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创新教师激励机制的前提与原则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创新教师激励机制能推动教师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能激发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创新教师激励机制的前提在于:正视教师职业观的发展变化,摸清教师的需要结构,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遵循科学的激励原则。
作者
鲁武霞
黄成洲
机构地区
江苏工业学院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83-84,87,共3页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9SJD880018)
常州科教城基金项目(编号:K2009313)成果之一
关键词
教师
激励机制
前提
原则
分类号
G71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陈海飞.
当前高校教师职业观考察[J]
.江苏高教,2009(2):154-155.
被引量:2
2
王勇明,顾远东.
浅谈高校教师“需要”的层次[J]
.江苏高教,2008(2):98-99.
被引量:17
3
沈健.
当前加快建设江苏高教强省的重点任务[J]
.江苏高教,2009(1):1-6.
被引量:11
4
鲁武霞,黄正,陈颖,席娟.
基于现代教育评价理念的教师评价体系构建[J]
.高校教育管理,2009,3(2):61-65.
被引量:23
5
汪新军.
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多元化激励[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7(1):62-6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张登印,俞国良,沃建中,吴安春.
大学教师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2(4):41-44.
被引量:22
2
周建达,林崇德.
教师素质的心理学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0(1):32-37.
被引量:55
3
景怀斌.
中国人成就动机性别差异研究[J]
.心理科学,1995,18(3):180-182.
被引量:141
4
姜向阳.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设计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04,20(6):71-74.
被引量:31
5
张建鹏.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7(2):17-20.
被引量:97
6
吴振利.
论学生评价高校教师教学绩效的模糊策略[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3):41-43.
被引量:10
7
梁崇科.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和谐教育[J]
.教育探索,2006(1):46-47.
被引量:15
8
夏桂华,任杰.
浅析对高校教师的全面契约管理[J]
.商业经济,2006(9):121-122.
被引量:2
9
张文峰.
关于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84-87.
被引量:18
10
李宝强,王海波,刘瑞清.
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深入思考[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40-42.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51
1
戴闵青.
试论高职艺术院校发展性教师评价[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8(4):103-106.
被引量:1
2
朱清香,谢姝琳,李强.
从校园网招聘信息看河北省高校教师引进——以河北省10所省属重点高校为例[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1):130-133.
被引量:3
3
鲁武霞.
基于课程改革的教师积极性调动研究[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97-99.
被引量:3
4
贾蓓蓓.
构建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2):234-234.
被引量:2
5
鲁武霞,李晓明.
创新教师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J]
.中国成人教育,2009(24):35-36.
被引量:5
6
吴远,葛军.
历史与创新——大学制度演变的历程与借鉴[J]
.青海社会科学,2009(6):214-217.
被引量:2
7
章长青,王胜选,陈佳.
构建偏远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思考[J]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1):126-128.
被引量:1
8
张炳生,管春英.
对提升工科院校教师工程素质的思考[J]
.江苏高教,2010(2):91-92.
被引量:14
9
李晓明,鲁武霞,展云.
生态视阈下的大学城管理文化构建[J]
.中国成人教育,2010(2):37-39.
被引量:2
10
鲁武霞,李晓明,黄成洲.
主体间性视阈下课堂师生互动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0(4):100-10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7
1
杨行勇.
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激励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6):93-96.
被引量:6
2
章翠,张秀荣.
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J]
.求实,2008(S2):292-293.
被引量:7
3
刘翠兰.
激励理论多视角的比较研究对民办高校教师激励的启示[J]
.当代教育科学,2009(3):49-50.
被引量:3
4
朱晓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重建教师激励机制之我见[J]
.教育探索,2010(6):110-111.
被引量:4
5
左元丽,沈洪涛.
基于财务管理角度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创新探析[J]
.财会通讯(中),2011(10):70-71.
被引量:1
6
范海鹰.
论高校教师的需要特点及其激励[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0):384-386.
被引量:10
7
邱鸣,芮国强.
激励机制设计原则:基于对高校教师人性假设新认识的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6):103-106.
被引量:12
8
李远贵.
激励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及操作[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9):90-91.
被引量:20
9
于咏梅.
构建高校青年教师的激励机制[J]
.经营与管理,2007(3):75-76.
被引量:7
10
张洁.
论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管理——以双因素理论为视角[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12):89-91.
被引量:42
引证文献
3
1
张群.
浅析教师道德中存在的风险及有效控制[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3(6):107-107.
2
崔冰,闫春娟.
浅谈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中激励机制的运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5):5-5.
3
王等等,刘阳,刘亚丽.
三十年来国内高校教师激励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4,42(4):124-131.
1
何农.
试论我国职校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参照德国的经验[J]
.教育发展研究,2008,28(15):123-125.
被引量:4
2
涂青松.
成教学生工作激励原则新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0(7):69-70.
3
钱玉博,陈玉振.
关于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认识[J]
.学园,2011(18):172-173.
4
赵新忠,孙裕昌.
从管理层面寻找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防治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J]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0(1):64-67.
被引量:2
5
方可儿.
中职学前专业舞蹈课程的探索[J]
.科技致富向导,2011(21):101-101.
被引量:2
6
褚国洪.
浅析乡镇成人学校的管理创新——以宜兴市芳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32):24-25.
7
李换珍.
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实践——忻州师范学院教改纪实[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1):55-56.
被引量:11
8
任永辉.
高职院校卓越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探析[J]
.职业,2016,0(30):67-67.
被引量:6
9
龚永标.
民族地区成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
.成才之路,2011(2):14-15.
10
李玉汐.
信息化背景下创新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J]
.现代教育,2014(8):10-11.
职教论坛
2010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