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群体性事件报道的原则与均衡体现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如何准确把握新时期群体性事件新特点,做好相应报道,成为考验媒体是否具有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一块“试金石”。
作者
梅永存
沈汝发
机构地区
新华社福建分社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6,共3页
Chinese Journalist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事件报道
社会影响力
竞争力
金石
媒体
分类号
D631.4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45
1
邱泽奇.
群体性事件与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5):54-59.
被引量:57
2
陈晋胜,安明贤,王俊海.
群体性事件的文化成因分析[J]
.理论探索,2005(6):11-13.
被引量:12
3
陈昱.
群体性事件与“快闪族”行动[J]
.职业时空,2006,2(08S):46-46.
被引量:3
4
赵守东.
群体性事件的体制性症结及解决思路[J]
.理论探讨,2007(2):17-18.
被引量:47
5
于建嵘.《中国的骚乱事件与管治危机》,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do.asp?NewsID=118361.
被引量:1
6
米艾尼.《专家称未来10年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稳定最大威胁》[J].瞭望东方周刊,2010,(4).
被引量: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被引量:4
8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7页.
被引量:32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被引量:5163
10
陈奇.
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及预防处置策略[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9):76-79.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5
1
陈振明,马骁,朱梅,赵根根.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
.东南学术,2010(5):40-50.
被引量:20
2
陈刚.
试论大众传媒在社会转型期的维稳作用[J]
.新闻世界,2010(09X):29-30.
3
李妍,范钊.
媒体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报道的误区与对策[J]
.新闻世界,2012(4):207-208.
4
刘伟红.
近年来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述评[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4):3-7.
5
陈永进,周洪运.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基于利益主体博弈视角[J]
.高等建筑教育,2019,28(2):153-159.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王家合.
国内社会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4):10-15.
被引量:3
2
刘伟红.
近年来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述评[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4):3-7.
3
曹哲.
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研究——基于特征、成因及对策的思考[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4(6):272-274.
4
梁平,陈焘.
群体性事件:“老问题”与“新动向”的交织与治理策略——基于H省的实证调研[J]
.河北法学,2013,31(5):38-48.
被引量:7
5
周连根.
基于集体行动理论视角的“群体性事件”因应机制探略[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3):48-50.
被引量:4
6
李国梁.
群体性事件中的领导角色定位[J]
.理论与改革,2013(6):115-117.
被引量:2
7
邓祺,黄卫东.
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的非现实冲突转向[J]
.怀化学院学报,2014,33(1):44-46.
8
贾鼎.
基于多源流理论视角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与公共政策产生机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7(2):154-160.
被引量:3
9
李强彬,王宁.
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20年:主要进展与展望——基于CNKI(1994-2013)数据的分析[J]
.学术论坛,2014,37(12):122-126.
被引量:3
10
耿华,陈永进,彭婧,胡馨丹.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因果机制及对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8):282-283.
1
张晓娜,夏黎明.
赵俊萍出狱,重忆“西丰事件”[J]
.廉政瞭望,2010(9):26-27.
2
围观[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1(12):6-7.
3
徐健.
浅谈警务负面事件报道的应对策略[J]
.公安教育,2009(6):44-47.
4
姜继为.
把农民工还原为工人[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05(1):24-24.
5
牛静,何南.
群体性事件报道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J]
.东南传播,2012(6):27-29.
6
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应把握七要点[J]
.湖北宣传,2009(3):4-4.
7
陈晓燕,宁焕侠.
对媒体中家暴事件报道的思考[J]
.新闻战线,2016(3X):107-108.
8
孟昕亚.
经济类事件报道中的法制宣传教育——以“e租宝”事件为例[J]
.管理观察,2016(24):52-54.
9
高改芳.
《南方周末》对“刘秋海事件”报道的得失[J]
.新闻记者,2001(3):50-52.
10
王晓宁.
从“钉子户”报道看媒介的社会责任[J]
.采写编,2007(4):19-20.
中国记者
200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