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热爆”无烟煤的“消爆”技术研究与实施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热稳定性下降会使无烟块煤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热爆”现象,适当的“消爆”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无烟煤的热稳定性,“消爆”技术的实施可以帮助部分煤矿企业摆脱困境,也有利于我国无烟煤资源的有效利用,因而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
杜林
机构地区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36-37,35,共3页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无烟煤
热稳定性
热爆
消爆
分类号
TQ533.5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6
1
步学朋,陈家仁,彭万旺.
高煤阶无烟煤热爆机理研究[J]
.煤炭学报,2000,25(z1):209-212.
被引量:5
2
尹立群.
我国褐煤资源及其利用前景[J]
.煤炭科学技术,2004,32(8):12-14.
被引量:200
3
李春阳.
枣滕地区天然焦热爆性及工业用途[J]
.中国煤田地质,1989,1(4):37-41.
被引量:3
4
何宏舟,骆仲泱,方梦祥,王勤辉,岑可法.
龙岩煤不同宏观煤岩组分的热破碎性质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5,33(5):534-539.
被引量:19
5
阳虹,潘兰英,马娇,朱瑞,邢宝林.
造气型煤热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煤炭,2006,32(8):57-60.
被引量:2
6
李春阳.枣滕地区天然焦热爆性及关于用途探讨.煤的研究方法及合理、有效利用学术讨论会[M].无锡,1988,10..
被引量:1
7
吴大新.试论天然焦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J].矿井地质,1988,(2):37-46.
被引量:1
8
李英华 王敏.煤水分测定中异常情况的分析及处理[J].煤质技术,1999,:29-30.
被引量:1
9
宋贝,周江红.
我国褐煤煤化工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9):34-34.
被引量:18
10
步学朋,邓一英,陈家仁,段国君,杜万斗.
热爆无烟煤热处理试验研究[J]
.洁净煤技术,1999,5(4):35-3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步学朋,邓一英,陈家仁,段国君,杜万斗.
热爆无烟煤热处理试验研究[J]
.洁净煤技术,1999,5(4):35-38.
被引量:8
2
徐春霞.
褐煤热爆特性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16,44(7):206-210.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杨敏,崔平.
无烟煤对气化反应后焦炭光学组织的影响[J]
.燃料与化工,2005,36(2):1-3.
2
贺华,周晓祇.
降低炉上温度 减少潜热损失[J]
.中氮肥,2006(1):1-3.
3
贺华,周晓埜.
降低造气炉上温度 减少潜热损失[J]
.石油和化工节能,2006(3):7-8.
4
步学朋,邓一英,陈家仁,彭万旺.
影响无烟煤热爆裂的因素研究[J]
.煤炭转化,2000,23(4):42-45.
被引量:3
5
杨敏,姚伯元,崔平,汪洋.
无烟煤影响焦炭热性能的试验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2):115-119.
被引量:1
6
徐春霞.
褐煤热爆特性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16,44(7):206-210.
7
王秋湘,杨光.
煤样粒度分布对热稳定性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J]
.煤质技术,2018,33(4):41-45.
被引量:2
8
马良.
柳江盆地内岩浆侵入活动对煤层煤质的影响[J]
.煤炭科学技术,2019,0(8):226-234.
被引量:13
1
松长茂.
北京五路居地区天然气置换焦炉煤气的研究与实施[J]
.城市煤气,1991(8):24-26.
2
陈立京.
6米焦炉拦焦车可靠运行措施研究与实施[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2):96-99.
被引量:2
3
张宗飞,任敬,李泽海,陈钢.
煤热解多联产技术述评[J]
.化肥设计,2010,48(6):11-15.
被引量:26
4
张博,王建海,郑汝琳,张钊.
资源枯竭矿区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的转型发展研究与实施[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7(3):56-58.
被引量:1
5
潘爱军,姚勇,张金钟,李中强.
精苯装置扩能技术研究与实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8):11-12.
被引量:1
6
郭道新.
城镇燃气远程抄表自动化的研究与实施[J]
.中国科技博览,2012(32):112-112.
7
曲旋,张荣,毕继诚.
循环流化床燃烧/煤热解多联供技术研究现状[J]
.太原科技,2008(2):58-60.
被引量:5
8
王林红.
煤质分析中的环境因素控制[J]
.煤质技术,2005,20(1):59-60.
被引量:6
9
周国有.
依托煤炭深加工技术,提升煤矿生产质量[J]
.质量探索,2016,13(2):62-63.
被引量:1
10
李丽锋,张翼,张培华,苏铁熊,马理强,杨玉环.
CFB锅炉掺烧煤泥型煤深度脱硫及运行特性研究[J]
.煤炭技术,2015,34(1):327-330.
被引量:5
煤炭科学技术
199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