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
被引量: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教育民俗是什么?这是认识教育民俗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可给教育民俗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很困难,这是因为在中外教育学辞书及目前的民俗学研究中,都没有“教育民俗”这一类。不过,著名的民俗学家W.R.巴斯科姆十分肯定地说过,“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民俗在世界许...
作者
石中英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9-22,共4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教育民俗
概念
特征
功能
分类号
G40-0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9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4
1
W.R.巴斯科姆 陈建宪等(译).民俗的四种功能.世界民俗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412.
被引量:1
2
张紫晨著..中国民俗与民俗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354.
3
威廉·汤姆斯 陈建宪等(译).民俗.世界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5-9.
被引量:1
4
克利福德.吉尔兹 梁治平.地主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法律的文化解释[M].三联书店,1994.73-17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9
1
向云驹.
论“文化空间”[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81-88.
被引量:340
2
刘铁芳.
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J]
.书屋,2006(10):45-49.
被引量:141
3
刘铁芳.
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J]
.天涯,2007(3):22-29.
被引量:20
4
吴海鸿.
中国穆斯林妇女问题探析[J]
.回族研究,1995(4):56-63.
被引量:1
5
黄光成.
论传统习俗与民族社会规范[J]
.思想战线,1997,23(1):73-79.
被引量:2
6
姜文华.
论民俗教育的基本特征[J]
.民俗研究,1991(4):31-36.
被引量:2
7
王宁.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和比较文学东方学派的崛起──兼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1(5):64-68.
被引量:5
8
温铁军.
“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J]
.读书,1999,0(12):3-11.
被引量:126
9
陈桂生.
也谈“道德教育的伦理底线”[J]
.当代教育科学,2004(11):41-42.
被引量:4
10
胡玉萍.
关于新疆回族教育观念的调查与分析[J]
.回族研究,2004(3):65-6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7
1
周作宇.
民间教育学:泛在的教育学形态[J]
.教育研究,2021(3):53-75.
被引量:19
2
唐悦,胡爱.
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民间教育学与教师教育[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6):45-47.
被引量:3
3
龙承建.
论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民俗的传承[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18(4):82-84.
被引量:4
4
王玉霞.
论民俗文化与隐性课程的对接[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2):223-225.
被引量:2
5
刘胡权.
教育民俗论纲[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5):61-65.
被引量:6
6
刘黔敏.
民间教育学刍议[J]
.上海教育科研,2008(1):18-22.
被引量:2
7
刘胡权.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J]
.当代青年研究,2008(8):16-22.
被引量:1
8
李红真.
论班级“教育习俗”的内涵和教化功能[J]
.江苏教育研究,2008(9):17-19.
被引量:1
9
海存福.
走向民间:教育研究的一种可能视阈[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5):65-70.
被引量:1
10
刘丽.
黔北民歌中的民间教育[J]
.教育文化论坛,2011,3(6):108-111.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肖川,陈少阳.
“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功能的视角转换与视域融合[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2(2):183-198.
2
周作宇.
民间教育学:泛在的教育学形态[J]
.教育研究,2021(3):53-75.
被引量:19
3
王玉霞.
论教师民俗文化底蕴的课程意义[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8):102-104.
4
刘胡权.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J]
.当代青年研究,2008(8):16-22.
被引量:1
5
刘胡权.
教育民俗与学校教育[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4(3):10-14.
被引量:1
6
海存福.
走向民间:教育研究的一种可能视阈[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5):65-70.
被引量:1
7
何茜.
文化育人的载体:校园仪式建设[J]
.思想理论教育,2012(17):88-91.
被引量:14
8
郭建耀,闫祯.
论民间教育学研究的价值[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6):105-105.
9
郭建耀,闫祯.
陇右民间教育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5(2):110-112.
10
刘胡权.
论教育民俗的教育研究价值[J]
.当代教育科学,2016(24):3-6.
被引量:1
1
刘胡权.
教育民俗与学校教育[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4(3):10-14.
被引量:1
2
周宁宁.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特征与功能[J]
.职大学报,2008(3):118-119.
被引量:2
3
刘铭,孟海帆,于喜春.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0,14(2):27-29.
被引量:13
4
刘胡权.
教育民俗论纲[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5):61-65.
被引量:6
5
刘胡权.
论教育民俗的教育研究价值[J]
.当代教育科学,2016(24):3-6.
被引量:1
6
赵康.
教育民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
.科教导刊,2014(12S):1-3.
7
张作岭.
试论素质教育中美育的特征与功能[J]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2001(4):5-6.
被引量:3
8
曹青阳.
教育方针的特征与功能[J]
.中国教育学刊,1990(3):8-9.
9
臧亚平.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特征与功能初探[J]
.理论观察,2016(7):12-13.
被引量:4
10
丁明强.
基于“易班”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
.党史博采(下),2014(4):50-51.
被引量:5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