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中国的借鉴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此理论有其自身的合理性,纵观近期发生在我国的一些案件,如今有引入期待可能性的必要性。期待可能性对我国的刑法理论、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我国应予以相应的增补及修仃。
作者
李哲
机构地区
山西大学法学院
出处
《沧桑》
2010年第2期58-59,73,共3页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价值
借鉴意义
中国刑法
可行性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69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吴念胜.
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对我国刑法的借鉴意义[J]
.求索,2007(10):89-91.
被引量:4
2
杨唯希.
论期待可能性——刑法严酷性背后的温情[J]
.济宁学院学报,2007,28(5):57-59.
被引量:1
3
王鹏祥.
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刑法理论的借鉴[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5):84-86.
被引量:3
4
陈兴良.
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6,24(3):72-81.
被引量:86
5
陈兴良.
犯罪构成的体系性思考[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6(3):46-66.
被引量:80
6
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1999.
二级参考文献
61
1
杨兴培.
犯罪构成的反思与重构(下)[J]
.政法论坛,1999,17(2):57-68.
被引量:17
2
李立众,刘代华.
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J]
.中外法学,1999,11(1):31-39.
被引量:103
3
杨兴培.
犯罪主体的重新评价[J]
.法学研究,1997,19(4):84-90.
被引量:25
4
上野达彦,康树华.
批判资产阶级犯罪构成要件论——从批判资产阶级犯罪构成要件论向苏维埃犯罪构成要件论的转变过程[J]
.国外法学,1979(6):30-37.
被引量:3
5
丁银舟,郑鹤瑜.
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J]
.法商研究,1997,15(4):57-62.
被引量:72
6
李守芹.
论犯罪构成的要件[J]
.河北学刊,1983,3(3):105-112.
被引量:10
7
傅家绪.
犯罪主体不应是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J]
.法学评论,1984,2(2):66-69.
被引量:11
8
童德华.
刑法中期待可能性的基本问题[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17(4):10-16.
被引量:8
9
唐稷尧,詹坚强.
本源、价值与借鉴——评期待可能性理论[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6):49-56.
被引量:21
10
姜涛.
期待可能性理论:引进还是拒绝[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60-66.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69
1
崔会如,范辰星.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适用研究——以北京市部分司法判决为基础[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2,34(5):26-36.
2
王良顺,李宇飞.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本土资源与本土化研究[J]
.前沿,2023(4):57-65.
3
白国哲.
韩国刑法中违法性认识错误阻却责任界限研究[J]
.刑法论丛,2022(2):324-357.
4
李晴.
犯罪论体系对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可参照性[J]
.法学,2022(4):35-48.
被引量:17
5
吴朗,胡红武,龙玲.
层次分析法对现代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成效[J]
.中国市场,2006(22).
6
赵天宝,赵亚飞.
犯罪构成的一点反思[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5):21-25.
7
莫晓宇.
我国犯罪成立体系初探[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4,16(4):12-15.
8
姜涛.
法学通说: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J]
.北大法律评论,2011,12(2):401-421.
被引量:2
9
方鹏.
德日期待可能性理论比较研究——以超法规责任阻却事由为视角[J]
.金陵法律评论,2008(1):54-63.
被引量:6
10
康伟.
罪刑法定视野下的期待可能性[J]
.金陵法律评论,2008(1):64-70.
同被引文献
18
1
陈兴良.
禁止重复评价研究[J]
.现代法学,1994,16(1):9-12.
被引量:120
2
侯国云.
有关交通肇事罪的几个疑难问题[J]
.中国法学,2003(1):180-182.
被引量:24
3
侯国云.
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缺陷分析[J]
.法学,2002(7):43-48.
被引量:87
4
[1][日]日本刑法学会.刑法讲座(3)[M].东京:有斐阁, 1969.
被引量:2
5
[4][德]耶赛克.德国刑法总论(第5版)[M].东京:成文堂,1999.
被引量:2
6
[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第四版).东京:成文堂.1994.
被引量:1
7
大琢仁.刑法论集.东京:有斐阁.1953.240.
被引量:1
8
刘鹏.大陆法系刑法学期待可能性理论评价[J].当代法学论坛,2006,(1).
被引量:1
9
[德]康德著,沈叔平译.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商务印书馆.1997.
被引量:1
10
梁洪庆.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法学与实践.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陈志鑫.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主观目的的辩证思考[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22(6):51-54.
被引量:1
2
代佳茜,刘柯.
我国刑事司法对期待可能性理论之借鉴[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8):117-118.
3
谭浩宇.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本质探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1):19-19.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胜恩.
交通肇事罪中逃逸认定的路径选择[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2(3):76-79.
被引量:1
1
张书林.
英美陪审团制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7):122-124.
被引量:6
2
夏琳.
英美法中精神痛苦损害赔偿制度的比较法考察[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4):68-71.
被引量:1
3
李余余.
论CISG中预期违约制度及对中国的借鉴[J]
.知识经济,2011(7):42-42.
4
王军梅.
辩诉交易制度探析[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26(4):70-72.
被引量:3
5
杨占营.
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与中国治道变革[J]
.探索,2003(3):37-40.
被引量:9
沧桑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