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消化性溃疡中医药治疗体会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临床常见病之一,近年发病率日益上升。西医治疗存在诸多问题。中医学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以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应用,临床可获良效。
作者
李志涛
李慧臻
李永成
机构地区
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2期117-118,共2页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半夏泻心汤
消化性溃疡/中医病机
分类号
R256.3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8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02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7
1
胡伏莲.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J]
.中国医刊,2007,42(2):17-18.
被引量:146
2
吴静,王克霞,胡联华.
黄连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486-2487.
被引量:41
3
吴静,胡东,王克霞.
黄芩和黄芩苷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中药材,2008,31(5):707-710.
被引量:47
4
胡伟,王红,程丽,周曾芬,李晓燕,段丽萍,陈娅蓉,蒋海燕,贾友兰.
蒲公英对幽门螺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
.胃肠病学,2006,11(6):365-366.
被引量:62
5
吴静,王克霞.
中药体外抑杀幽门螺杆菌的实验研究[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5,3(3):177-180.
被引量:22
6
邓海珊.
足三里穴的临床应用[J]
.针灸临床杂志,2000,16(4):45-46.
被引量:6
7
罗永芬.剖析“ 肚腹三里留”之说[J].中国针灸,1997,16(6):38-3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48
1
虎月燕,周曾芬,南琼,蒋海燕,张磊,李晓燕,段丽萍,陈娅蓉.
云南省三个民族人群幽门螺杆菌甲硝唑耐药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11):986-988.
被引量:14
2
林志华,宋敏,李苗.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及制剂中小檗碱的含量[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12):738-739.
被引量:6
3
李英明,王立群,邓芬,周群,孙素琴.
黄连药材不同部位、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海拔高度红外光谱法整体分析与评价[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4,26(6):614-617.
被引量:24
4
徐州,周德端,段国勋,王瑛,梁凤凌,汪俊林,杨晓华.
中药对幽门螺杆菌抑杀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93,8(5):25-26.
被引量:175
5
赵志刚,徐小军,庄洁,李景云,马越,胡昌勤.
盐酸小檗碱、鱼腥草素钠和大蒜素的体外抗菌活性[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5,21(2):119-121.
被引量:19
6
肖蓉,袁志芳,王春英,张兰桐,王彩红.
不同产地黄芩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J]
.中草药,2005,36(5):743-747.
被引量:58
7
王绪霖,缴稳玲,吕宗舜,杨恕,陈桂芳.
抑制幽门螺旋菌中药的初步筛选[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9):534-536.
被引量:351
8
张学顺,赵晓义,郭仲平.
RP-HPLC法分析优选黄连提取方法[J]
.齐鲁药事,2005,24(5):281-282.
被引量:7
9
詹国平,韩军伟,向颖.
黄芩苷的提取与精制[J]
.中医药信息,2006,23(2):46-47.
被引量:5
10
赵世初,王连心,洪志强,孟庆刚.
黄芩苷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6,24(3):433-435.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302
1
康振,张明萍,段恒.
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常用中药研究现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6):58-58.
2
黄更新,黄永德,胡团敏.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性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8):175-176.
3
葛珊珊,胡晓瑾.
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的关系研究[J]
.健康体检与管理,2021(1):41-45.
被引量:1
4
柴逸峰,朱臻宇,陈啸飞.
药物分析(Ⅰ)[J]
.分析试验室,2010,29(9):78-122.
5
李志勇,吴耀南.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3):77-80.
被引量:23
6
米弘瑛,李利,许小艳.
昆明市五华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8):5465-5469.
被引量:2
7
王紫静,王一平.
口腔幽门螺杆菌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影响[J]
.四川医学,2012,33(11):2048-2050.
被引量:1
8
王忠莉.
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21-22.
被引量:1
9
俞竹青,毛水泉.
针灸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32例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05,20(2):31-32.
被引量:14
10
翁盛惜.
自拟胃脘通汤剂联合西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43例临床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1):1326-1327.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42
1
李志勇,吴耀南.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3):77-80.
被引量:23
2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498.
被引量:37
3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9.
被引量:15
4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被引量:2
5
白光.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
被引量:1
6
金宇安.
再论胃痛之治[J]
.北京中医,2007,26(11):724-726.
被引量:5
7
常诚.
浅析方剂剂型与方剂药效[J]
.中医药学报,1997,25(3):36-36.
被引量:3
8
闻留瑞,张曙光.
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32例疗效观察[J]
.吉林中医药,2008,28(6):416-416.
被引量:6
9
杨春华.
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1例临床体会[J]
.天津中医药,2008,25(4):291-291.
被引量:4
10
邓惠民.
养胃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65例[J]
.吉林中医药,2008,28(8):578-57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郝峰,严季澜,李柳骥.
近10年中药专方治疗消化性溃疡探析[J]
.吉林中医药,2012,32(5):519-521.
被引量:7
2
郝峰,严季澜,李柳骥.
近10年中药专方治疗消化性溃疡文献初探[J]
.中医文献杂志,2012,30(3):54-56.
被引量:2
3
窦进,郭珺,金宇安.
金宇安主任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J]
.吉林中医药,2012,32(10):981-982.
4
张广安.
加味丹参饮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J]
.中医临床研究,2013,5(1):9-11.
被引量:2
5
陈勇.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J]
.蛇志,2014,26(2):207-21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窦进,郭珺,金宇安.
金宇安主任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J]
.吉林中医药,2012,32(10):981-982.
2
周晓琳,覃慧敏,叶丰,谭宏祜.
健肝乐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13,15(2):326-327.
被引量:6
3
吴七十三,白翠兰,孟根小,乌达,王欢,德力格尔玛,梅红.
蒙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实验研究概况[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20(8):74-77.
被引量:3
4
刘斌,刘柏林.
参苓益胃胶囊药效学及毒理学的基础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5,26(2):339-340.
5
王红玉.
中西医结合治疗虚寒型消化性溃疡31例[J]
.河南中医,2015,35(2):385-387.
被引量:2
6
李强,于文涛,方朝义.
基于关联规则对消化性溃疡方药组成规律的文献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9):201-203.
被引量:3
7
马海霞,冶娟娟.
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在伊斯兰教斋戒期间疼痛节律性的调查[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0(17):205-205.
8
刘有春.
甘草人参白芨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38-40.
被引量:3
9
石蕾,尹一然.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及对胃内pH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8):1897-1899.
被引量:23
10
潘美云,邹艳君,李帆帆,林勉,麻淑磊.
丹参饮水提液絮凝纯化产物HPLC指纹图谱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6,19(12):1519-1522.
被引量:1
1
黄水清,徐志伟.
《伤寒论》失眠与嗜睡证治探析[J]
.国医论坛,2004,19(4):5-6.
被引量:3
2
边敏佳,王瑞辉,陈蓉,边艳峰.
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16,36(10):1849-1851.
被引量:11
3
高子平,郝平生.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四川中医,2003,21(4):20-22.
被引量:1
4
罗界兰.
针灸联合推拿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47-49.
被引量:4
5
杨蕴博.
浅谈如何正确运用中成药[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7):84-85.
吉林中医药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