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作为副文本的新文学序跋
被引量: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序跋是参与正文本意义生成和确立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副文本。它为读者进入正文本营造了阅读空间和审美氛围。序跋是作序作跋者对作品的一种导读。序跋中的"深度批评"又为作品的文学史定位和经典化提供了支撑。同时,序跋也是新文学外部研究的重要副文本。
作者
彭林祥
金宏宇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8-101,共4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部分成果
关键词
新文学
序跋
副文本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09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50
参考文献
16
1
弗兰克·埃尔拉夫.《杂闻与文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被引量:1
2
热拉尔·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68-69页.
被引量:4
3
余嘉锡著..目录学发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77.
4
弗拉德·戈德齐希.《(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英译本导言》,《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被引量:1
5
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第26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被引量:12
6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38.
7
鲁迅.《<铁流>编校后记》,《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9页.
被引量:1
8
胡絮青.《<老舍序跋集>序》,《老舍序跋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被引量:1
9
朱雯.《<百花洲畔>序》,《百花洲畔》,上海宇宙风社1940年版,第2页.
被引量:1
10
叶圣陶.《<雉的心>序》,《雉的心》,新中国印书馆1924年版,第2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6
1
朱德发,贾振勇.
审美阐释的理论期待视野──关于现代文学评价标准的思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2):84-90.
被引量:3
2
胡朝雯,方长安.
中国现代小说史雅俗论反思[J]
.天津社会科学,2008(5):107-112.
被引量:1
3
陈爱香.
文本对话的多重意蕴空间——析《马蒂斯》的叙事话语机制[J]
.当代外国文学,2008,29(4):125-129.
被引量:3
4
毕新伟.
从女性解放到社会革命——二十年代女作家精神世界探析[J]
.中州学刊,2009(1):212-218.
被引量:2
5
黄诗海.
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下《红字》的意义建构[J]
.东南学术,2010(3):119-124.
被引量:2
6
张珂,黄建荣.
青春版《牡丹亭》的文本改编和读者接受初探[J]
.戏剧文学,2010(9):64-68.
被引量:4
7
朱新春,吴兆雪.
试论接受美学对科学文献的适用性及其意义——基于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J]
.学术界,2011(4):90-96.
8
周宪.
美学的危机或复兴?[J]
.文艺研究,2011(11):16-24.
被引量:13
9
江宁康.
启蒙思潮·经典建构·文化转型——论启蒙运动与现代西方诸民族的文化转型[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6(6):22-33.
被引量:3
10
王本朝.
白话文运动中的文章观念[J]
.中国社会科学,2013(7):145-161.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209
1
王成.
作为副文本的朝鲜古代选本序跋[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1(1):576-595.
被引量:1
2
许钧.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
.中国翻译,2003,24(1):8-13.
被引量:775
3
格非.
作者与准文本[J]
.花城,2009(6):199-206.
被引量:6
4
薛卓.
林纾前期译书思想管窥——读“林译小说”序跋札记[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68-74.
被引量:3
5
劉泮溪.
魯迅的詩歌和書信[J]
.文史哲,1954(8):48-54.
被引量:1
6
萧乾.
与应红论序跋[J]
.文艺争鸣,1993(3):60-60.
被引量:1
7
袁锦翔.
融会贯通 运用纯熟——傅东华译《珍妮姑娘》首段赏析[J]
.中国翻译,1987(1):44-46.
被引量:4
8
倪墨炎.
近年来国内鲁迅研究著作出版概况[J]
.鲁迅研究动态,1981(4):10-15.
被引量:1
9
宁.
新版《珍妮姑娘》与德莱塞的初衷[J]
.外国文学评论,1994(1):134-135.
被引量:1
10
钱理群.
“假如郭小川还活着……”——在《一个人和一个时代》出版暨郭小川九十周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J]
.书城,2010(6):9-1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2
1
吴敬玲.
副文本视角下余光中诗文合集《春来半岛》研究[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0(3):362-375.
被引量:1
2
骆海辉.
《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副文本解读[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12):65-71.
被引量:6
3
文月娥.
副文本与翻译研究——以林译序跋为例[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45-49.
被引量:15
4
陆颖.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版本研究刍议——兼谈翻译家傅东华研究中若干版本问题[J]
.图书与情报,2011(3):129-133.
被引量:4
5
梁伟,张菁,周泉根.
序跋:透析京派的一个副文本视角[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0(4):42-46.
被引量:3
6
陈昕炜.
序跋之文本定位、内容配置与功能类型分析——以《葵园四种》为例[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30(10):13-18.
被引量:2
7
翟全伟.
从副文本看鲁迅译作的传播[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6):23-28.
被引量:1
8
周闪.
副文本与翻译研究——从序跋角度窥探林译小说[J]
.文学教育,2015(11):150-152.
被引量:3
9
蔡志全,裴艳丽.
副文本理论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现状述评[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56-62.
被引量:3
10
翟全伟.
副文本理论概述[J]
.邢台学院学报,2015,30(4):131-133.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刘丹霓.
16世纪复调音乐书籍中的“副文本”研究[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2(4):33-42.
被引量:1
2
魏望东.
利用传统注疏翻译《论语》——以理雅各和森舸斓为例[J]
.外语教育,2021(1):87-95.
3
郭建飞.
热奈特的类文本理论及其效应[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1):153-160.
被引量:7
4
陈昕炜.
序跋之文本定位、内容配置与功能类型分析——以《葵园四种》为例[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30(10):13-18.
被引量:2
5
张绪军,张绪国.
论不懂外文的翻译奇才林纾的编译思想[J]
.编辑之友,2013(6):114-116.
6
赵常玲.
互文性视角下的罗译《三国演义》副文本研究——以跋及注释为例[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5):29-35.
被引量:4
7
王洒.
碎片化阅读背景下唐诗英译的副文本演化趋势研究——以许渊冲英译唐诗系列为例[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26(4):98-102.
被引量:5
8
杨晓越.
平田篤胤《毉宗仲景考》评介[J]
.中华医史杂志,2018,48(6):328-333.
9
甘正气.
“译者注”贵在恰到好处[J]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5,29(2):52-53.
10
蔡志全,裴艳丽.
副文本理论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现状述评[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56-62.
被引量:3
1
彭林祥.
作为版本批评资源的新文学序跋[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4):15-20.
被引量:2
2
李东芳.
试论新移民文学的文学史定位[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3):61-64.
被引量:2
3
朱华.
中国少数民族小说作品在国外的影响[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78-81.
被引量:3
4
荣丹,徐昕.
黄庭坚“脱俗”的文艺观[J]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1):71-75.
5
李国彬.
关于后阅读空间——小说《夏日葫芦湾》淘稿记[J]
.安徽文学,2013(11):19-20.
6
黄铁池.
不断翻转的万花筒——菲利普·罗斯创作手法流变初探[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1):56-63.
被引量:17
7
李建东.
解读新感觉派小说的叙事艺术[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2-98.
8
万岩竹.
从容愉悦的阅读空间——从互文性角度分析单瑛琪的“小哥俩”系列[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07(1):89-91.
被引量:1
9
彭林祥.
新文学作家的序跋观[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2(1):91-100.
10
高方.
理解鲁迅的又一条途径[J]
.中国图书评论,2005,28(11):35-37.
江汉论坛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