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社会规律的本质与特点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规律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立足于唯物史观的实践观点,考察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与主体性以及在主体实践中的生成性,并将这些属性理解为社会规律的本质与特点的关系,是全面把握和理解社会规律的必要途径。由此既可以消解关于社会规律的二律背反问题,又可以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真正区别开来,而后者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
张翠
机构地区
重庆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长江论坛》
2010年第2期11-14,共4页
Yangtze Tribune
关键词
社会规律
客观必然性
主体性
生成性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74.
2
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50.
3
刘福森.
社会规律的性质与形式[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33(2):1-6.
被引量:3
4
赵家祥.
历史发展的主体性和客观性——20年来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J]
.哲学动态,1998(10):7-10.
被引量:12
5
房玫.社会规律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评《历史发展的主体性和客观性》的一个观点.学术界,2000,(3).
被引量:2
6
刘曙光.
深化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兼与房玫先生商榷[J]
.学术界,2000(6):124-133.
被引量:5
7
王孝哲.
社会历史规律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生成[J]
.天府新论,2000(5):33-3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赵家祥.
历史发展的主体性和客观性——20年来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J]
.哲学动态,1998(10):7-10.
被引量:12
2
赵家祥.
论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J]
.河北学刊,1989,9(2):20-27.
被引量:4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被引量:94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671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被引量:110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被引量:45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被引量:10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被引量:9
9
刘曙光.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四种诠释[J]江汉论坛,2000(0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5
1
张兴桥.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规律观”[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3):59-62.
2
刘雪英.
规律的客观性和主体的选择性[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8(2):57-59.
3
李田心.
语言规律、规则和翻译(科)学[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5):54-55.
被引量:3
4
张鹏翔.
从历史性思维透视马克思哲学[J]
.学术论坛,2006,29(9):1-5.
5
董新春.
历史规律问题研究综述[J]
.广西社会科学,2007(4):190-194.
被引量:1
6
杨立新,高原.
发展主体[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23(3):27-30.
被引量:2
7
叶泽雄,郭广平.
社会历史规律研究综述[J]
.青海社会科学,2012(3):1-4.
被引量:2
8
王孝哲.
社会历史规律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生成[J]
.天府新论,2000(5):33-35.
被引量:2
9
彭启福,吴晓棠,陈爱萍.
论社会历史规律的自为必然性特征——从“社会历史规律能不能被创造和消灭”的争论谈起[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20(4):15-17.
10
李田心.
模糊语言引起翻译研究中的是是非非[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22(1):57-6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
1
张笑英,杨雄.
司法规律之诠释[J]
.法学杂志,2010,31(2):75-78.
被引量:13
2
张中秋.
概括的传统中国的法理观——以中国法律传统对建构中国法理学的意义为视点[J]
.法学家,2010(2):56-67.
被引量:34
3
公丕祥.
当代中国的自主型司法改革道路——基于中国司法国情的初步分析[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28(3):40-55.
被引量:44
4
姚建宗.
法律的政治逻辑阐释[J]
.政治学研究,2010(2):32-40.
被引量:76
5
周军,李志民.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文化浅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4):8-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周楚臣.
试析我国语境下司法规律的特殊性[J]
.法制与经济,2012,21(16):64-65.
1
董玲玲.
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
.大江周刊(论坛),2011(8):158-159.
被引量:1
2
毛奕博.
浅析网络语言的生活化现象[J]
.长安学刊,2015,0(2):25-26.
3
王雷.
信仰[J]
.天风,2008(14):40-42.
4
钱宪民,王勇.
儒家哲学:事人知生求乐[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4):43-48.
5
闪惠琴.
环境道德——道德建设的新领域[J]
.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2):29-30.
被引量:1
6
苏承英.
解读马克思的和谐社会实现路径思想[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11(4):36-38.
被引量:1
7
黄湘倬.
周敦颐诚学思想与当代核心价值观[J]
.船山学刊,2010(4):66-68.
8
序[J]
.普陀学刊,2014(1):1-2.
9
辛治洋.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J]
.教育科学文摘,2009,28(1):6-7.
10
孙梅.
生态伦理教育理念及途径思考[J]
.大家,2011(3):166-166.
长江论坛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