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法律事实的层次——基于司法过程的考察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司法过程中,法律事实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法律事实可以分为客观事实、证据事实和认定事实三种。纯粹的客观事实只是一种理想性的目标指向;证据事实可以激励当事人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积极举证;认定事实需要法官公开其自由心证的内容。法律事实的这三种层次对最终判决的影响也是逐级深入和直接的。
作者
龙世发
机构地区
广东茂名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3-146,共4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法律事实
客观事实
证据事实
认定事实
司法过程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D922.1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4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37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3
1
王纳新著..法官的思维 司法认知的基本规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311.
2
王洪著..司法判决与法律推理[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198.
3
[美]德沃金.原则问题[M].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4
林来梵,王晖.
法律上的“唯一正解”——从德沃金的学说谈起[J]
.学术月刊,2004,36(10):43-51.
被引量:21
5
季卫东.
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1):109-131.
被引量:157
6
郑召利.
程序主义的民主模式与商谈伦理的基本原则[J]
.天津社会科学,2006(6):16-20.
被引量:11
7
张世全.
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的程序原理[J]
.山东社会科学,2004(2):63-66.
被引量:7
8
孙光宁.
对话方法的价值与局限--法律论证理论的视角[J]
.青海社会科学,2008(3):161-165.
被引量:13
9
程德文.
现代司法的合理性——哈贝马斯商谈论之司法观[J]
.金陵法律评论,2006(2):51-65.
被引量:10
10
王亚新.
刑事诉讼中发现案件真相与抑制主观随意性的问题——关于自由心证原则历史和现状的比较法研究[J]
.比较法研究,1993,7(2):113-144.
被引量:123
二级参考文献
64
1
季卫东.
法律体系的多元与整合——与德沃金教授商榷解释方法论问题[J]
.清华法学,2002(1):63-75.
被引量:12
2
季卫东.
法律解释的真谛(上)——探索实用法学的第三道路[J]
.中外法学,1998,10(6):1-16.
被引量:86
3
季卫东.
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1993(1):83-103.
被引量:748
4
杨开湘.
刑事再审程序的价值判断与选择[J]
.法学,1993(11):13-15.
被引量:4
5
左卫民.
公正程序的法哲学探讨[J]
.学习与探索,1993(4):87-94.
被引量:10
6
孙笑侠.
两种程序法类型的纵向比较——兼论程序公正的要义[J]
.法学,1992(8):7-11.
被引量:49
7
陈金钊.
法律论证及其意义[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4):39-42.
被引量:23
8
陈瑞华.
程序价值理论的四个模式[J]
.中外法学,1996,8(2):1-7.
被引量:154
9
孙笑侠.
法律程序剖析[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3,15(6):3-9.
被引量:47
10
索引[J]
.比较法研究,1993,7(4):448-44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37
1
刘永林,刘玉娟.
民办高校举办者变更政策:演变历程、实践困境和优化策略[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21,21(5):8-15.
被引量:1
2
何邦武.
刑事证据法学知识体系本土建构的历史之维[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5):19-35.
3
赵英男.
唯一正解的法理意涵与价值[J]
.师大法学,2022(1):195-216.
4
王星译.
刑事证明标准的规范功能与实践归宿[J]
.环球法律评论,2021,43(3):117-132.
被引量:22
5
陈巍.
从工具理性走向交往理性——民事司法改革的逻辑转换[J]
.民事程序法研究,2021(1):15-30.
6
向燕.
论刑事综合型证明模式及其对印证模式的超越[J]
.法学研究,2021(1):103-121.
被引量:52
7
张继恒.
食品安全治理法治化:理论重释与路径完善[J]
.经济法论丛,2023(1):165-186.
8
黄道主.
论纪律的生成及其合法性诉求[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19(2):74-84.
9
张迪.
网络犯罪综合认定模式检讨[J]
.法学家,2023(5):144-159.
被引量:11
10
陈逸宁.
刑事再审程序启动制度研究——以京津冀三地2013年到2018年间刑事再审判决书为样本[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20(1):156-17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1
1
潘福仁.
司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J]
.东方法学,2008(3):79-85.
被引量:11
2
杨建军.
法律事实的概念[J]
.法律科学,2004,22(6):43-52.
被引量:27
3
蔡虹.
释明权:基础透视与制度构建[J]
.法学评论,2005,23(1):107-113.
被引量:73
4
胡玉鸿.
法律技术的内涵及其范围[J]
.现代法学,2006,28(5):50-58.
被引量:24
5
张保生.
法律推理中的法律理由和正当理由[J]
.法学研究,2006,28(6):80-88.
被引量:40
6
刘燕.
案件事实,还是叙事修辞?——崔英杰案的再认识[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13(6):52-63.
被引量:20
7
张继成.
可能生活的证成与接受--司法判决可接受性的规范研究[J]
.法学研究,2008,30(5):3-22.
被引量:54
8
苏珊.哈克,刘静坤,丁丽玮.
科学与法律领域的真相[J]
.证据科学,2008,16(5):607-621.
被引量:5
9
肖建华,陈琳.
法官释明权之理论阐释与立法完善[J]
.北方法学,2007,1(2):74-83.
被引量:47
10
徐昕.
司法过程的性质[J]
.清华法学,2010,4(2):99-113.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3
1
范思力.
论司法判断与科学判断的界限[J]
.海峡法学,2017,0(4):100-107.
被引量:2
2
彭中礼.
司法裁判过程中的事实解释[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71(4):85-97.
被引量:11
3
熊跃敏,陈海涛.
新《证据规定》第53条:实务考察、适用要件与逻辑转换[J]
.法律适用,2022(4):73-8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龚善要.
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实践审思与完善[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5):95-108.
被引量:9
2
张玉洁.
民间法视野下“事实替代”的个案考察与法律限制——以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案件为例[J]
.民间法,2023(1):371-385.
3
孙跃.
数字经济时代算法司法治理的挑战及其应对——基于算法正义的裁判方法与多元共治[J]
.法治论坛,2023(2):50-65.
被引量:1
4
段威,于海生.
犯罪构成视野下个案裁判的事实表达--以许小渠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为例[J]
.学术交流,2021(9):63-71.
5
梁平.
我国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的规范与技术进路[J]
.政法论丛,2021(6):51-61.
被引量:6
6
冯果,王奕.
信用评级机构违反注意义务的认定标准——兼评杭州中院五洋债案[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2):100-110.
被引量:3
7
刘顺峰.
法谚的司法援引——基于法律社会学视角[J]
.思想战线,2022,48(4):136-145.
被引量:3
8
段威,于海生.
竞技类伤害案件的事实建构与裁判思维[J]
.学术交流,2022(9):91-102.
9
王磊,赵春艳.
论完全赔偿原则的演进与走向[J]
.海峡法学,2023,25(1):102-109.
被引量:6
10
刘雷.
法治思维下的事实重塑与文本阐释[J]
.东岳论丛,2023(8):179-190.
被引量:1
1
马宜章.
试论爱国主义的层次性和教育的针对性[J]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1997,17(5):97-98.
2
刘建明.
为官当做“廉之上者”[J]
.石油政工研究,2013(4):74-74.
3
刘建明.
为官当做“廉之上者”[J]
.领导科学论坛,2013(7):62-62.
被引量:1
4
刘建明.
为官当做“廉之上者”[J]
.政策瞭望,2013(4):56-56.
5
刘建明.
为官当做“廉之上者”[J]
.红广角,2014(3).
6
陈兴良.
婚内强奸犯罪化:能与不能——种法解释学的分析[J]
.中国检察官,2006(6):57-58.
被引量:3
7
温贻芳.
合并升格的高职院校团建工作对策[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41-42.
8
柯海霞.
刑法与“人”结合的三种层次——刑法中的人性、人道、人权[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51-54.
被引量:1
9
温贻芳.
转轨之际团建工作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6):32-34.
10
蒋大兴.
合宪视角下混合所有制的法律途径[J]
.法学,2015(5):39-51.
被引量:21
湖北社会科学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