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加强校企合作 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不同资源之间的整合利用,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校企合作也存在很多问题。校企合作的开展需要建立完善政府为主导、企业为平台、高校为主体的运行机制。
作者
刘挺
机构地区
南京邮电大学
出处
《科技资讯》
2010年第24期226-227,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机制创新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许臣.
构建良好合作机制 促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发展[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5,16(5):69-71.
被引量:6
2
张秀梅.
中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现状与前景[J]
.教育发展研究,1999,19(1):52-55.
被引量:37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蔡向朝.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J]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3):23-24.
被引量:19
2
陈建湘.
加强校企合作 “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24):22-23.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41
1
刘健,李忠红,梁红.
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
.教育与经济,1999,15(4):20-21.
被引量:17
2
张晓燕.
浅谈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发展[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9,15(4):42-45.
3
谢蕾,叶晓雁,杨小玲.
邮电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若干渠道[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33-36.
4
傅利斌,陈爱华,郑旭.
校企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J]
.航海教育研究,2006,23(2):24-25.
被引量:6
5
朱臻,沈月琴,金海燕,邵香君.
示范林业伙伴合作机制的研究[J]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2):136-139.
被引量:1
6
蒋丹.
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1):71-75.
被引量:132
7
高福安,卜希霆,杨硕,乔兰.
现代大学职能与社会服务机制创新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30(2):132-136.
被引量:5
8
杨杰.
浅析我国高校和企业合作的现实性[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2):153-155.
被引量:5
9
杨兰,夏晨燕.
未来高等院校发展中的校企合作的若干思考[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1):48-49.
被引量:3
10
胡超.
英国校企合作模式对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启示[J]
.当代教育科学,2010(3):50-51.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9
1
徐建华.
我国校企合作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7):39-41.
被引量:68
2
王平祥.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J]
.辽宁教育研究,2005(1):66-68.
被引量:7
3
黄亚妮.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0):68-73.
被引量:380
4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05-11-21)[2012-10-2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34/200507/8296.html.
被引量: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EB/OL].(2009-02-24)[2012-10-20].http://www.most.gov.cn/fggw/zfwj/zfwj2008/200902/t20090224_67583.htm.
被引量:1
6
汤东,葛江丽.校企合作发展动力的研究[A].深化校企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学术论坛暨博士后科技成果洽谈会论文集[C].苏州:江苏省博士后协会,2011:273.
被引量:1
7
方健雯.基于校企合作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多远培养模式探析[A].深化校企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学术论坛暨博士后科技成果洽谈会论文集[C].苏州:江苏省博士后协会,2011:228.
被引量:1
8
黄志纯,许士群.
构建工学结合三级平台 拓展校企合作多维空间——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1):130-132.
被引量:10
9
俞位增.
基于“四个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8(3):43-45.
被引量:10
10
何万一,李强.
企业对产学合作缘何冷淡[J]
.职业教育研究,2008(1):12-1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6
1
胡田田.
高职院校基于社会服务平台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7):4-5.
被引量:2
2
权灵通,刘红梅,陈晓娟.
当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与对策[J]
.文教资料,2012(25):129-131.
被引量:3
3
胡田田,洪琼.
高职院校基于三位一体社会服务平台助推专业快速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1):134-135.
4
彭红建,常昊,肖理红,邹应萍.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中实现高校就业精准突破途径[J]
.管理观察,2017(30):144-145.
被引量:1
5
王晔.
航海类校企联合培养途径创新[J]
.中国水运,2017(4):60-61.
被引量:2
6
祖宾.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研究[J]
.职教与经济研究,2015,0(3):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闫平,李洁,杨宽,秦蓓.
基于产教融合的大学生精准就业新模式的构建[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6):171-172.
被引量:4
2
徐畅.
高职院校软件类专业开展社会服务模式研究[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3(10):2-3.
3
唐红雨,田磐.
高校社会服务平台的长效机制及绩效评价研究[J]
.镇江高专学报,2014,27(2):72-76.
被引量:2
4
杜杰.
基层开放大学“校企合作”农民大学生培养模式:构建及应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1):33-35.
被引量:1
5
华丽霞,汪秀霞.
微视频在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J]
.文教资料,2015(25):172-173.
6
叶宁,罗兰芳.
高校平台实现产学研创新协同路径选择[J]
.三明学院学报,2016,33(5):17-22.
被引量:1
7
杨颖.
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适度多元化奖学助学工作思考——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科技资讯,2019,17(25):214-216.
8
操江能.
高职航海类专业校企合作创新研究[J]
.珠江水运,2020(19):21-22.
被引量:2
9
王薇,胡海文.
“十万行代码”育人工程探索与改革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24(4):109-113.
1
徐继开.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11(5):55-56.
被引量:5
2
靳海亮.
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思考[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97-98.
被引量:8
3
刘兴来,徐继开.
面向21世纪理工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探讨[J]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13(6):56-58.
被引量:1
4
张志军,冯俊生,刘亮,韩学超.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6(10):99-100.
被引量:1
5
苏思毛,陈文龙.
素质教育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
.山西科技,1999,14(3):12-13.
被引量:4
6
王莉.
高校宽口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证分析——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8):62-63.
被引量:4
7
白强.
美国名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与启示——基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考察[J]
.教师教育学报,2015,2(3):112-117.
被引量:6
8
郝林,贾丽艳,郝利平,侯红萍,霍乃蕊.
食品类专业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中),2014(1):86-88.
被引量:1
9
吴睿.
浅谈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培养方式[J]
.中国电子商务,2014(1):142-142.
10
科技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生命线[J]
.中国高教研究,2003(4):36-37.
被引量:1
科技资讯
2010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