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被引量:
3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按照符号学的分类指标来重新审视文化传统,将由汉字编码的文化传统叫做小传统,把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视为大传统。●从历史的角度判断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有一个容易辨识的基本分界,那就是汉字书写系统的有无。
作者
叶舒宪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
台湾中兴大学
出处
《党建》
2010年第7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小传统
大传统
专家学者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10
引证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97
同被引文献
310
1
叶舒宪.
三星堆祭祀坑新发现丝绸及象牙的文化意义——“玉帛为二精”三续考[J]
.民族艺术,2021(4):79-90.
被引量:5
2
李晓明,王喜伶.
《朱子家训》的现代文化教育功能[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3):20-21.
被引量:2
3
王杰,叶舒宪,覃德清,海力波.
探寻文化的审美尺度——审美人类学与文化建设四人谈[J]
.南方文坛,2003(1):56-61.
被引量:5
4
叶舒宪.
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世纪性潮流[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2):33-38.
被引量:16
5
叶舒宪.
再论文本与田野的互动关系[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4):31-33.
被引量:3
6
王元化.
大传统与小传统及其他[J]
.民族艺术,1998(4):201-203.
被引量:17
7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
.文学评论,1985(5):3-14.
被引量:449
8
刘琳.
《华阳国志》简论[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2):82-87.
被引量:10
9
胡厚宣.
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6,12(1):49-86.
被引量:125
10
于庆新.
从传统文化的特质看民乐创作之困境(上)──访台湾音乐家林谷芳[J]
.人民音乐,1997(2):2-6.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36
1
谢美英.
《尔雅》“旂”语文化编码蠡测[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3):141-147.
被引量:1
2
叶舒宪.
玉教与儒道思想的神话根源——探寻中国文明发生期的“国教”[J]
.民族艺术,2010(3):83-91.
被引量:15
3
杨朴.
从神圣仪式到世俗娱乐(上)--性民俗演化过程中的东北二人转[J]
.戏剧文学,2011(1):80-85.
被引量:2
4
徐新建.
人类学写作:科学与文学的并置、兼容[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2):45-48.
被引量:5
5
牛学智.
新总体论文体批评——李敬泽文学批评阅读[J]
.南方文坛,2011(5):17-22.
6
叶舒宪.
探寻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四重证据法与人文创新[J]
.社会科学家,2011,26(11):8-14.
被引量:41
7
代云红.
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来自中国视角与经验的理论探索及反省[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1):14-19.
被引量:2
8
付海鸿.
“在田野中寻找本文”——简评《苗疆考察记》[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2):35-39.
9
金立江.
“文学”中发现“历史”:《苏美尔王表》与神王时代[J]
.百色学院学报,2011,24(6):12-18.
10
代云红.
叶舒宪: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积极倡导者及革新者[J]
.邯郸学院学报,2012,22(1):13-1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7
1
赵富英.
汉字与神话[J]
.汉字文化,2023(22):4-6.
2
纪建勋.
中国比较文学的初兴与诗学范式之争[J]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6(3):51-74.
被引量:1
3
谢美英.
《尔雅》“旂”语文化编码蠡测[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3):141-147.
被引量:1
4
叶舒宪,唐启翠.
玉石神话信仰:文明探源新视野——叶舒宪先生访谈录[J]
.社会科学家,2011,26(11):3-7.
被引量:2
5
廖明君,叶舒宪.
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叶舒宪教授访谈录[J]
.民族艺术,2012(1):41-46.
被引量:5
6
叶舒宪.
儒家神话的再认识[J]
.百色学院学报,2011,24(3):1-11.
被引量:2
7
唐启翠.
體与禮:佩玉践形与儒家神话礼仪[J]
.百色学院学报,2011,24(3):12-18.
被引量:5
8
叶舒宪.
四重证据法重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以玉文化和龙文化的大传统研究为例[J]
.贵州社会科学,2012(4):4-11.
被引量:16
9
叶舒宪.
神话学:从文字文本到文化文本的跨越[J]
.百色学院学报,2012,25(2):14-22.
被引量:4
10
谢美英,权雅宁.
走出小学科 探寻大传统——叶舒宪的学术之路[J]
.民族艺术,2012(3):10-14.
被引量:3
1
梅墨生.
大传统与小传统[J]
.中国书画,2009(8):49-49.
2
王笑红.
倾听时代的声音 读《激荡:文化讲坛50届精粹》[J]
.检察风云,2012(23):82-83.
3
重新确定“大传统”与“小传统”文化的标准[J]
.学术界,2017(3):248-248.
4
王元化.
大传统与小传统及其他[J]
.社会学家茶座,2003(4):4-7.
5
叶舒宪.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J]
.传承,2012(17):42-44.
被引量:13
6
陶文彩,张定贵.
孝文化记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深度互动——以安顺屯堡文化为例[J]
.贵州社会科学,2014(10):140-144.
被引量:3
7
徐良高.
中国三代时期的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以神人像类文物所反映的长江流域早期宗教信仰传统为例[J]
.考古,2014(9):50-62.
被引量:26
8
王谊.
“国学热”下的“冷思考”[J]
.中国政协,2015(19):75-76.
9
冯仑.
真实,才能走得更远[J]
.领导文萃,2011(24):100-103.
10
冯仑.
真实才能走得更远[J]
.做人与处世,2012(6):26-27.
党建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