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什么是公众理解科学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在英语中,“普及”(Popularize)一词的基本含义是“使……通俗”,它有两层意思,一是“使……被喜欢或被羡慕”,一是“用普遍可理解的或者有趣的形式描述出来”。“普及”一词在1797年首次被人使用,该词用作“以通俗的形式讲解技术问题”的含义时,...
作者
朱效民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出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9-51,共3页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 T.
关键词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学
普及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76
参考文献
3
1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被引量:10
2
马丁· 鲍尔 石顺科(译).科技发明和经济发展条件下的普及动态史(1820-1990)[J].科普研究,1996,(1).
被引量:1
3
赵永仁.
基础科学是英国的重要支柱[J]
.科学与社会,1997(3):38-42.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2
1
耿殿明,张兆响,边士东.
美、英、德、韩四国基础研究体系的比较与启示[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8,10(5):57-60.
被引量:1
2
刘文霞,宋琳.
大力推行科学普及 构建繁荣和谐社会[J]
.湖湘论坛,2008,21(4):15-17.
3
李伦.
试论科学学派的社会运行[J]
.科学学研究,1999,17(1):9-15.
被引量:4
4
陆锵鸣.
西方科技发展探因[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16(2):46-53.
被引量:4
5
刘峰松.
科学与社会互动——浅谈科学和文化的关系[J]
.科学学研究,1999,17(3):10-13.
被引量:4
6
彭启福.
论科学的目标追求[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1):44-48.
被引量:3
7
何善祥.
知识论要[J]
.图书馆界,2000(3):1-7.
被引量:2
8
李正风.
科学与政治的结合:必然性与复杂性[J]
.科学学研究,2000,18(2):9-15.
被引量:17
9
曹蓉.
略论科学的民主性[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7):118-120.
10
李永健,管永建.
国民科学素质教育在推动现代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J]
.中州大学学报,2001,18(2):9-1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0
1
何薇,张超,任磊,黄乐乐.
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报告[J]
.科普研究,2021,16(2):5-17.
被引量:62
2
李大光.
英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对科学传播的影响调查[J]
.科普研究,2007,2(3):59-64.
被引量:13
3
李正风.
加强“公共科学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J]
.科普研究,2007,2(4):7-8.
被引量:2
4
曾国屏,李红林.
生活科学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J]
.科普研究,2007,2(5):5-13.
被引量:20
5
尹兆鹏.
科学传播理论的概念辨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6):69-72.
被引量:10
6
吴彤,孙丽.
论新时期中国科学技术政策问题[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6):47-51.
被引量:5
7
张敏卿.
“全球化”视野下发达国家科技政策的特点及其启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2):75-78.
被引量:5
8
刘华杰.
公民科学素养测试及其困难[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12-18.
被引量:27
9
李大光.
关于“公众理解科学”或“科学普及”的一些思考[J]
.科学,1996,48(6):48-51.
被引量:5
10
田松.
科学传播——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14(2):81-90.
被引量:80
引证文献
10
1
李黎,孙文彬,汤书昆.
当代中国科学传播发展阶段的历史演进[J]
.科普研究,2021,16(3):37-46.
被引量:18
2
柳南奎.
论韩国的科学技术大众化政策及其在形成科学技术文化中的作用[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z1):108-113.
被引量:2
3
刘霁堂.
科学家职业演变与科普责任[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8):43-47.
被引量:8
4
吴彤,孙丽.
论新时期中国科学技术政策问题[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6):47-51.
被引量:5
5
李三虎.
科学技术、公共领域与和谐社会[J]
.公共管理学报,2005,2(2):55-62.
被引量:5
6
李开文,刘霁堂.
论科学家的科普责任[J]
.科学.经济.社会,2005,23(3):82-85.
被引量:11
7
王淼,黄华新.
关于“科普进社区”的若干思考[J]
.学会,2006(7):58-62.
被引量:3
8
孙梦琳.
全球化视野下中美科技政策比较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0(21):296-297.
9
何亭.
科学传播下科学家的作用[J]
.人力资源管理,2015(6):197-198.
被引量:13
10
刘霁堂.
科学建制化过程与科学家科普责任演变[J]
.科学学研究,2003,21(6):591-595.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76
1
张雅欣,林世健,王雪儿.
从“建构”到“认同”:以科学传播构建人类共识促进国家媒体形象传播[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6):131-147.
被引量:2
2
陈思懿,常明芝.
健康科普的内容设计策略探索:基于HPV疫苗的实验研究[J]
.科普研究,2022,17(6):80-89.
被引量:2
3
翟翠霞,王越婷,张俊清.
强化科技创新主体科普供给:理论依据与政策思路[J]
.科普研究,2022,17(6):32-41.
被引量:4
4
赵玉川,成元君.
科学普及的社会学解析及其社会举措[J]
.科普研究,2006,1(4):23-31.
5
陈佐忠.
满怀热情 实事求是 普及生态科学[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7,0(2):1-2.
6
魏德胜.
科技政策的完善对科技创新激励作用的价值反思[J]
.铜陵学院学报,2007,6(2):41-42.
被引量:2
7
王淼,吴振华,吉京杭,田建新.
杭州市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学会,2007(5):34-39.
被引量:2
8
杨榕楠,陈青华,姜水根.
科学的社会建制(连载14)[J]
.物理教师(高中版),2008,29(4):6-8.
9
张婷.
科学传播研究热点的演进——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J]
.科普研究,2010,5(1):17-27.
被引量:8
10
孙梦琳.
全球化视野下中美科技政策比较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0(21):296-297.
1
李大光.
关于“公众理解科学”或“科学普及”的一些思考[J]
.科学,1996,48(6):48-51.
被引量:5
2
吴晶晶,李斌.
科技发展需要“两翼齐飞”[J]
.中国西部科技,2005(11B):1-1.
3
侯强,刘兵.
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47(4):45-49.
被引量:29
4
卞毓麟.
公众理解科学与科学进步[J]
.科学中国人,2002(2):14-16.
被引量:1
5
科学文化的传播[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47(4):40-40.
6
束洪福.
推动更多公众“理解科学”[J]
.理论前沿,2008(12):17-18.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