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浑然不觉的优越感——《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殖民心态
被引量:
4
An Unconscious Sense of Superiority——The colonial sentiment in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多数批评家对于《乞力马扎罗的雪》倾向于传记式阅读,即将20世纪30年代的海明威与作品中的哈里相提并论的阅读方式,来源于传记作家们在以美国梦为基础的文化准则影响下,不约而同地将这一时期的海明威建构成在创作低谷中奋发崛起的形象。然而,这种阅读方式却让多数批评家忽视了海明威在该作品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种族优越感。
作者
张亚丽
董娜
机构地区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17-119,共3页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Universities in Shanxi
关键词
海明威
《乞力马扎罗的雪》
传记
优越感
殖民心态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8
1
[美]肯尼思·约翰逊.短篇小说研究[M].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1984.
被引量:1
2
[美]迈克尔·雷诺.海明威评论集[M].纽约:纽约大学出版社,1991.
被引量:1
3
钱青.当代文学理论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4
[美]卡洛斯·贝克.海明威:生平故事[C].企鹅丛书,1972.
被引量:1
5
[美]肯尼思·林恩,海明威[M].哈佛:哈佛大学出版社,1995.
被引量:1
6
[美]约翰·雷本大众作家海明威[M].印第安那:印第安那大学出版社,1984.
被引量:1
7
[美]厄内斯特·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M].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被引量:1
8
[美]托尼·莫里森.黑暗中的舞蹈[M]//朱利·里夫金主编.文学评论集.布莱克威尔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05
1
刘萍,秦军.
教师对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指导、监督与管理[J]
.外语电化教学,2007(6):63-67.
被引量:42
2
李雪顺.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学习与文化捍卫[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2):183-184.
被引量:10
3
苏冬梅.
专门用途英语初探[J]
.南平师专学报,2002,21(3):103-106.
被引量:6
4
吴晓芸,熊万琼.
母女的至爱亲情 文化的交流变迁——从母女关系的角度解读《喜福会》[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8(5):86-89.
被引量:5
5
王立非,钱娟.
我国学生英语演讲中的语块特点:基于语料库的考察[J]
.外语学刊,2009(2):115-120.
被引量:90
6
赵维佳.
文化交流视野下的商务英语翻译[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98-100.
被引量:13
7
孟芳.
“不再存在精神问题”——斯坦贝克《菊》的主题再辨析[J]
.电影评介,2008(24):103-104.
被引量:2
8
蔡银环.
英汉基本色彩词的对比及翻译[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5-79.
被引量:8
9
束定芳.
我看外语教学改革[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1(1):8-11.
被引量:138
10
苗永敏.
不仅仅是符号——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命名艺术[J]
.译林,2005(1):208-21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茶[J]
.海外英语,2013(10):34-34.
2
张艳菊.
浑然不觉的东方主义——海明威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0(6):97-100.
被引量:2
3
刘艳芹.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02X):33-34.
4
赵英彬,付竞萱.
浅析欧内斯特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中勃莱特的形象——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J]
.明日风尚,2018,0(12):270-270.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韦少华.
海明威笔下的非洲形象研究[J]
.作家天地,2020,0(3):10-11.
2
陈雷圻.
解读《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的诗艺性[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7):17-18.
1
许豪.
关于“西部文学”研究现状的一点思考[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6):117-118.
2
徐晋如.
国诗刍议[J]
.社会科学论坛,2010(15):4-17.
被引量:4
3
杨博华.
19世纪美国文学想象中的中国[J]
.外国文学研究,2001,23(1):116-122.
被引量:8
4
吴楠.
被殖民心态对“寄居者”存在方式的影响——解读严歌苓的长篇小说《花儿与少年》[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7-9.
5
吴晓梅,孙妮.
难以摆脱的殖民心态——从后殖民主义批评视角解读《饥饿的路》[J]
.长春大学学报,2014,24(11):1548-1551.
被引量:1
6
王成宇.
语言、性与殖民心态的失落——解读库切的《耻》[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6):78-81.
被引量:2
7
汪娜.
《蝴蝶君》的“东方主义”根源初探[J]
.青年文学家,2011,0(3X):171-171.
8
葛桂录.
一个吸食鸦片者的自白——德·昆西眼里的中国形象[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5):81-84.
被引量:4
9
仲颖.
《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后殖民解读[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3):32-33.
被引量:2
10
王腊宝.
走向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3):95-99.
被引量:8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