免疫抑制剂治疗对机体微生态的影响及预防措施[J]
.山东医药,2008,48(44):112-113.
被引量:3
6
薄芯,李京霞.
西藏灵菇发酵奶发酵过程中部分维生素和乙醛的转化[J]
.中国乳品工业,2009,37(3):19-22.
被引量:3
7
焦慧,师俊玲.
接种体对西藏灵菇乳质量和抑菌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10,31(5):155-159.
8
薄芯,李京霞.
西藏灵菇发酵奶对小鼠消化系统的保健作用探索[J]
.中国乳品工业,2010,38(7):29-31.
被引量:9
9
薄芯,李京霞.
西藏灵菇发酵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初探[J]
.中国乳品工业,2011,39(6):19-21.
被引量:6
10
周晓莹,陈晓琳.
乳酸菌的益生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10):946-949.
被引量:20
1
石红,杨志梅,梁秀清.
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病42例临床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3):690-691.
被引量:16
2
杜芳,杨金生,杨桂连,王春凤.
乳酸菌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5):325-327.
被引量:1
3
郑洁,党彤.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2015,20(9):571-573.
被引量:26
4
张斌,万谟彬,王灵台.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3,23(1):103-105.
被引量:4
5
李丽秋,王春敏,李美玉,杨春佳,宋淑贤,吕密凯,吕春阳,孙玉清.
老年人腹泻肠道菌群变化分析[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26(6):67-67.
被引量:1
6
卢伟娜,冯丽英.
肠道微生物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作用[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3):340-344.
被引量:3
7
廖炀,刘作义.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的研究现状[J]
.儿科药学杂志,2008,14(6):55-57.
被引量:54
8
王巧民,胡乐义,姜彬言,宋继中,解朕,初晨.
利福昔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变化及疗效观察[J]
.中华消化杂志,2012,32(7):482-484.
被引量:11
9
朱文娅,刘慧,李欣,孙涛.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鼠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观察[J]
.中国医药,2013,8(12):1731-1733.
10
谢康生,苏建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5,7(3):154-155.
被引量:4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