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俄罗斯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诗歌自诞生之日起和音乐、舞蹈就是三位一体的,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是古今中外诗人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本文试从语言节奏、诗歌旋律、拟声词、诗歌的内在节奏和韵律等方面来探讨俄罗斯诗歌语言的音乐性,以揭示其悦耳动听的奥妙所在。
作者
杜荣
机构地区
新乡学院外语系
出处
《科技信息》
2010年第16期142-143,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俄罗斯
诗歌语言
音乐性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薛菲编译..外国名家谈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171.
2
周启超著..俄国象征派文学理论建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266.
3
徐稚芳..俄罗斯诗歌史 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89.
4
戈宝全译.普希金文集[C].时代出版社,1957,P27.
被引量:1
5
吴恩敬.诗歌基本原理[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P252.
被引量:1
6
邱静娟.
和谐流动的音乐之声——试谈丘特切夫诗歌语言的音乐性[J]
.中国俄语教学,2005,24(1):40-45.
被引量:4
7
郭天相主编..俄罗斯诗学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347.
8
张冰.
艺术的杂交与融合——白银时代俄国诗坛诗歌与音乐的联姻[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6):54-59.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郑克鲁.
心灵咏叹与音乐性的结合──魏尔伦的诗歌创作[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68-73.
被引量:4
2
舒曼.音乐论文选[C].莫斯科:音乐出版社,1956.273.
被引量:1
3
亚·勃洛克.论艺术[Z].莫斯科:“艺术”出版社,1980.275.
被引量:1
4
拉帕茨卡娅.白银时代艺术[M].莫斯科:教育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5
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J].哲学问题,1990,(2):140-140.
被引量:1
6
德·梅列日柯夫斯基.诸神之死:叛教者罗马大帝尤里安[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7
因·费·安年斯基.作品选[C].莫斯科:“真理”出版社,1987..
被引量:1
8
格尔齐克.回忆白银时代[Z].莫斯科:“共和国”出版社,1993.127.
被引量:1
9
爱伦·坡.诗的原理-准则与尺度[Z].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20.
被引量:1
10
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12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
1
王崇梅.
谈音乐性视角下的基础俄语教学[J]
.大家,2010(16):147-147.
2
杜晓梅.
“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学[J]
.西伯利亚研究,2008,35(3):60-62.
3
陈小强.
俄罗斯文学“白银时代”诗歌中的美学思想一瞥——“永恒女性”的身影[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0):84-84.
4
孙逊.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创作特点分析——以《在修道院大门旁》等五首作品为例[J]
.黄河之声,2012(10):47-49.
被引量:2
5
林希.
无词艺术歌曲的独立音乐性——以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为例[J]
.音乐研究,2013(5):102-105.
被引量:1
6
祁琦.
论俄语诗歌中重复手法的艺术功能[J]
.中国俄语教学,2014,33(2):93-9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
1
张红梅.
普希金《致凯恩》的“文学性”与“陌生化”[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1(2):76-79.
被引量:1
2
刘永红.
论俄语诗歌的语音修辞[J]
.中国俄语教学,2007,26(1):36-40.
被引量:9
3
祁琦.
论俄语诗歌中重复手法的艺术功能[J]
.中国俄语教学,2014,33(2):93-9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王粲.
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致凯恩》的语言艺术[J]
.长江丛刊,2018,0(36):116-117.
1
辽南,荣炯,亦佳.
合着布鲁斯舞蹈——试析《宠儿》的艺术特点[J]
.当代文坛,2008(6):112-115.
被引量:2
2
李扬.
论贾平凹小说《秦腔》语言的音乐性[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2):52-54.
被引量:2
3
邱静娟.
和谐流动的音乐之声——试谈丘特切夫诗歌语言的音乐性[J]
.中国俄语教学,2005,24(1):40-45.
被引量:4
4
常谢枫.
冈察洛夫语言的音乐性[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74-80.
5
段建新.
文学语言的音乐性[J]
.作家,2008,0(20):171-171.
被引量:2
6
戴艳玲.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学实录[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0(4):73-75.
7
余芳.
象征主义文学视野下的布宁小说创作[J]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4(2):52-56.
8
叶圣陶.
知识分子的路[J]
.教育(综合视线)(上旬),2014(1):76-76.
9
闾丘露薇.
我的首尔假期[J]
.商周刊,2009,0(18):83-83.
10
赵彬.
论诗歌语言的音乐性[J]
.社会科学战线,2005(1):312-314.
被引量:5
科技信息
2010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