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刑法修正案(七)》对走私罪修改引发的冲突及其解决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刑法修正案(七)》第1条对刑法第151条第3款作了修改,将原先的"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罪"修改为"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这一修改,导致了刑法第151条第3款与刑法第153条、第152条、第347条及第151条第1款和第2款的冲突。解决冲突的基本方法是将走私罪设立成单一罪名,将各种对象规定为加重因素,并将超过基本构成要素的情形设立成加重犯。
作者
楼伯坤
机构地区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0-48,共9页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关键词
走私罪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
冲突
解决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D924.33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21
1
高铭暄,赵秉志,黄晓亮,袁彬.《<刑法修正案(七)>罪名之研析(上)》,《法制日报》,2009-03-18.
被引量:1
2
雷建斌.《<刑法修正案(七)>的法条争议及解析》,http://www.criminallawbnu.cn/criminal/info/showpage.asp?pkID=22285,访问日期:2009年4月25日.
被引量:1
3
黄太云.《<刑法修正案(七)>内容解读(一)》,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904/08/351960.shtml,访问日期:2009年4月25日.
被引量:1
4
周道鸾.《刑法修正案(七)新增、修改和保留的罪名探析》,《检察日报》,2009-04-03.
被引量:2
5
中国海关律师网.《刑法修正案(七)对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罪的犯罪对象作出新规定》.http://www.customslawyer.cn/cn/articleshoow.asp?Cid=28721.
被引量:1
6
吴红艳.
我国走私罪立法的缺陷及其完善[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6):47-51.
被引量:9
7
1997年刑法.
被引量:1
8
《刑法》第153条.
被引量:1
9
陈晖.
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看走私罪的法律修正[J]
.政治与法律,2009(1):23-30.
被引量:7
10
李昌林.
论走私罪及其立法完善[J]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1):15-19.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李国如,张文.
刑法实施应贯彻罪刑法定原则——论对法无明文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处理[J]
.法学研究,1999,21(6):97-110.
被引量:21
2
赵秉志,于志刚.
刑法基本原则的法条设置与现实差距——基于立法与司法的现状分析[J]
.法学,1999(10):39-44.
被引量:28
3
李洁.
论犯罪对象与行为对象[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38(3):76-79.
被引量:18
4
青锋.
附属刑法规范的创制性立法问题[J]
.法学研究,1998,20(3):65-70.
被引量:23
5
段立文.
对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的再认识[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1,13(1):24-28.
被引量:2
6
苗有水.
走私犯罪的认定及法律适用[J]
.人民司法,2002(9):4-8.
被引量:10
7
陈兴良.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
.法学杂志,2006,27(1):17-25.
被引量:351
8
张明楷.
刑事立法的发展方向[J]
.中国法学,2006(4):18-37.
被引量:312
9
《草案》第3条.
被引量:2
10
赵秉志.《对<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的几点看法》,《法制日报》.2008年9月21日第2版.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8
1
李树帅.
论诈骗罪与善意取得共存困境与出路[J]
.湘江法律评论,2020(1):141-153.
被引量:1
2
王懿敏.
间接走私与共同犯罪的思辨[J]
.海关法评论,2022(1):407-421.
3
黄玲林.
我国走私犯罪的立法反思——以走私行为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为视角[J]
.刑法论丛,2019,5(1):277-301.
被引量:1
4
胡平.
试论走私犯罪的立法疏漏及其完善[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27-30.
被引量:1
5
俞利平,刘柏纯,尹显英,杜敏.
走私犯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J]
.政法学刊,2008,25(2):18-22.
被引量:2
6
蒋利霞.
想象竞合犯的要件特征分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5):96-98.
被引量:1
7
胡平,王彦.
走私犯罪罪刑设置的立法疏漏及其完善[J]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08,0(2):40-46.
被引量:1
8
蒋鹏.
关于“武装掩护走私行为”定性与量刑的思考——兼议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J]
.当代法学,2002,16(10):91-94.
被引量:3
9
曹坚.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罪名的认定问题[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3):29-31.
被引量:2
10
赵秉志,王东阳.
我国刑法中走私犯罪的特征及其惩治[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26(3):77-84.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48
1
李洁.
论犯罪对象与行为对象[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38(3):76-79.
被引量:18
2
李希慧.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若干问题之探讨[J]
.法商研究,2001,18(4):83-88.
被引量:20
3
陈晖.
论走私罪的犯罪对象[J]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07,0(2):1-8.
被引量:6
4
赵秉志.
中国逐步废止死刑论纲[J]
.法学,2005(1):55-62.
被引量:109
5
李昌林.
论走私罪及其立法完善[J]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1):15-19.
被引量:5
6
苗有水.
走私犯罪的认定及法律适用[J]
.人民司法,2002(9):4-8.
被引量:10
7
谢望原,杨家庆.
走私犯罪死刑问题之实证研究[J]
.政治与法律,2005(3):99-104.
被引量:7
8
吴红艳.
我国走私罪立法的缺陷及其完善[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6):47-51.
被引量:9
9
陈兴良.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
.法学杂志,2006,27(2):24-29.
被引量:129
10
张明楷.
刑事立法的发展方向[J]
.中国法学,2006(4):18-37.
被引量:312
引证文献
11
1
黄玲林.
我国走私犯罪的立法反思——以走私行为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为视角[J]
.刑法论丛,2019,5(1):277-301.
被引量:1
2
陈晖.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应保留死刑——兼论对走私个罪死刑存废的立法策略[J]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1,32(1):12-21.
被引量:5
3
陈玲.
走私犯罪刑法修正评述[J]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1,32(2):17-21.
4
王佩芬.
走私犯罪的罪名设置与刑罚配置问题研究[J]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1,32(2):22-27.
被引量:3
5
杜文俊,胡春健.
论《刑法修正案(八)》对走私犯罪的刑罚修正[J]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1,32(3):29-33.
被引量:3
6
胡平,王彦.
试论走私犯罪立法问题三则[J]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1,32(4):14-19.
被引量:2
7
张胜全.
论我国走私罪名的立法缺陷与完善[J]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2,33(2):25-28.
被引量:2
8
朱霞,金善达,沈杰.
走私罪罪种划分标准的选择[J]
.黑河学刊,2013(11):105-106.
9
胡平,蒋庆荣.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问题解读[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7(3):253-255.
被引量:1
10
叶小琴,赵忠东.
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背景下走私罪的立法反思[J]
.海峡法学,2017,19(2):40-4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黎森予.
我国死刑威慑力的实证检验——以走私罪和盗窃罪死刑废止为契机[J]
.刑事法评论,2022(2):364-404.
2
黄玲林.
我国走私犯罪的立法反思——以走私行为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为视角[J]
.刑法论丛,2019,5(1):277-301.
被引量:1
3
池梓源.
刑法解释视角下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的理解[J]
.法律方法,2022(4):438-450.
4
崔仙.
走私犯罪的预防与控制对策[J]
.神州,2014(11):199-199.
5
陈玲.
走私犯罪刑法修正评述[J]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1,32(2):17-21.
6
王佩芬.
走私犯罪的罪名设置与刑罚配置问题研究[J]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1,32(2):22-27.
被引量:3
7
张胜全.
论我国走私罪名的立法缺陷与完善[J]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2,33(2):25-28.
被引量:2
8
方红兵,曹坚.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的走私犯罪刑事立法发展与变化[J]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2,33(3):19-23.
9
胡平,王彦.
试论一年内三次走私入刑的若干法律问题[J]
.海关与经贸研究,2014,35(3):68-75.
被引量:2
10
田志娟.
公法适用秩序的理想与现实——以“小额多次”走私行为入罪实效为切入的分析与反思[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4):109-115.
被引量: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J]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2009(2):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J]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9(5):3-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J]
.新华月报,2009(6):7-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J]
.天津检察,2009(2):79-80.
5
王志祥.
派生犯罪构成的性质之辨正[J]
.北方法学,2007,1(6):61-66.
被引量:4
6
王志祥.
抢劫罪加重犯的既遂问题新论[J]
.法治研究,2011(12):45-49.
被引量:2
7
张军.
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修改[J]
.人民司法,1997,0(5):8-10.
8
楼伯坤.
论加重犯之加重因素[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1):30-35.
被引量:3
9
赵廷光.
关于改善部分“罪刑关系”的立法建议[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19(1):5-14.
被引量:3
10
楼伯坤.
走私罪罪种设置的立法完善[J]
.刑法论丛,2009(4):239-266.
被引量:3
政治与法律
200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