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吉益东洞《药征》简介与评价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药征》是吉益东洞研究《伤寒论》用药规律的一部力作,通过介绍吉益氏生平,《药征》研究缘起及体例,药征内涵及研究方法,探讨《药征》学术思想,发掘其研究的现实意义。
作者
熊兴江
王阶
机构地区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90-992,共3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3CB517103)
关键词
吉益东洞
药征
学术思想
分类号
R222.1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6
同被引文献
14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7
参考文献
2
1
潘桂娟,樊正伦编著..日本汉方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676.
2
王阶,熊兴江,何庆勇,王师菡.
方证对应内涵及原则探讨[J]
.中医杂志,2009,50(3):197-199.
被引量:107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张兰凤,王阶,王永炎.
方证对应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8-10.
被引量:71
2
刘渡舟.
方证相对论[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3-5.
被引量:117
3
赵国平.
试论病证、方证和药证[J]
.中医杂志,2006,47(7):544-545.
被引量:17
4
徐大椿.徐大椿医书全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80-181.
被引量:12
5
朱邦贤.
方剂辨证与方证规范化之我见[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31(11):2-5.
被引量:43
6
黄煌.
论方证相应说及其意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6):11-13.
被引量:69
7
王阶.
方证对应与方证标准规范探讨[J]
.中医杂志,2002,43(7):489-491.
被引量:40
8
冯世纶.
经方的方证体系[J]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10):629-632.
被引量:10
9
张文选.
辨方症论治体系初探[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2):1-5.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106
1
熊兴江,魏戌,王阶.
经方误用医案2则[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0):1788-1789.
被引量:2
2
熊兴江,王阶.
五味偏嗜嗜、汤药口感与方证对应关系刍议[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4):509-511.
被引量:4
3
熊兴江,王阶,王师菡,何庆勇,汤艳莉,付莹坤.
方证对应理论研究概况[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2):1624-1626.
被引量:25
4
熊兴江,王阶.
基于药物客观指征的方剂学相关问题[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20-24.
被引量:18
5
熊兴江,何庆勇,王阶.
心律失常经方方证对应论治体悟[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2):34-36.
被引量:1
6
韩晓江,杜锦辉.
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为例讨论中医方证对应[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125-126.
被引量:1
7
王阶,熊兴江.
方证对应特征探讨[J]
.中医杂志,2010,51(3):200-203.
被引量:34
8
熊兴江,王阶,何庆勇.
中药注射剂应用现状及安全性问题与对策[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4):307-311.
被引量:7
9
熊兴江.
方证对应史研究[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6):581-588.
被引量:17
10
杨江萍,谢鸣.
“方证关系论”辨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8):133-136.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40
1
熊兴江,何庆勇,汤艳莉,王阶.
经方方证运用体悟[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2):15-17.
被引量:9
2
陈孟麟.
从类概念的发生发展看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萌芽和逻辑科学的建立——兼与吴建国同志商榷[J]
.中国社会科学,1985(4):117-127.
被引量:12
3
吴建国.
中国逻辑思想史上类概念的发生、发展与逻辑科学的形成[J]
.中国社会科学,1980(2):51-75.
被引量:21
4
郭书春.
刘徽与先秦两汉学者[J]
.中国哲学史,1993(2):3-10.
被引量:3
5
杨武金,贺海峰.
墨家“三物逻辑”及其在《伤寒论》中的应用[J]
.职大学报,2010(1):11-13.
被引量:7
6
贾春华,刘渡舟.
古方派对日本汉方医学的贡献与影响[J]
.河北医学,1995,1(4):271-274.
被引量:1
7
成肇仁.
试论当代日本汉方医学治《伤寒论》的理论及学术特点[J]
.河南中医,1993,13(5):247-248.
被引量:3
8
程磐基.
《伤寒论》汤方辨证源流研究与思考[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3(4):11-14.
被引量:7
9
黄煌.
关于《伤寒论类方》与《类聚方》的思考[J]
.医学与哲学,1994,15(3):32-33.
被引量:3
10
贾春华.
《伤寒论》中负概念在辨证论治中的意义[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8):770-77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8
1
华科虎.
读《伤寒论》少阳病的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7):208-208.
2
李绍林,李俊德.
谈《药征》的学术价值[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9):814-816.
3
刘巍,熊兴江,王阶.
高血压病的汉方证治探讨[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4):86-91.
被引量:5
4
郜峦,陆翔,王旭光.
吉益东洞《药徵》学术价值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3):340-341.
被引量:3
5
熊兴江.
《伤寒论》与急危重症——基于CCU重症病例及中西医结合诠释经典条文内涵、经方剂量与六经实质[J]
.中国中药杂志,2018,43(12):2413-2430.
被引量:54
6
曾逸笛,梁昊,周小青,刘旺华.
反馈效症学说的源流、概念及鉴别[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1(1):19-22.
被引量:1
7
于悦,金子轩,罗富锟,刘巍,王朋倩,熊兴江.
基于病-证-治结合的核心方证研究思路[J]
.中国中药杂志,2023,48(10):2625-2629.
被引量:7
8
白英哲,黄璐琦.
类概念的诠释及其在经方医学的应用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2023,48(13):3678-368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7
1
陈红宇,陈文莉,畅立圣,张莹瑄,杨柳.
木防己汤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6(S01):277-280.
被引量:1
2
杨丽燕,苏懿,敖雪,毛以林.
毛以林治疗危重症经验与临床应用[J]
.四川中医,2022,40(2):7-9.
被引量:1
3
张敬宜,张强,袁玉丰.
温阳法论治脓毒症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9):161-163.
被引量:1
4
荆凯,张英杰,王上增.
施杞教授另辟蹊径以"热毒致痹"立论认识类风湿关节炎[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1):200-201.
5
张利萍,张怀亮.
张怀亮教授运用七物降下汤治疗静脉血栓形成经验[J]
.中医药学报,2015,43(5):89-91.
6
苗婷婷.
三黄泻心汤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16,32(3):190-192.
被引量:17
7
袁思成,芮庆林.
浅析《伤寒论》太阳少阴合、并病及其临床运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0):3402-3405.
被引量:4
8
熊兴江.
基于现代病理生理及CCU急危重症病例的炙甘草汤方证溯源及其复律、转窦、止血、升血小板、补虚临床运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19,44(18):3842-3860.
被引量:35
9
熊兴江.
基于临床重症病例及中西医结合解读《伤寒论》白虎加人参汤方证及其退热、升压、纠正高渗、降糖的治疗急危重症体会[J]
.中国中药杂志,2019,44(18):3861-3868.
被引量:15
10
熊兴江.
基于临床重症病例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特征及其治疗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气管插管术后高热不退、急性心梗合并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剧烈疼痛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9,44(18):3869-3875.
被引量:18
1
樊海,吴成,刘兴旺.
日本著名汉方家吉益东洞学术思想探要[J]
.国医论坛,1991,6(6):19-21.
被引量:2
2
郜峦,陆翔,王旭光.
吉益东洞《药徵》学术价值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3):340-341.
被引量:3
3
戴克敏.
姜春华运用芍药甘草汤的经验[J]
.山西中医,2013,29(1):4-5.
4
哈小博.
漫谈桃花汤[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8(5):26-26.
被引量:1
5
王全利.
《医医琐言》价值再评价[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252-253.
被引量:1
6
李绍林,李俊德.
谈《药征》的学术价值[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9):814-816.
7
王米渠.
试论肾气的心力作强[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20(1):26-28.
8
童光东,刘惠玲.
新安医学研究缘起与价值取向[J]
.中医文献杂志,1997,15(3):1-3.
被引量:3
9
金丽.
循证医学视野下吉益东洞“方证相对”与中医现代化[J]
.中医杂志,2012,53(21):1824-1826.
被引量:8
10
俞雪如.
柯琴“以方名证”思想对吉益东洞“方证相对说”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5(2):12-14.
被引量:7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