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语》之“孝”观念的“生命哲学”意蕴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论语》之"孝"观念建构在文化意识和道德理性基础上,深刻论说了"为何孝"和"如何孝"问题,一方面体现出对生命的理性思考精神,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生命的自觉承当精神,富含"生命哲学"意蕴。
作者
张瑞涛
张志宏
机构地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理论界》
2010年第2期124-125,共2页
Theory Horizon
基金
中国石油大学社科基金<先秦儒家与道家"生命哲学"比较研究>
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儒道释伦理精神与当代社会和谐交往>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论语》
孝
生命
孔子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张祥龙.
孝意识的时间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1):14-24.
被引量:42
2
霍韬晦编选/导读,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3
李泽厚著..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462.
4
余英时著..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368.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被引量:11
2
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被引量:10
3
.《周易·系辞上》[M].,..
被引量:47
4
G. Lenski, J. Lenki. Human Societies: An Introduction to Macrosociology, fourth editior, New York : McGraw-Hill,1982,P22.
被引量:1
5
.《家的哲学纲要》[A].牟博编.《留学哲学博士文选: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267-335页.
被引量:1
6
Henry Sidgwick. The Methods of Ethics. New York:Dover, 1966, P243.
被引量:1
7
Martin Heidegger. Sein und Zeit Tubingen : Niemeyer,2001, P258--259.
被引量:1
8
.《说文解字》第8卷[M].,..
被引量:1
9
G. Lenski, J. Lenski, Human Societies: An Introduction to Macrosociology, fourth edition,New York : McGraw- Hill, 1982, P24.
被引量:1
10
.《易汉学·易尚时中说》[M].,..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1
1
方向红.
卦象与时空——从张祥龙先生的“时象”观谈起[J]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3(1):188-208.
2
张震.
从Somatic到Semiotic:道德具身性的三重维度[J]
.思想与文化,2019(1):33-52.
被引量:1
3
钱继磊.
中国传统社会“孝”之法哲学反思[J]
.法律与伦理,2020(1):153-167.
4
李春颖,王英杰.
“性情一体”与“性体情用”——李存山对儒家伦理思想的阐发[J]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2,2(4):86-92.
5
詹冬华.
虚无与救赎——儒家诗学的时间省思[J]
.江淮论坛,2008(2):149-154.
被引量:2
6
李晓虹,荣虎只.
《论语》的“孝”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25-27.
被引量:9
7
沈顺福.
论道德的基础--从仁与孝的角度出发[J]
.社会科学,2009(6):111-116.
被引量:3
8
曾誉铭.
礼、仁与君子:中国古典政治生活的立基与敞开[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30(5):33-37.
9
王常柱.
孝慈精神及其现代内涵[J]
.巢湖学院学报,2011,13(4):1-6.
被引量:8
10
王常柱,武杰.
孝与慈:家庭纵向伦理效用的闭路循环[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76-8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5
1
左康华.
从《论语》看孔子孝道观及其异化[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8):51-52.
被引量:1
2
乔芬.浅议《论语》中的交往原则及其现代价值[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06(02).
被引量:1
3
陈亚君.
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中的视界融合[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7(3):108-112.
被引量:8
4
师爽.
《论语》中“孝”思想探析[J]
.船山学刊,2009(2):86-89.
被引量:10
5
吴龙辉.
《论语》是儒家集团的共同纲领[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81-89.
被引量:2
6
赵坚.
日本政客乐于运用《论语》典故[J]
.共产党员(下半月),2010(1):57-57.
被引量:1
7
日本视《论语》如“救世圣经”[J]
.对外传播,2010(2):61-61.
被引量:1
8
陈国兴.
论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J]
.中国比较文学,2010(1):24-33.
被引量:16
9
周斌.
从《论语》看孔子的为人之道[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0(3):106-107.
被引量:2
10
刘嫦.
功能翻译理论诠释下的《论语》林语堂英译本[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2(1):82-8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张莹,曲晓华.
《论语》中“孝”之难与易[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9):160-161.
2
朱全国.
当代《论语》翻译与社会关系研究综述[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0(4):218-2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黄邵娟,苏涛.
我国《论语》英译研究十年现状分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38(12):86-90.
1
萧石心.
受用一生的话[J]
.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2014,0(12):57-58.
2
王大庆.
从康德道德哲学看先秦儒学道德形上学[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1):20-21.
3
俞宣孟.
中国哲学的辩护[J]
.学术月刊,2013,45(8):42-51.
被引量:1
4
敦鹏.
生命的自觉与心灵的关切——读《生命的哲学——<庄子>文本的另一种解读》[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1):45-47.
被引量:1
5
杨蕊.
自然生命的本色[J]
.民营视界,2010(6):80-80.
6
俞宣孟.
“本质”观念及其生存状态分析——中西哲学比较的考察[J]
.学术月刊,2010,42(7):32-41.
被引量:2
7
代训锋.
论孔孟“自得”思想[J]
.唐山学院学报,2013,26(2):13-16.
8
沈玲.
罗汝芳人本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3):92-96.
被引量:2
9
孙铁骑.
哲学的意义追问[J]
.长白学刊,2014(5):27-32.
被引量:4
10
林振武,李文义.
龚自珍与近代中国哲学的开端[J]
.山东社会科学,2003(3):49-51.
理论界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