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无身之心”到“寓心于身”——身体哲学的发展脉络与当代进路
被引量:
2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传统西方哲学接受了笛卡尔的遗产,将肉体和心灵的关系置于一种对立的、二元论的基本构架。在笛卡尔那里,心灵和身体之间虽然存在一个密切的互动,但它们是两个本质不同的存在物:身体代表着感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心灵则意指理性、真理、稳定性、确切性。因此,这两个领域是被各个不同的学科分别提出来的——身体成为包括医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的主题,而心灵则成为人文科学的主题;
作者
费多益
机构地区
山西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8-84,共7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关键词
身体哲学
当代
脉络
传统西方哲学
不确定性
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
笛卡尔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14
同被引文献
352
引证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34
参考文献
23
1
贝斯特、凯尔纳,2004年:《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被引量:1
2
波德里亚 刘成富 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被引量:20
3
布迪厄.《实践感》.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被引量:13
4
《福柯集》,2008年,杜小真编译,上海远东出版社.
被引量:1
5
高宣扬,2003年:《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权力系谱学》,载《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商务印书馆.
被引量:1
6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页.
被引量:55
7
姜宇辉主编..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64.
8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531页、第520页、第521-522页、第521页、第100页、第101页、第101页、第530页、第102页、第105页、第164页、第164页注释1、第164页、第183-184页注释3、第185页、第186页、第175页、第204页、第196页、第216页、第.
被引量:26
9
尼采,Nietzsche..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 权力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47.
10
欧文,2008年:《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14
1
谭同学.
国家、社会与官僚机器三维视野中的乡镇机构——以水利站与司法所为例的政治社会学分析[J]
.甘肃社会科学,2004(5):189-194.
被引量:6
2
李宁.
关于危险人格的社会学思考[J]
.江淮论坛,2004(5):145-149.
被引量:4
3
曲春景.
论视觉文化批评的当代价值[J]
.社会科学,2004(10):116-121.
被引量:4
4
尤西林.
匆忙与耽溺——现代性阅读时间悖论[J]
.文艺研究,2004(5):23-28.
被引量:22
5
陈华兴.
关于吉登斯政治哲学的初步评价[J]
.浙江社会科学,2004(6):128-134.
被引量:1
6
韩连庆.
技术与知觉——唐·伊德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批判和超越[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5):38-42.
被引量:29
7
汪信砚.
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
.哲学研究,2002(11):22-26.
被引量:183
8
潘自勉.
在价值与规范之间[J]
.哲学研究,2005(1):88-92.
被引量:10
9
姚建平.
从阶级到自我——西方消费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J]
.南京社会科学,2005(3):47-53.
被引量:8
10
左卫民,周洪波.
从合法到非法:刑讯逼供的语境分析[J]
.法学,2002(10):31-40.
被引量:67
同被引文献
352
1
梅剑华.
论有我的非还原物理主义[J]
.中国社会科学,2021(3):161-179.
被引量:8
2
庞学铨.
重建日常生活经验世界——新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理论管窥[J]
.学术月刊,2021(1):23-34.
被引量:8
3
杨杰,段超.
走向“后身体美学”——“身体美学”问题论争及其理论辨析[J]
.探索与争鸣,2021(3):66-72.
被引量:6
4
渠敬东.
中国社会科学的人文性[J]
.开放时代,2021(1):80-84.
被引量:16
5
谢卓潇.
身体作为移动媒介——跨境代购中的具身传播实践和身体问题[J]
.国际新闻界,2021(3):40-57.
被引量:18
6
张庆宁,卞燕.
综合医院里的临终关怀——妇科肿瘤病房和ICU的人类学观察[J]
.社会科学,2007(9):129-136.
被引量:16
7
黄剑波,孙晓舒.
基督教与现代临终关怀的理念与实践[J]
.社会科学,2007(9):137-141.
被引量:19
8
王寅.
Lakoff & Johnson笔下的认知语言学[J]
.外国语,2001,24(4):15-21.
被引量:72
9
舒志义.
论戏剧的教育与教学功能[J]
.戏剧艺术,1999(3):17-25.
被引量:12
10
林乐昌.
王阳明“格竹”经历的深层阐释[J]
.浙江学刊,1998(6):70-7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9
1
罗鸣春,常敬,陈家敏.
儒家文化与中国人健康心理的交互建构[J]
.心理学探新,2020,40(1):3-8.
被引量:8
2
谢娟.
中西文化交会下的精神境界与意义生成--对电影《功夫熊猫2》中西文化整合传播的解析[J]
.电影评介,2011(16):36-39.
被引量:2
3
杨丽,温恒福.
怀特海对17世纪实体哲学的批判[J]
.北方论丛,2011(5):126-130.
被引量:2
4
叶浩生,杨文登.
具身心智:从哲学到认知神经科学[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29(3):3-8.
被引量:11
5
杨丽,温恒福.
怀特海的认识论及其对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启示[J]
.教育研究,2013,34(8):16-24.
被引量:13
6
于文谦,杨韵.
竞技体育中身体的失落与复归[J]
.体育学刊,2013,20(5):17-21.
被引量:15
7
牟丽平.
中国修身文化哲学的当代论域[J]
.求索,2013(10):125-127.
被引量:1
8
吴彤.
中西医诊疗实践中的身体、空间和技术——从身体观看中西医学模式的差异[J]
.中医杂志,2013,54(22):1891-1895.
被引量:10
9
王传方.
“体育”在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地位与变迁——兼论体育概念的核心要素[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28(3):34-37.
被引量:3
10
张庆宁,蒋睿.
临终关怀:身体的医学化及其超越[J]
.思想战线,2014,40(5):23-28.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134
1
闫慧环,江凌.
传播重构身体:媒介融合视角下身体问题的再认识[J]
.新媒体研究,2023,9(3):18-20.
2
孙莎莎,王巍峰,杨婧.
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正念与安适幸福感的链式中介效应[J]
.心理月刊,2024(11):85-87.
3
彭泽,邹晓卓,汪杨桢,尚明净,周明慧.
大学生传统文化感知对焦虑的影响:积极独处行为和希望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J]
.心理月刊,2023(12):56-59.
被引量:1
4
雷宇.
身体相遇:中医针灸中病人身体感的人类学考察[J]
.开放时代,2021(3):194-206.
被引量:4
5
林滨,罗晶.
身体哲学视域下教师生命姿态的教育伦理意蕴[J]
.教育伦理研究,2023(1):25-35.
6
王艳平,袁纯洁.
体会视角下的红色旅游[J]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20(1):157-165.
7
祝涛,傅小凡.
范仲淹“圣贤”品格的哲学启示与传播价值[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9(2):366-378.
被引量:2
8
康莉.
体育运动服装舒适性及运动功能性探讨[J]
.黑龙江纺织,2020(4):40-42.
被引量:3
9
王远征,王凤梅.
传承经典润童心传统之花满校园[J]
.文存阅刊,2018,0(22):138-138.
10
屈青山.
揭开有无之间灰色面纱 还原课堂教学无铅素颜——基于国内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之哲学反思(上)[J]
.学理论,2012(3):158-159.
1
李心记.
重思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当代进路[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3):9-12.
2
李庆钧.
物化、辩证法与阶级意识——卢卡奇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构架及其影响[J]
.求是学刊,1999,26(5):21-26.
被引量:7
3
牛卫东.
儒家管理哲学特质及其当代进路[J]
.求索,2013(11):114-116.
4
陈伟.
人类知识确切性的怀疑——从知识论的角度理解休谟的因果观[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9-13.
5
粟欣泉.
梁启超公德论的问题视域及其当代进路[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1):28-31.
6
洪云.
怎样学好概率论[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03(4):28-29.
7
吴苑华.
理解马克思:回到马克思还是回到实践[J]
.学术界,2007(2):152-157.
被引量:2
8
曾繁仁.
试论生态美学的反思性与超越性——兼论中国美学的发展[J]
.上海文化,2015,0(8):17-27.
被引量:12
9
王永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只研究认识问题吗[J]
.社会科学(甘肃),1985(1):49-50.
10
杨春时.
后现代主义之后:形而上美学的重建[J]
.上海文化,2015(8):13-17.
被引量:3
哲学研究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