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甜玉米、笋玉米的起源与遗传
被引量:
5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甜玉米是由籽粒鲜嫩、糖份含量高的一类胚乳突变体转育而成的。笋玉米是指幼穗柔软、食用纤维丰富的一类多穗(甜)玉米,也有几种基因型,近二十年来发展迅速,和甜玉米一样,也已成为一种玉米产业。1甜玉米、笋玉米的起源、遗传与基因型关于甜玉米的起源时间,可以追溯...
作者
曾孟潜
刘雅楠
杨涛兰
李社荣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出处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4-45,共2页
Hereditas(Beijing)
关键词
甜玉米
笋玉米
起源
遗传
起源
基因型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85
引证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425
参考文献
4
1
刘雅楠 曾孟潜.三种甜玉米类型的遗传改良.种子工程与农业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431-439.
被引量:2
2
尤根海麦 李竞雄(译).杂交玉米的育种和种子生产[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5.135-139.
被引量:1
3
刘雅楠,种子工程与农业发展,1997年,431页
被引量:1
4
李竞雄(译),杂交玉米的育种和种子生产,1965年,135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
1
李小琴,吴景强,叶翠玉,苏金煌.
我国甜玉米育种概况及面临的挑战[J]
.作物杂志,2002(5):45-46.
被引量:38
同被引文献
485
1
孙萍东,王慧,胡颖雄,况慧云,徐声宇,施标,郑洪建,林金元.
甜玉米新品种‘沪雪甜1号’[J]
.园艺学报,2022,49(S02):149-150.
被引量:2
2
王刚,王占哲,赵殿忱.
延长特种玉米青嫩鲜穗采收期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z1):97-98.
被引量:1
3
何代元,吴光成,温友斌.
甜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陕西农业科学,2001,47(1):32-33.
被引量:7
4
楚爱香,张要战,楚现周.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分析[J]
.玉米科学,2001,9(z1):19-21.
被引量:20
5
刘萍,陆卫平,陆大雷.
鲜食糯玉米品质差异及品质评价理化指标的筛选[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30(3):16-21.
被引量:40
6
戴景瑞,鄂立柱.
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J]
.玉米科学,2010,18(1):1-5.
被引量:257
7
张雪梅,姚文华,谭静,陈洪梅,徐春霞,黄必华,番兴明.
温带高油玉米自交系与热带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J]
.玉米科学,2010,18(2):5-10.
被引量:12
8
冬屏亚.
玉米的起源、传播和分布[J]
.农业考古,1986(1):271-280.
被引量:5
9
蓝新伟,郑慧明,潘慧生.
乳熟期甜玉米主要营养成份含量及采后生理、品质变化研究[J]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1992,21(1):28-37.
被引量:3
10
邵振中.
甜玉米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23-25.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50
1
王州飞,胡晋.
甜玉米籽粒主要营养品质研究现状与展望[J]
.种子,2004,23(11):48-50.
被引量:17
2
宫庆友,施继卫,谢河山,徐磊,李玲玲.
甜玉米的遗传机理和育种方法[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5,1(4):5-7.
被引量:4
3
沈雪芳,郑洪建,张璧,侯根宝.
我国甜玉米育种和生产现状分析[J]
.上海农业学报,2006,22(3):112-116.
被引量:25
4
秦泰辰,邓德祥,卞云龙.
利用遗传突变基因改良特种玉米——VI.笋玉米胚乳突变基因的效应与育种[J]
.玉米科学,2006,14(3):34-35.
被引量:1
5
陆大雷,刘小兵,赵久然,刘萍,王凤格,陆卫平,张凯迪.
甜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4(2):258-263.
被引量:21
6
李莉,陶新宇,张文涛,张爱平.
甜玉米含糖量与部分品质性状的相关通径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1):34-35.
被引量:1
7
俞琦英,王岳钧.
浙江省甜糯玉米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2009,50(4):650-653.
被引量:15
8
林红.
甜玉米籽粒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2):5-7.
被引量:4
9
姚文华,韩学莉,汪燕芬,谭静,徐春霞,陈洪梅,番兴明.
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13(2):1-8.
被引量:69
10
李家慎,林碧英.
福农彩糯玉米的选育[J]
.长江蔬菜,2000(2):31-33.
二级引证文献
425
1
应武,骆乐谈,阮松林,李金文.
不同生物刺激剂对鲜食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17):89-94.
被引量:8
2
王慧,胡颖雄,卫季辉,卢有林,孙萍东,于典司,关媛,顾炜,施标,林金元,郑洪建.
甜玉米新品种‘申科甜811’[J]
.园艺学报,2022,49(S01):103-104.
被引量:1
3
颜晓军,叶德练,吴良泉,孟祥明,郑朝元,许炜东,张世昌.
优化施磷对华南酸性红壤区甜玉米产量、磷肥利用效率和碳排放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11):22-33.
被引量:6
4
袁银龙,孙杰,徐如玉,左明雪,顾文杰,卢钰升,解开治,徐培智.
丛枝菌根真菌与有机肥配施对甜玉米根际土壤关键碳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20,35(7):753-763.
被引量:6
5
张胜恒,蔡治荣,徐红智,唐洪军,杨华,易红华.
加甜型糯玉米选育研究[J]
.南方农业,2007,1(1):9-12.
被引量:8
6
曾慕衡,刘鹏飞,蒋锋,王晓明.
鲜食型糯玉米果皮厚度和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特性[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97-103.
被引量:16
7
汪黎明,王志武,巩东营,李杰文,马兰,刘玉敬.
黄淮海糯玉米育种研究进展分析[J]
.玉米科学,2010,18(4):74-76.
被引量:9
8
刘萍,陆大雷,孙建勇,陆卫平.
甜玉米果穗不同计产方法对产量评价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5):137-141.
被引量:3
9
王仲,许文娟.
甜玉米种子活力研究进展[J]
.种子,2004,23(7):46-49.
被引量:15
10
王州飞,胡晋.
甜玉米籽粒主要营养品质研究现状与展望[J]
.种子,2004,23(11):48-50.
被引量:17
1
夏涛,刘纪麟,窦美安.
若干玉米胚乳突变体基因效应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7,23(6):753-758.
被引量:3
2
田在军,宋嘉琪,张涛.
笋玉米新品种玉笋55[J]
.农村百事通,2016(20):22-22.
3
林庚.
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2007(6):19-19.
4
谢伟平,陈胜文,黄亮华.
细菊生菜生长特性、产量和品质的研究[J]
.蔬菜,2009(7):32-33.
5
陈萍,李梦诗,姜成东.
果蔗不同茎节显微结构与糖份含量的相关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6):954-957.
被引量:2
6
李学渊,刘纪麟.
玉米胚乳突变基因与互作对籽粒成份的影响——Ⅳ.籽粒各成份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品质改良的意义[J]
.作物学报,1994,20(4):439-445.
被引量:2
7
刘红星,王蕴波,年海,杨泉女.
超甜玉米ADPG-PPase活性与糖份含量的相关分析及评价[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3):1-4.
被引量:1
8
李学渊,刘纪麟.
玉米胚乳突变基因与互作对籽粒成份的影响——Ⅱ.O_2基因与su_1、sh_2、bt_2、wx基因的互作效应[J]
.作物学报,1993,19(5):460-467.
被引量:3
9
吕德宝,王秀辉,于昌红.
甜玉米提早上市的九种方法[J]
.农民致富之友,2004(12):9-9.
10
崔喜艳,胡广宇,孙小杰,佟珊珊,陈众峰,刘相国.
1个新的玉米半透明皱缩胚乳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35(5):31-35.
被引量:2
遗传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