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甲烷氧化细菌生产甲烷氧化菌素的方法
被引量:1
出处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9年第10期35-35,共1页
Chemical Technology Market
同被引文献10
-
1陈鸿鹏,谭晓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研究综述[J].经济林研究,2007,25(1):59-65. 被引量:103
-
2龙跃,雷云波,张玉柱,王少宁,韩志杰,师学锋.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钢渣中游离氧化钙[J].冶金分析,2010,31(7):65-68. 被引量:20
-
3闫超泽,张帅,辛嘉英,夏春谷.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烷氧化菌素的研究[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11,17(2):69-73. 被引量:6
-
4辛嘉英,董静,闫超泽,乔君,梁洪野,夏春谷.甲烷氧化菌素的产生和铜捕获作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31(8):40-46. 被引量:13
-
5魏聪,刘国生.甲烷氧化菌的筛选与生理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7):2832-2832. 被引量:4
-
6苏瑶,孔娇艳,张萱,夏芳芳,何若.甲烷氧化过程中铜的作用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4,25(4):1221-1230. 被引量:6
-
7李春雨,辛嘉英,林惠颖,张悦,夏春谷.铜离子配位甲烷氧化菌素功能化纳米金模拟过氧化物酶的研究[J].分子催化,2017,37(5):480-485. 被引量:13
-
8曹淑贞,沈媛媛,王风芹,宋安东,桑玉强.土壤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17,34(6):78-82. 被引量:5
-
9王建坤,范新宇,张昊,郭晶.基于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重金属离子浓度[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8,37(1):38-42. 被引量:11
-
10唐千,薛校风,王惠,邢鹏.湖泊生态系统产甲烷与甲烷氧化微生物研究进展[J].湖泊科学,2018,30(3):597-610. 被引量:22
-
1赵树杰,张玉英,郑坚,陈景茹,陈耀初,彭莉,李皓,蔡键.甲烷氧化细菌的一个新种[J].微生物学报,1989,29(2):84-92. 被引量:5
-
2姜加良,张帅,辛嘉英.以甲醇为碳源甲烷氧化细菌的高密度培养[J].化学工程师,2013,27(2):5-8. 被引量:1
-
3周琦琼,辛嘉英,张颖鑫,董静,宋昊,夏春谷.甲烷氧化菌素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9,20(5):723-725. 被引量:3
-
4尉迟力,缪德埙,李树本.丙烯经酶催化氧化制环氧丙烷——一株甲烷氧化细菌的分离筛选及生理特性的研究[J].工业微生物,1994,24(2):16-20. 被引量:4
-
5周叶锋,廖晓兰,黄璜,傅志强,张亚.甲烷氧化细菌氧化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8,28(3):77-80. 被引量:9
-
6张玉英,赵树杰,R.S.Hanson.甲烷氧化细菌(Methylosinus methanica)81Z中与甲醇氧化有关基因的克隆[J].微生物学报,1991,31(1):12-18.
-
7徐宁,辛嘉英,王艳,董静,夏春谷.甲烷单加氧酶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13,24(1):130-133. 被引量:3
-
8华绍烽,李树本,谭海东,赵家政.甲烷氧化菌Methylomonas sp.GYJ3中甲烷单加氧酶基因与16S rRNA序列分析[J].微生物学报,2007,47(1):150-155.
-
9辛嘉英,董静,闫超泽,乔君,梁洪野,夏春谷.甲烷氧化菌素的产生和铜捕获作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31(8):40-46. 被引量:13
-
10尉迟力,缪德埙,李树本,索继栓,马清泉.甲烷氧化细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3011甲醇累积条件的研究[J].工业微生物,1995,25(2):10-13. 被引量: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