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韦伯悲观理性化思想及其根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韦伯悲观地认为现代社会中理性化发展会愈演愈烈,理性内在矛盾即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这导致文化统一性意义和人类自由的丧失。韦伯如此悲观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研究方法的缺陷,它片面强调理性内部之间的斗争性;同时,这种悲观也与其对知识和人性的基本看法有关。
作者
王善英
机构地区
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3,共5页
DongYue Tribune
关键词
韦伯
悲观理性化
根源
分类号
B516.4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德]韦伯.《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被引量:1
3
[德]韦伯 康乐 简惠美译.《支配社会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
被引量:9
4
[德]迦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62-63页.
被引量:1
5
傅永军著..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61.
6
[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被引量:6
7
陆自荣,李向平.
哈贝马斯与韦伯合理化理论之比较[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23(2):72-78.
被引量:4
8
[德]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1页.
被引量:1
9
[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张德胜,金耀基,陈海文,陈健民,杨中芳,赵志裕,伊莎白.
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J]
.社会学研究,2001(2):33-48.
被引量:199
2
[3]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被引量:17
3
[7]曾庆豹.哈贝马斯:当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社会哲学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466.
被引量:1
4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被引量:7
5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35.
被引量:30
6
杨大春.
主体形而上学解体的三个维度——从20世纪法国哲学看[J]
.文史哲,2002(6):79-86.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15
1
王申.
论法律史研究中的法理意义[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1):40-44.
被引量:6
2
张弛.
浅析韦伯学说中的“正当性”[J]
.江淮论坛,2007(3):91-96.
被引量:3
3
闫周秦.
哈贝马斯论伦理与理性生活方式[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0(2):118-121.
被引量:3
4
陈雅丽.
美国议员言论豁免权的适用范围[J]
.求索,2009(12):144-146.
5
王明文.
目的理性行为、形式合理性和形式法治——马克斯·韦伯法律思想解读[J]
.前沿,2011(19):73-77.
被引量:8
6
闫作雷.
“继续革命”视野下的反官僚主义文本——以“百花时代”的三篇作品为例[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12):100-109.
7
周林刚.
宪法概念的变革——从《共同纲领》到“五四宪法”[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19(6):40-51.
被引量:10
8
徐汉明.
论司法权和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的分离[J]
.中国法学,2015(4):84-103.
被引量:49
9
喻中.
国家治理及其宪法资源[J]
.法学杂志,2015,36(12):8-23.
被引量:2
10
杜健勋.
交流与协商:邻避风险治理的规范性选择[J]
.法学评论,2016,34(1):141-150.
被引量:27
1
蒋庆.
心性儒学与未来世纪[J]
.中国文化,1995(1):58-69.
被引量:2
2
马天琳.
理性主义与经济法[J]
.商情,2014(28):363-363.
3
车玉玲.
文化哲学与人的存在境遇[J]
.求是学刊,2000,27(4):20-22.
被引量:6
4
刘红燃.
论信用伦理的基本特征[J]
.湖南社会科学,2003(3):30-31.
被引量:1
5
贺旭辉.
关于对社会学“工具理性”问题的探析与反思[J]
.兰州学刊,2004(6):73-75.
6
张强.
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及《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有感——以理性化为线索[J]
.长安学刊,2015,0(5):99-101.
7
欧祝平,黄卫东.
论道德与法对立统一的理性基础[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1):17-20.
8
吴冰冰.
从伊斯兰文明看文化自觉[J]
.回族研究,2006(1):28-32.
被引量:1
9
陈振明.
工具理性批判——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J]
.求是学刊,1996,23(4):4-9.
被引量:58
10
胡杨益.
理性化的隐忧——读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J]
.理论观察,2016(11):44-47.
东岳论丛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