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早熟耐寒粳稻“会粳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选育经过 会粳8号是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1995年用合江20作母本、合系40号作父本杂交(组合代号为会9516),收F0种子15粒,F1~F3(1996年至1998年)进行集团混合选择,F4~F7(1999年至2001年)进行株系选择,2001系168表现较好,提升2002年扩繁,于2002年选育而成,编号为2002扩179,
作者
董云忠
蒋先林
余加惠
陈海兰
陈国艳
涂志
机构地区
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56-57,共2页
Yunn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特性
特征
粳稻
耐寒
早熟
父本杂交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苏振喜,袁平荣,赵国珍,蒋聪,世荣,廖新华,朱振华.
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系)产量结构的变化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10,23(2):304-308.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卢布,陈印军,吴凯,袁璋,许越先.
我国中长期粮食单产潜力的分析预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2):1-5.
被引量:49
2
李春寿,叶胜海,陈炎忠,阮关海,黄福灯,张小明.
高产粳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2005,17(4):177-181.
被引量:25
3
王亚莉,贺立源.
气象条件对杂交水稻汕优63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206-210.
被引量:15
4
李永平,唐卿雁.
云南稻谷生产现状及展望[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B09):323-325.
被引量:6
5
全东兴,陈温福,侯立刚,全成哲.
2006年吉林省新育成水稻品种(系)产量构成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5):651-654.
被引量:1
6
胡建利,王德建,王灿,孙瑞娟.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1):48-53.
被引量:43
7
杨惠杰,李义珍,黄育民,郑景生,姜照伟,林文.
超高产水稻的产量构成和库源结构[J]
.福建农业学报,1999,14(1):1-5.
被引量:109
8
沈希宏,杨仕华,谢芙贤,王磊.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品种×环境互作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2000,14(1):31-36.
被引量:38
9
孙占慧,张树林,徐正进.
辽宁省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34(1):8-11.
被引量:27
10
刘国辉,姚永升,徐龙,洪苑,朱华,林新.
低温对杂交水稻新组合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J]
.广西农业科学,2003,34(5):16-17.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8
1
陈建,周建英.
高产优质粳稻品种“楚恢7号”的选育[J]
.云南农业科技,2011(1):53-54.
2
孙长法,陈荣江,田土星.
棉乡368棉花产量因素品质性状相关分析及高产结构指标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3):9-11.
被引量:1
3
李农飞,钟丽华,单艳,世荣,朱振华,刘慰华,邹茜,寇姝燕,黄望启,苏振喜.
云南粳型香软米品种产量和品质特性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15,28(3):957-961.
被引量:8
4
字秋艳,郑玉珍,朱高倩,闫成强,柳展,姜珍珍,谭学林.
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感光感温性及农艺性状变化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5(12):60-62.
被引量:2
5
陈于敏,单艳,世荣,苏振喜,邹茜,刘慰华,朱振华,寇姝燕,袁平荣,戴陆园,赵国珍.
高原粳稻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6,17(1):20-26.
被引量:5
6
李农飞,肖俊青,钟丽华,世荣,朱振华,刘慰华,邹茜,寇姝燕,黄望启,苏振喜.
Analysis of Yield a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ultivars of Japonica Fragrant and Soft Rice in Yunnan Province[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6,17(2):329-333.
被引量:2
7
游秀枫,严洪斌,董武壮,肖俊青,王秋英,苏振喜.
空间诱变水稻新品种云粳43号的产量和品质特性分析[J]
.热带农业工程,2018,42(1):5-9.
8
樊传章,李娟,伍腾飞,董陈文华,谭学林,文建成,褚启人,陈丽娟.
云南及不同地理分布粳稻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2016,14(12):3577-358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5
1
李德金,陈国艳,陈利荣,涂志,解志莉,徐良涛.
高原水稻新品种会粳7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2008,14(2):41-42.
被引量:1
2
洪炳文.
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87-87.
被引量:9
3
黄钰淼.
天优67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10,28(4):52-53.
被引量:2
4
尚佳林.
水稻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1):32-33.
被引量:6
5
龚志宏.
豫南抛栽水稻高产防倒措施[J]
.河南农业科学,2002,31(4):44-4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付会仙,林祖堂,陈利荣,涂志,解志莉,陈绍凤,徐良涛.
会粳10号水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9):69-69.
1
陈国艳.
“会粳8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2009(1):47-47.
2
谢志莉,付会仙,林祖堂,陈利荣,涂志,陈绍凤.
高海拔地区水稻新品种会粳8号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3):95-95.
3
《云南农业科技》2011年第1~6期总目次[J]
.云南农业科技,2011(6):61-64.
被引量:1
4
吕彬.
合江20在黑龙江省水稻育种中的作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1):58-59.
被引量:4
5
解忠,孙玉友,柴永山.
近30年育成的“牡字号”水稻品种的系谱分析及产量品质特性比较[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9):6-9.
被引量:1
6
刘长海,邱长久,张安宏,胡淑艳,吴艳华,王美玲,冯丽娟.
大豆新品种北豆3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现代化农业,2010(12):9-9.
被引量:1
7
邱长久,刘长海,张安宏,成华玉,胡淑艳,赵发.
大豆新品种——垦鉴豆31号[J]
.现代化农业,2004(1):15-15.
8
唐海涛,张彪,谭君,陈洁,曾龙全,何文铸,康继伟.
杂交玉米新品种一丰113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0(10):130-132.
被引量:1
9
蒋先林.
会泽县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J]
.云南农业,2007(8):11-11.
10
张兰民.
日本优质耐寒粳稻种质上育418的引种鉴定试验[J]
.中国种业,2004(3):38-39.
被引量:2
云南农业科技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