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争论涉及到一个国家如何从不发达的资本主义乃至封建主义向社会过渡的问题。同一所有制形式(生产关系)到底会不会表现出不同的政治结构,实际上是这一争论的核心。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古代所有制形式,或者说三大社会形态的第一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这一阶段,在东方和西方实际上表现出了不同的政治结构,即欧洲的封建制和东方的亚细亚的生产方式。这两种政治结构的根本区别是:在欧洲,尽管封建庄园内部存在着普遍的农奴制,但是诸多庄园和国家政权之间却类似于契约关系;在东方,整个国家是作为实体存在的,每个家庭和个人都作为实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失去了独立性。在东方,没有真正的私有所有,最多只有私人占有。皇帝和他借以统治整个国家的官僚系统的成员,和人民绝对没有欧洲式的契约关系,而是作为绝对的支配者,拥有者无限的权力和荣光。于是,这种社会呈现出如下特征:"专制主义"与"官本位";不存在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法;极强的顽固性与封闭性。这一切对于中国的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8,共5页
Academic 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