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扶阳法治疗心衰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心衰急性发作临床上多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头晕、乏力、疲倦、心慌,少尿、下肢凹陷性水肿等。中医并无心衰的病名,但从其临床表现来看,当分属于心悸、喘证、水肿、瘀证、痰饮等病的范畴。近年来多数医家认为此病是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为心脾肾的阳虚与气虚,标买则为痰饮、水肿、血瘀,早期多是气虚,到了终未期则以心阳的虚衰合并其它四脏的衰弱为主要表现,其中又以心脾肾阳虚,阳虚水泛为多见。从历代医家论治心衰来看,阳虚在心衰的发病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治疗心衰必须重视扶阳法的运用。
机构地区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6-137,共2页 New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05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5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