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栽培方式和加工工艺对有机五凤香茗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五凤香茗的栽培和加工综合技术进行研究,对不同施肥、修剪、摊放、杀青、干燥等工艺进行试验,分析总结出一套工艺创新,从茶园生产到加工全程技术科学的五凤香茗生产综合技术,以为五凤香茗的生产制备提供参考。
作者
夏成鹏
郑修完
许明香
方佩佩
王银玲
徐登岸
机构地区
浙江省苍南县农业局
苍南县五凤乡农综站
浙江银奥茶业发展有公司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0期45-47,共3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五凤香茗
栽培方式
加工工艺
品质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安徽农学院.茶叶审评与检验[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
被引量:4
2
董永泓,程武俊,张祥云.
名优绿茶品质问题的成因浅析及对策探讨[J]
.中国茶叶,2010,32(1):27-28.
被引量:4
3
温正军,骆耀平.
五凤香茗茶[J]
.中国茶叶,2005,27(1):44-44.
被引量:4
4
夏成鹏,赵卉,徐登岸,陈清景.
提高有机五凤香茗茶品质的综合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96-97.
被引量:2
5
骆耀平,温正军,吴履平.
由“五凤香茗”谈高香茶生产应抓好的技术要点[J]
.茶叶,2004,30(4):230-232.
被引量:11
6
安徽农学院.茶叶生物化学[M].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0.
被引量:1
7
陈椽.制茶技术理论[M].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骆耀平,温正军,吴履平.
由“五凤香茗”谈高香茶生产应抓好的技术要点[J]
.茶叶,2004,30(4):230-232.
被引量:11
2
温正军,骆耀平.
五凤香茗茶[J]
.中国茶叶,2005,27(1):44-44.
被引量:4
3
李赛君,周浩,段云辉.
试论提高湖南茉莉花茶质量的关键技术[J]
.茶叶通讯,2007,34(3):18-20.
被引量:1
4
汪敬生.
印度提高茶叶品质的新技术[J]
.新农村,2001(6):24-2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9
1
温正军,骆耀平.
苍南县茶叶产业现状及其发展思路[J]
.茶叶,2006,32(3):164-166.
被引量:2
2
吴履平,骆耀平,苏国崇,朱永明,蔡维秩.
温州茶区茶树品种结构现状分析与思考[J]
.茶叶,2006,32(3):171-174.
被引量:3
3
骆耀平,唐萌,蔡维秩,文冬华,温正军.
名优茶机采适期的研究[J]
.茶叶科学,2008,28(1):9-13.
被引量:53
4
韦朝领,李叶云,江昌俊.
茶树逆境生理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36(3):335-339.
被引量:11
5
宋勤飞,龙迈.
不同浓度铅处理对3种茄果类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J]
.种子,2009,28(11):104-107.
被引量:6
6
夏建国,兰海霞,吴德勇.
铅胁迫对茶树生长及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1):43-48.
被引量:51
7
夏成鹏,赵卉,徐登岸,陈清景.
提高有机五凤香茗茶品质的综合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96-97.
被引量:2
8
赵先明,汪艳霞,杜晓,李品武.
水培茶树对铅的吸收与累积特性研究[J]
.茶叶科学,2011,31(3):237-246.
被引量:11
9
夏成鹏,唐平,谢伶俐.
不同茶树品种加工温州黄汤品质对比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33-333.
被引量:4
10
夏成鹏,方佩,徐登岸.
茶树五凤香茗栽培技术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12,53(3):308-310.
同被引文献
15
1
郭敏明.
浙江名优绿茶机制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2004,45(6):351-352.
被引量:2
2
王开荣,陈洋珠,林伟平,方乾勇,朱逢秋,莫淑茜.
立体采摘茶园技术要素组成[J]
.浙江农业科学,2005(1):26-29.
被引量:4
3
李永菊,庞晓莉,司辉清.
高山云雾出好茶——浅谈茶叶品质与环境条件的关系[J]
.茶业通报,2006,28(3):115-116.
被引量:24
4
张春海.
浅谈贡山名茶之危机及其低产茶园的改造[J]
.上海农业科技,2007(3):123-123.
被引量:2
5
安徽农学院.茶叶审评与检验[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
被引量:4
6
安徽农学院.茶叶生物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0:260-265.
被引量:2
7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树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74-75.
被引量:1
8
段建真.不同海拔高度的生态环境与春茶新梢生育的关系--茶树生态的研究小结[J]茶业通报,1985(04):5-12.
被引量:1
9
王开荣;朱逢秋;叶卫阳.乌牛早立体采摘茶园研究初报[J]中国茶叶,2000(01):26.
被引量:1
10
刘初生,陈佳,梁月超.
广西金秀高山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浅谈[J]
.农家之友,2008(6):14-1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夏成鹏,方佩,徐登岸.
茶树五凤香茗栽培技术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12,53(3):308-310.
2
夏成鹏,徐登岸.
平阳县特早茶低产园改造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4):31-32.
1
符增坤,成国良,桑月康,张绍相.
榨菜不同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2008(1):59-59.
被引量:4
2
颜景宁,张厚华,曹永,王建平,孙芳,原永兵.
品种和栽培方式对草莓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J]
.烟台果树,2011(2):14-15.
3
祝钧,王彦斌,张颂培.
纳米食品的制备与发展动态[J]
.食品科技,2006,31(11):25-28.
被引量:5
4
卫文娴,杨连生.
天然保鲜剂——海藻糖及其应用前景[J]
.福建糖业,1997,18(3):17-21.
5
我国“苹果浓缩汁质量控制体系”通过鉴定[J]
.食品科学,2004,25(11):448-448.
6
马越,李远新,赵晓燕.
樱桃番茄的营养品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7):133-136.
被引量:12
7
张士泉,张路.
鲜桃保鲜贮藏方法[J]
.新农村,2008(6):26-26.
被引量:1
8
代玉林.
安全猪肉生产综合技术措施探讨[J]
.肉品卫生,2003(7):4-7.
9
梁兰.
海藻糖的研究概况[J]
.中国科技博览,2014(4):237-238.
10
何晋浙,徐瑶阳,孙培龙.
不同来源猴头菌营养成分及其多糖化学组成和抗氧化活性比较[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42(1):134-140.
被引量:27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