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考试作弊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表明,大学生考试作弊包括预谋性和情境性两个方面。大学生较常出现的作弊为情境性作弊。年级、学习成绩对大学生考试作弊有一定影响,个人实力控制力与作弊行为存在显著相关,而控制源、对作弊的态度和觉知到的作弊机会及与情境性作弊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作者
陈幼平
机构地区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8-69,共2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大学生
考试作弊
作弊因素
分类号
G642.47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59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1
Bolin, A.,& Heatherly, L.Predictors of employee devianc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d attitudes and bad behavior.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001, 15,(3).
被引量:1
2
段鑫星,李绍伟.
关于大学生作弊的比较研究[J]
.青年研究,1999(2):24-31.
被引量:38
3
侯淑军,丁守銮,王晓明,杨红,丁建华.
大学生考试作弊情况分析[J]
.中国校医,2004,18(3):199-202.
被引量:6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235-237.
被引量:218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段鑫星,李绍伟.
关于大学生作弊的比较研究[J]
.青年研究,1999(2):24-31.
被引量:38
2
段鑫星,池忠军,谷建国.
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2):16-21.
被引量:36
3
段鑫星.
大学生“流行热”透视[J]
.青年探索,1997(3):32-34.
被引量:1
4
陈瑜玲,林启瑞.
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报告[J]
.健康心理学杂志,1995,3(4):4-6.
被引量:3
5
黄福泽.
敏感问题的抽样调查方法[J]
.浙江统计,1997(3):12-14.
被引量:1
6
汤晓莹.
职高学生考试作弊心理调查[J]
.中国校医,2000,14(4):307-307.
被引量:1
7
唐晖,张夫贵.
关于学生考试作弊的调查报告[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7(2):54-59.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259
1
姚信,程艳.
大学生对考试作弊的认知调查与分析[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5,23(2):20-22.
被引量:7
2
宋明慧.
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工作的问题现状与对策[J]
.考试周刊,2007(5):4-5.
被引量:4
3
徐增勇.
从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透析高校学风建设[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7):138-140.
被引量:41
4
段鑫星,李绍伟,曹红波,王治东.
大学生违纪的心理动因分析[J]
.青年探索,2000(5):44-48.
被引量:3
5
刘绮菲.
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0(2):35-40.
被引量:2
6
任苏豫,阮霞,眭荣方,刘江坤.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及防治对策[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4):1-3.
被引量:5
7
朱磊.
近十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研究的述评[J]
.青年探索,2005(2):50-53.
被引量:16
8
陈星星,王玉珍,余敏.
我的两张兑换券值多少钱?[J]
.收藏界,2002(11):79-80.
9
黄燕妮.
高校课程考试管理研究的现状与进展[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65-68.
被引量:19
10
赖秀兰.
略论大学生考试作弊及控制[J]
.江苏高教,2006(3):94-96.
被引量:24
同被引文献
56
1
白云,李占军,剧凤书.
从考试作弊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2):262-263.
被引量:4
2
姜凤萍.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实证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S2):186-188.
被引量:12
3
段鑫星,李绍伟.
关于大学生作弊的比较研究[J]
.青年研究,1999(2):24-31.
被引量:38
4
龚惠香,范钧,彭列平.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特点、心理原因及对策[J]
.青年研究,1999(4):16-19.
被引量:41
5
兰刚.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实证研究[J]
.青年研究,1997(4):37-42.
被引量:10
6
于泽,樊世清,芦慧.
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
.煤炭经济研究,2005,25(3):79-80.
被引量:8
7
任慧英,张英.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探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05(6):81-82.
被引量:30
8
宗志翔,李国红.
考试舞弊的法律分析[J]
.政法学刊,2005,22(4):65-67.
被引量:9
9
赖秀兰.
略论大学生考试作弊及控制[J]
.江苏高教,2006(3):94-96.
被引量:24
10
高玉杰,邢红彬,王洪,黄靖.
学生考试作弊的根源与对策分析[J]
.辽宁教育研究,2006(5):61-62.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0
1
阿孜古丽.热热合木都拉.
破解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7):239-240.
被引量:2
2
许文哲.
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及其对策初探[J]
.科技资讯,2012,10(31):196-196.
被引量:3
3
张彩霞,王雷.
大学生考试诚信态度的调查研究——作弊容忍度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8):96-97.
被引量:1
4
高辉,杨劬,吴昊,陈斌.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111-116.
被引量:10
5
张敏荣.
民办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研究[J]
.北方文学(中),2013(3):218-218.
6
宋绍成.
基于实证方法下高职院校学生考试作弊预防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13(10):17-18.
被引量:2
7
罗昊.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分析与预防对策研究——以保山学院为例[J]
.知识经济,2016(7):175-175.
被引量:1
8
蔡丹丰.
影响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因素及干预策略[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8(5):83-86.
被引量:5
9
冯俊,胥莉,闵兰.
基于Apriori算法的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动机分析与应对[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2):174-180.
被引量:7
10
普丹丹,邹清云.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因分析及对策——以河南某高校为例[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9(2):12-1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王吕蓉.
高职院校资产评估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思考[J]
.科学咨询(中旬),2011(9):16-16.
被引量:1
2
刘丽华,李文彬.
大学生厌学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
.广州化工,2012,40(9):260-261.
被引量:1
3
李娜.
高校学生作弊的课程因素探析——以厦门某高校为例[J]
.中国考试,2013(12):58-64.
被引量:1
4
吴子艳.
独立学院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J]
.科技视界,2014(8):165-165.
5
张玮.
大学生与中小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比较研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33-34.
被引量:1
6
张云霞,邱逸敏,蔡望伟.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医学生诚信教育理念的探索[J]
.海南医学,2014,25(10):1537-1538.
被引量:5
7
戴世英.
防范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J]
.企业导报,2015(11):145-146.
8
于淼,苏超,隋嘉伟.
独立学院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调查及应对——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为例[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5,29(1):69-72.
被引量:3
9
李洁茗.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与对策[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5(5):140-141.
被引量:2
10
张萍萍.
印象整饰视角下的大学生学业考试作弊动机与行为探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1):150-151.
被引量:1
1
额尔敦吐.
大学生考试作弊因素分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6):114-115.
被引量:1
2
黄玲,王南平.
留学生考试作弊因素及干预策略探讨[J]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10):90-91.
3
高慧明.
科学应战 智慧高考(2)[J]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2007(5):91-92.
4
何永伟.
浅谈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2010(7):94-95.
5
缪瑾 ,缪柏其 ,戴小莉 .
学生作弊因素的统计分析[J]
.高等理科教育,2004(4):43-47.
被引量:5
6
李维鼎.
难懂的“智慧”——读《“击”,还是“弹从背入”?》[J]
.语文学习,2011(2):20-21.
7
张虹(编绘).
预谋的盗窃[J]
.故事作文(高年级版),2014(4):92-93.
8
周雪玲.
“预谋”在先 方法助阵——初中古诗文课堂背诵教学[J]
.当代教研论丛,2014,0(8):59-59.
9
况保桢.
现代语文教学:预谋与随机[J]
.现代语文(高中版),2000(3):35-36.
10
杨欧非.
有“预谋”地工作[J]
.钱经,2012(1):24-25.
中国成人教育
201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