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鲁迅研究漫谈——朱崇科《1927年广州场域中的鲁迅转换》序
被引量:6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3-81,共9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同被引文献163
-
1孙玉石.鲁迅:深化研究与自我调整[J].学术研究,2001(9):79-82. 被引量:1
-
2张恩和.谈新世纪的鲁迅研究[J].学术研究,2001(9):82-86. 被引量:4
-
3陈漱渝.鲁迅研究断想[J].学术研究,2001(9):87-92. 被引量:1
-
4朱振国.不能听任《收获》杂志嘲骂鲁迅──致中国作家协会的公开信[J].真理的追求,2000(7):12-14. 被引量:4
-
5符杰祥.揭开鲁迅与顾颉刚交恶之谜的新线索[J].粤海风,2009(5):66-68. 被引量:1
-
6冯光廉.新方法与鲁迅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2):9-13. 被引量:1
-
7陈漱渝.如此“私典探秘”——从鲁迅日记中的“羽太”和“H”君谈起[J].书屋,2002(11):25-26. 被引量:5
-
8姚新勇.鲁迅岂是专制主义的精神盟友——与朱学勤先生商榷[J].粤海风,2007(1):58-63. 被引量:5
-
9曾子炳.鲁迅与胡适的无间道[J].天涯,2010(6):36-43. 被引量:2
-
10钱理群.鲁迅:远行以后(1949-2001)[之四][J].文艺争鸣,2002(4):4-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6
-
1崔云伟,刘增人.2010年鲁迅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1(4):77-88.
-
2崔云伟,刘增人.2000年代鲁迅与当代中国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2(5):71-87. 被引量:1
-
3张福贵.鲁迅研究的三种范式与当下的价值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13(11):160-179. 被引量:55
-
4范国富.关于鲁迅研究中“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辨析——读高远东《现代如何“拿来”》[J].鲁迅研究月刊,2014(8):60-64.
-
5张武军.1927:鲁迅的演讲、风度与革命及国家之关系[J].东岳论丛,2021,42(7):29-50. 被引量:6
-
6王路.新世纪鲁迅研究中的空间意识——以朱崇科《鲁迅的广州转换》为中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2,42(3):33-4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3
-
1张武军.如何讲述1927年的文学与历史?——各种文献史料的限度与可能[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4(1):217-233.
-
2周珉佳.戏剧影视作品中的鲁迅形象与“后鲁迅时代”[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0(4):167-176. 被引量:1
-
3柳思旭.新世纪影视作品中的“记录鲁迅”和“创作鲁迅”[J].华夏文化论坛,2022(1):72-78.
-
4靳新来,杨钧舒.鲁迅的巧人文化批判思想及其当下价值[J].华夏文化论坛,2020(2):67-74.
-
5张遥.新媒体时代影视评论的文化现象批评[J].华夏文化论坛,2020(1):187-192.
-
6禹权恒,陈国恩.论鲁迅作品中的流氓形象[J].鲁迅研究月刊,2014(3):4-9. 被引量:3
-
7方岩.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的资源借鉴--以一九八○年代文学批评史研究成果为中心[J].当代作家评论,2014(4):25-35. 被引量:2
-
8周珉佳,张福贵.中国当代话剧的文学性问题:从“泛文学化”到“去文学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4):94-99. 被引量:1
-
9刘广远.东北文学:荒寒文化的存在与转型[J].学习与探索,2014(7):140-143. 被引量:3
-
10杨丹丹.“北大荒兵团文学”中的地方美学与文化视域[J].学习与探索,2014(7):143-146. 被引量:1
-
1林贤治.非政治化:媚雅与媚俗(下)[J].西湖,2006,0(12):100-106.
-
2林贤治.非政治化:媚雅与媚俗(中)[J].西湖,2006,0(11):74-78.
-
3张光芒.混沌的现代性[J].当代作家评论,2004(5):159-159. 被引量:1
-
4唐僧师徒——该嫁谁[J].新智慧,2009(9).
-
5曹毓生.论郁达夫对林语堂及其小品文观的批评[J].求索,2005(1):166-167.
-
6段妍.“学衡派”新人文主义视野寻际的反思[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14(1):84-87.
-
7张慧瑜.“纯文学”反思与“政治的回归”[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2):69-76. 被引量:3
-
8方文.萨特言论选[J].外国文学,1980(5):80-80.
-
9周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论当前消费语境下文艺之发展[J].陇东学院学报,2009,20(4):30-36.
-
10许孟陶.《三里湾》:情感化治理和爱情的冲突与“分配”[J].文艺争鸣,2012(1):147-14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