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以来沿海新兴工业省份的发展路径
出处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9,12,共4页
Modernization of Management
参考文献7
-
1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 199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851.
-
2国家统计局国际信息中心.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汇编[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27. 被引量:1
-
3-.世界银行1988年世界发展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中文版).224-225. 被引量:1
-
4世界银行.东亚奇迹Pv[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被引量:1
-
5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98-99. 被引量:5
-
6林毅夫,蔡昉,李周.为什么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成功:对其他改革中经济的含义[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4):28-36. 被引量:17
-
7(韩)金泳镐 塞缪尔.亨廷顿.论第四代工业化-对格尔申克隆与希旗曼模式的反思.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中文版).28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0
-
1罗能生.非正式制度安排与中国的经济改革[J].学习与探索,1998(1):35-40. 被引量:15
-
2胡永远,刘永呈.中国省际间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相互关系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5(5):28-32. 被引量:22
-
3陈英,杨平.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非正式制度[J].南方经济,2005,34(12):29-31. 被引量:2
-
4武艳杰.论我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J].当代经济研究,2008(11):53-56. 被引量:1
-
5刘庆岩,孙早.国家意志、发展战略与市场制度的演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轨迹及展望[J].财经研究,2009,35(3):91-101. 被引量:5
-
6吴忠民.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J].科技导报,2001,19(6):3-8. 被引量:6
-
7刘传江.中国城市化发展: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8(3):56-66. 被引量:11
-
8周韬.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与资本配置效率——基于我国东中西三大城市群的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6):80-87.
-
9年猛.农业发展与结构变迁:促进还是抑制?[J].城市与环境研究,2017(1):100-111. 被引量:2
-
10昌忠泽,毛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估算[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38(9):3-14. 被引量:8
-
1姚雁雁.略论河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J].企业活力,2007(10):68-69.
-
2陈日进.关于建设新兴工业省的思考[J].经济工作通讯,1997(18):14-14.
-
3李青.沿海新兴工业省份与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J].国土经济,1997(5):31-34.
-
4张明龙,张琼妮.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形式[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4(5):33-36. 被引量:1
-
5张超文.浅谈香港经济奇迹的成因及其发展前景[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0(5):16-23.
-
6F.吉布龙,唐勋.亚洲经济区域化及对中国发展的影响[J].开放导报,1994(4):1-4.
-
7姜士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的新变化[J].科学社会主义,1989(2):68-69.
-
8黄杰荣.经济发展与体制障碍[J].中国外资,2012(9):57-58. 被引量:1
-
9乔虹.新的发展观与河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08(16):112-113. 被引量:1
-
10孙伟东.河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新特点[J].科技信息,2012(8):424-42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