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专业自主选择与跨学科专业建构的实践——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为例
被引量:
2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的定义及局限出发,对北京大学元培学院9年多来在通识教育基础上促进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建立跨学科专业的实践进行梳理,探索元培模式在大范围推广的可能及局限,希望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贡献本土经验。
作者
谈小媊
漆丽萍
卢晓东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教务办公室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综合办公室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部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专业
专业选择
跨学科专业
元培学院
分类号
G642.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41
同被引文献
182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53
参考文献
3
1
沈琛华,张怡,傅筱忱,卢晓东.
耶鲁大学住宿学院内部组织结构、外部关系的比较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2007,5(6):67-71.
被引量:38
2
卢晓东,陈孝戴.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
.教育研究,2002,23(7):47-52.
被引量:188
3
金顶兵.
中国制度环境下本科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的案例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9):88-93.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赵叶珠,钱兰英.
九十年代大学生专业选择行为研究[J]
.青年研究,1999(4):12-15.
被引量:27
2
王义道,羌笛,卢晓东.
关于开展和加强跨学科研究和教学[J]
.高等理科教育,1995(3):1-10.
被引量:5
3
王勤,童腮军.
高考学生专业选择与专业兴趣相符性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9):20-22.
被引量:32
4
金顶兵.
美国七所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专业选择的比较分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129-139.
被引量:41
5
张岩峰,王孙禺.
迎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体制改革研究现状综述[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6(2):59-67.
被引量:18
6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15.
被引量:2
7
[1]Mark B.Ryan.A Collegiate way of living -Residential Colleges and a Yale Education[M].Jonathan Edwards College,Yale University Press,2001:42.
被引量:1
8
[2]陈宏薇.耶鲁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61-66.
被引量:1
9
张永平,陈向明.聆听来自学生的声音—北大本科生对课程与教学现状的看法[R].
被引量:1
10
许智宏.弘扬大学精神,培养创新人才[EB/OL].北京大学新闻网.http://pkunews.pku.edu.cn/newsshow.aspx?id=108710,2006—06—2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41
1
袁双.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动力、阻力及其转换[J]
.职业技术教育,2022,43(35):27-32.
被引量:4
2
宋亚峰.
“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专业群生态与治理方略[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9):22-28.
被引量:6
3
江婷婷.
“双减”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内江科技,2023,44(11):13-14.
4
郭建如,张涵露.
资源对综合性高校医工交叉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基于北京大学的案例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22,43(6):70-79.
被引量:5
5
胡俊明,卢晓东.
作为住宿书院的学员旅:美国军事本科教育组织模式特征研究[J]
.大学与学科,2022,3(3):119-128.
6
程海东,刘科.
构建地方高师院校STS教育的新路径探析[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8(4):4-5.
被引量:3
7
李家新.
住宿学院制与英式大学教育传统[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3):70-72.
被引量:2
8
雷树祥.
高校学生转专业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
.高教与经济,2007,20(1):21-24.
被引量:11
9
李晓霞.
对经济新闻专业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的思考[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4,20(S1):325-327.
被引量:1
10
杨荣昌.
中美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的比较及思考[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7):87-91.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82
1
陈嘉明.
哲学与交叉学科研究的问题[J]
.天津社会科学,2021(1):20-24.
被引量:1
2
孙向晨.
厚基础、宽视野、强规范——以“学术为魂”的哲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路径[J]
.大学与学科,2023,4(4):19-27.
被引量:1
3
李猛.
政经哲的元培经验:专业化研究与跨学科教育[J]
.大学与学科,2021(4):24-33.
被引量:2
4
唐斌,尹艳秋.
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兼论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J]
.教育研究,1997,18(11):22-25.
被引量:55
5
苏力.
《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J]
.法学研究,1996,18(3):65-79.
被引量:230
6
林璜,丛修杰,姜运田,吴雷,孙国新.
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创新和发展[J]
.前沿,2004(6):111-112.
被引量:1
7
杨鑫.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发展概述[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105-109.
被引量:52
8
刘宝存.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组织与管理[J]
.江苏高教,2004(6):117-120.
被引量:52
9
谢和平.
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融合与新跨越[J]
.中国大学教学,2004(9):4-6.
被引量:56
10
林钧昌.
科学研究中的讨论激励法[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9(2):103-10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3
1
胡琼方.
“互联网+”与高校民族音乐教育融合的探索[J]
.中国文艺家,2019(11):229-230.
2
王晓光,罗安娜.
跨学科融合专业的开设与运营——以武汉大学数字出版专业为例[J]
.中州大学学报,2012,29(3):40-43.
被引量:12
3
郭瑞峰.
创新人才培养对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6):162-164.
被引量:3
4
潘春胜,刘聃.
美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启示[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4):5-8.
被引量:4
5
张泽懿,卢晓东.
中美理科本科专业设置比较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2014(2):61-87.
被引量:11
6
尹爽,李文博,李丹丹,郭立刚,金英爱.
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实验培养与研究[J]
.科教文汇,2014(31):69-70.
被引量:1
7
祁瑞,张景瑞,黄彪.
高等院校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与激励[J]
.学园,2015,0(15):41-43.
8
卢晓东.
挑战:激发创造的教学方法[J]
.中国高教研究,2015(12):6-13.
被引量:8
9
钟秉林,王新凤.
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其本土化实践路径探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5):3-9.
被引量:40
10
陈立民,郝俭俭.
视觉传达设计与跨学科创新研究[J]
.设计,2018,31(1):52-53.
二级引证文献
153
1
胡琼方.
“互联网+”与高校民族音乐教育融合的探索[J]
.中国文艺家,2019(11):229-230.
2
杨立荣,邵彩云,郭路路.
跨学科通识课化学与现代物质文明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
.郑州师范教育,2021,10(6):76-80.
被引量:1
3
卢晓东.
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科教融合”[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0(2):9-14.
被引量:4
4
倪雄飞.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推进路径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4):12-16.
被引量:1
5
孙赫.
通识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综述及对我国开放大学的启示[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2):15-17.
被引量:1
6
蔡志奇.
地方高校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逻辑与进路[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5):154-160.
被引量:20
7
陈先哲,王俊.
新时代中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重审与体系优化[J]
.高等教育研究,2023,44(3):65-73.
被引量:9
8
施晓光.
试论影响基础学科发展的五大要素[J]
.大学与学科,2023,4(4):61-70.
9
胡俊明,卢晓东.
作为住宿书院的学员旅:美国军事本科教育组织模式特征研究[J]
.大学与学科,2022,3(3):119-128.
10
张维.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23):80-83.
被引量:10
1
郭松,魏海峰.
独立学院跨学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0(9):179-179.
2
庞茂,吴瑞明,李西秦.
项目教学法在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7,29(1):69-73.
被引量:6
3
孙华.
北京大学元培博雅教育计划人才培养理念及路径[J]
.中国大学教学,2015(12):15-21.
被引量:10
4
专业自主选择与跨学科专业建构的实践——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为例[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1(17):8-8.
5
赖浩明,卢建飞.
交叉学科与大学生创新培养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21):20-21.
被引量:5
6
李瑾.
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基于文化导入的英语素质培养建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5):170-171.
7
豆文静,贾淑秀.
地方性本科院校与重点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之比较[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5):69-70.
8
卢晓东.
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跨学科专业的建立与发展[J]
.科学新闻,2011(11):90-93.
9
于妍妍.
浅谈让美术课充满活力的创新方法[J]
.现代交际,2012(8):191-191.
被引量:1
10
钟珂.
学生主观能动性在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
.科学与财富,2012(6):63-63.
中国高教研究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