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主体间性”发挥的高校有效课堂教学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的教学之本在于课堂,课堂则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从发挥"主体间性"的视角进行教学改革与模式探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完善和提升大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有效性不足,且相关的改进路径欠缺的现状,借助教育"主体间性"的概念与理论,通过构建高校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旨在回归"交往"这一教学本质。
作者
罗婧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科技信息》
2010年第7期156-156,共1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主体间性
高校有效课堂教学
威特罗克生成学习模型
分类号
N [自然科学总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9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王红莉.
从“主体间性”看有效课堂教学[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0):56-57.
被引量:4
2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07.
3
郝文武.
教育: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本质新概念[J]
.教育研究,2002,23(3):14-18.
被引量:101
4
高觉敷,叶浩生主编..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89.
5
夏人青,何玉海.
论高质量大学的品质特征与内涵[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4):117-125.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屠莉娅.
以“主体间互动”为焦点的课堂观察与评价——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三步曲[J]
.教育科学研究,2007(7):34-37.
被引量:8
2
马克思.马克思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被引量:1
3
Beck C.A Model of Dialogue for Democratic Moral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Z].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Athens,Georgia,November 8,1991.
被引量: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0-200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5
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48.
被引量:10
6
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被引量:14
7
王坤庆.教育史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2
被引量:1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
被引量:1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5.
被引量:1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国际教育标准分类[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8-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09
1
詹娜.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合作学习刍议[J]
.科幻画报,2019,0(12):191-191.
2
文静,史秋衡.
教育学的学理脉络[J]
.高等教育研究,2023,44(8):41-48.
3
郝文武.
现代中国教育本质观的合理性建构[J]
.高等教育研究,2022,43(1):1-10.
被引量:6
4
章瑾.
以主体间性教育思想促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J]
.硅谷,2009,2(16).
5
宋五好.
主体建构的生成性学习与创新教育研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38-40.
被引量:1
6
李丹青,李逸凡.
确立终身学习理念 提高教师群体素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9):65-67.
被引量:5
7
徐刘宏,何善平.
教育本体论:作为教与学的关系性存在[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0(3):22-25.
被引量:4
8
王冬桦.
关于一条教学原则的回顾、审视与重建[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6):81-84.
9
张立国.
现代远程教育本质论[J]
.中国成人教育,2005(1):11-12.
被引量:10
10
李丹青,金红建.
学习化社会与教师的终身学习[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2):86-88.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8
1
刘碧芬.
二外日语主体间性教学模式探讨[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297-298.
被引量:4
2
岳伟,王坤庆.
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2):1-6.
被引量:165
3
王红莉.
从“主体间性”看有效课堂教学[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0):56-57.
被引量:4
4
尹鸿涛.
主体间性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7(4):187-188.
被引量:1
5
严苏凤.
主体间性——现代课堂教学合理性建构[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26(4):79-82.
被引量:5
6
王军莺.
主体间性框架下中职外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2(7):81-82.
被引量:2
7
杨董玲.
建立二外日语主体间性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探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7):13-13.
被引量:1
8
王靓.
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方法研究[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5(4):144-145 15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3
1
杨董玲.
建立二外日语主体间性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探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7):13-13.
被引量:1
2
杨董玲.
三本院校二外日语主体间性教学模式改革——以宿迁学院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10):109-110.
3
黄德晶.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模式重构[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0):74-75.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杨董玲.
三本院校二外日语主体间性教学模式改革——以宿迁学院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10):109-110.
1
雒自新,张若思.
“科学发现”的新范式:形式学习理论[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90-93.
被引量:1
2
徐连涛.
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0(14):94-94.
被引量:2
3
宋晔.
大学课堂教学效率辨析[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2(4):51-52.
4
魏巍,何俗非.
跨学科研究同行评议方法改进路径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34(5):446-448.
被引量:2
5
杨广军.
教学本质观新解[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0-23.
6
陈世华.
使化学走向“绿色”[J]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06,13(3):46-48.
7
龙亚秋.
礼物造就了诺贝尔奖得主[J]
.世界科学,2005,27(11):32-32.
8
李星镐,南成日.
关于构建新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23(2):112-115.
被引量:3
9
李亚林,郭荣球,郭桢杰.
心理契约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形成策略[J]
.科技信息,2013(23):215-215.
10
金桂俊.
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本质[J]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12):31-31.
科技信息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