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唐诗中的模糊修辞探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诗歌是一种含蓄凝练的艺术,它要求用简洁的文字传达深远的意蕴,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模糊修辞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模糊语言材料来提高表达效果,唐诗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支奇葩,其模糊修辞的手段也尤为丰富。本文从模糊词语、模糊语句和模糊辞格的运用来分析唐诗的模糊修辞。
作者
王艳华
机构地区
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内江科技》
2009年第1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唐诗
模糊词语
模糊语句
模糊辞格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罗姝芳.
模糊语言研究的新进展——首届中国模糊语言学术研讨会综述[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6):154-156.
被引量:1
2
范武邱.
模糊语言研究中凸现出的几个问题[J]
.现代外语,2007,30(2):155-162.
被引量:26
3
蒋有经.
模糊修辞审美的再造性功能及其成因[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191-195.
被引量:6
4
宁玲.
唐诗的模糊隐含与翻译[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90-92.
被引量:1
5
陈位祥.
诗歌与模糊修辞[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5(2):135-144.
被引量:10
6
张忠利,宗文举著..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275.
7
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2000.
8
伍铁平著..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434.
二级参考文献
37
1
樊宝英.
略论中西文论接受思想的异同[J]
.齐鲁学刊,1999(4):31-33.
被引量:6
2
蒋骁华.
近十年来西方翻译理论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0(2):31-36.
被引量:48
3
陈位祥.
诗歌与模糊修辞[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5(2):135-144.
被引量:10
4
余虹.
西方现代诗学的语言学转向[J]
.文艺理论研究,1995(2):76-84.
被引量:10
5
吴世雄.
论从认知角度研究模糊语言的重要意义[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74-79.
被引量:38
6
吴世雄,陈维振.
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8(4):14-19.
被引量:73
7
周湘萍.
情景描述的民族审美差异及根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5):64-66.
被引量:3
8
赵彦春.
语言模糊性与翻译的模糊对等[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8(4):9-13.
被引量:60
9
余富斌.
模糊语言与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49-52.
被引量:80
10
王苹.
试论模糊言语的朦胧“再造”美[J]
.修辞学习,2002(2):8-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7
1
杨小敏,孙静.
探析女性语言中的模糊言语[J]
.文教资料,2008(15):37-38.
被引量:4
2
韩庆玲.
模糊修辞学研究综述[J]
.当代修辞学,1998(2):8-10.
被引量:42
3
郑静.
试论模糊英语教学[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161-163.
4
宁玲.
唐诗的模糊隐含与翻译[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90-92.
被引量:1
5
何莉,丁兰.
语义留白及其在翻译活动中的处理[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57-159.
被引量:3
6
张霞.
外交辞令中模糊语言的生成机制[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8(2):123-125.
被引量:1
7
杨小敏,孙静.
模糊言语对女性性别角色的折射[J]
.宜宾学院学报,2008,8(7):78-79.
8
范头姣,范武邱.
模糊语言的实质探源[J]
.学术界,2009(3):200-204.
被引量:5
9
尹蕊.
语言模糊和语用模糊[J]
.池州学院学报,2009,23(4):69-71.
被引量:1
10
张秋娥.
国内模糊修辞研究三十年[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24(4):93-9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
1
Mu Ting,a study of fuzzy language inliterary works and the c/etranslation of fuzzy language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D].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2005,(12).
被引量:1
2
周方珠.
论元散曲翻译中的模糊再现[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2):90-94.
被引量:8
3
褚雅芸.
《红楼梦》中模糊修辞的运用及两种英译比较[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6):60-64.
被引量:2
4
李佐.
浅议许渊冲“三美论”在唐诗翻译中的运用[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102-103.
被引量:6
5
汤道兵.
从接受美学理论看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25(6):57-6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郭华.
模糊语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体现及其英译[J]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62-1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夏兴宜.
从李白诗歌看唐诗中数字的模糊性及其翻译[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4):57-58.
1
苏远连.
论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文体功能[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2(2):149-153.
被引量:5
2
朱桂兰,李娟.
《纯真年代》和《倾城之恋》中模糊修辞的对比分析[J]
.作家,2010(18):77-78.
3
刘宝霞.
略论文学语言中模糊语句的超常修辞效应[J]
.写作(中),1996,0(7):25-27.
被引量:1
4
朱铁志.
本土“留学”散记[J]
.杂文选刊,2007,0(2):16-17.
5
韩华.
试论古代诗词中的模糊艺术[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8(2):45-46.
6
杨艺泉.
我学会了一样本领[J]
.小学生作文(低年级),2009(10):23-25.
7
夏云.
模糊修辞与诗歌的表现力[J]
.福建外语,2001(2):61-65.
被引量:7
8
疏志强.
小说的章法与模糊修辞[J]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22(4):30-32.
被引量:1
9
张琳.
论模糊词语的表义功能[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20(1):101-106.
被引量:3
10
朱桂兰,陈胤.
小说《纯真年代》的章法与模糊修辞[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0(6):122-123.
内江科技
200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