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建立
被引量: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由此带来了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等问题。做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设是保持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信息、组织、制度保障等方面,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作者
史贞军
闫立
机构地区
北京交通大学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第5期16-17,共2页
AFTER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关键词
招生
培养
就业
联动
分类号
G647.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69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54
参考文献
2
1
黄兆信.
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改革体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1):46-48.
被引量:33
2
王茂涛.
本科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探讨[J]
.高等农业教育,2009(2):86-88.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杨婉身,丁春邦,马恒东.
通识教育与个性化专业教育相结合——高等农业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B09):7-9.
被引量:9
2
谢爱军,王慧,彭希林.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拓展大学生就业空间的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06(5):82-84.
被引量:21
3
韩鹏.
高职“六位一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06(23):32-33.
被引量:23
4
严世荣,梅琼,许珊,唐洁,陈明.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建设为核心 全面推进就业工作[J]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1):39-39.
被引量:2
5
王子杰.
以就业为导向:大众化教育进程中高校发展的现实选择[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27-129.
被引量:6
6
施芳.《招生不分专业 夯实基础知识》[N].《人民日报》,2003年5月12日.
被引量:2
7
俊玲.《北大为何坚持大类招生》[N].《光明日报》,2004年6月10日.
被引量:2
8
张先国.《科学招生科学培养科学就业》[N].《大众科技报》,2004年3月11日.
被引量:1
9
许敖敖.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2000(4):34-35.
被引量:52
10
马援.
高校招生工作几对重要关系之我见[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5(2):18-20.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44
1
张闯.
科学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S2):49-53.
被引量:2
2
晋云海.
高校大类招生综述[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11):237-237.
被引量:1
3
邱晓雅.
关于独立学院特色建设的几点思考[J]
.江苏高教,2007(3):66-67.
被引量:6
4
张莉.
论高职院校就业评估对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作用[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5-116.
5
刘吟.
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模式的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7(7):77-79.
被引量:10
6
唐苏琼.
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及改革对策[J]
.教育评论,2007(6):74-76.
被引量:4
7
潘玉驹.
大学学风建设的基本要素[J]
.教育评论,2008(1):54-56.
被引量:7
8
林茹.
论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J]
.教育评论,2008(1):57-58.
被引量:2
9
薛玉香.
地方高校学科机制的创新[J]
.教育评论,2008(2):27-30.
10
李小娟.
创业文化与温州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J]
.教育评论,2008(3):110-11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69
1
李颖.
从“被就业”看当前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完善[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S2):41-43.
被引量:1
2
李成茂.
林科类专业本科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2008,26(S1):124-126.
被引量:2
3
戴世勇.
应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联动机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8):108-109.
被引量:9
4
赵经成,刁军.
适应部队岗位任职需求构建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型[J]
.海军院校教育,2005,15(2):15-18.
被引量:7
5
黄兆信.
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改革体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1):46-48.
被引量:33
6
黄兆信,谢志远,应朝帅.
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改革理论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81-82.
被引量:22
7
谢爱军,王慧,彭希林.
建立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拓展大学生就业空间的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06(5):82-84.
被引量:21
8
魏丹.
大学的三大职能探析[J]
.继续教育研究,2006(3):74-76.
被引量:14
9
曹玉玲,王曙光.
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机制研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1):112-113.
被引量:9
10
胡艳.
当前我国师范专业招生问题及对策探讨[J]
.教师教育研究,2007,19(3):29-33.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8
1
吴勇.
“三方联动”汽车定向士官培养体系研究[J]
.军事交通学报,2022(3):63-67.
2
宫园园,刘军.
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探究——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506-509.
被引量:3
3
程光耀.
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小联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183-185.
4
文九巴,程光耀,席慧军,翟鑫,陈洁.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完善目标[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5):10-13.
被引量:5
5
王保林,孙志强,刘文涛.
简论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2(2):63-64.
被引量:4
6
唐和祥,杜坤林.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地方高校“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机制——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8):121-123.
被引量:2
7
张铁辉.
政校企合作促高校毕业生就业联动机制研究[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4):17-20.
被引量:1
8
赵玉琳,马锦.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培养就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文山学院学报,2013,26(6):98-101.
被引量:13
9
杜明.
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策研究[J]
.现代交际,2013(12):210-211.
10
王国华.
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4(11):35-3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苏永佳,杨志雄,张德华,陈婕,刘青青.
高校招生与就业联动机制建设探索——招生与就业联动机制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6):72-73.
被引量:5
2
刘小杰.
招生、就业与创业联动培养机制探析[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0(2):96-97.
被引量:5
3
赵悦.
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构建策略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2018,0(12):501-501.
4
张莼波.
独立学院招生、教育管理与就业三者联动机制研究[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4):56-58.
5
王国华.
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4(11):35-36.
被引量:1
6
徐凯.
浅谈本科招生与就业联动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轻工教育,2015,18(1):67-69.
被引量:2
7
曹璇,邓薇.
浅谈地方性高校招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青年与社会(下),2015,0(2):42-43.
8
张嘉乐.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5,36(19):99-100.
被引量:16
9
曹瑛.
当代大学生面试形象管理的个性与美[J]
.戏剧之家,2015(21):178-179.
被引量:2
10
孙静亚,翁妮尔,陈庆国,冯丽娟,徐焕志.
海洋环境科学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研究[J]
.管理观察,2015(34):129-131.
被引量:2
1
覃玉荣.
市场视野中的高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探析[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3(1):26-27.
2
卫松,周江涛.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联动机制研究述评[J]
.改革与战略,2011,27(3):180-182.
被引量:7
3
王宏斐,张蕾,张静.
就业联动机制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J]
.经济视角,2015,34(5):9-10.
被引量:3
4
邵宛如.
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J]
.商情,2014,0(43):172-173.
5
戈丽薇.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与对策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3):136-136.
6
非常数字[J]
.中国社会导刊,2006(08X):5-5.
7
潘超平.
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J]
.市场论坛,2012(5):81-82.
8
张霞.
高校开展基建工程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8X).
被引量:1
9
宫奎.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8):125-126.
10
王婕.
我国经济发展与人的就业联动机制建设探析[J]
.改革与战略,2015,31(3):169-172.
被引量:2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