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韦应物仕隐心态平议——兼论其诗歌主导风格并非“高雅闲淡”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界习惯于以"淡泊名利"评价韦应物之人品,以"高雅闲淡"分析韦应物之诗风。其实不完全准确,韦应物在"仕隐"问题上并不超然,其诗风亦非以"高雅闲淡"就可概言。而"淡泊名利"与人品高洁其实并无直接联系。
作者
邵明珍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9-124,F0003,共7页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韦应物
仕隐心态
诗风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G11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1
唐李肇.《国史补》卷下.
被引量:1
2
《载酒园诗话》又编.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36页.
被引量:1
3
《庭诗百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41页.
被引量:1
4
增野弘幸等著,李寅生译..日本学者论中国古典文学 村山吉广教授古稀纪念集[M].成都:巴蜀书社,2005:412.
5
傅璇琮著..唐代诗人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0:536.
6
《唐音癸笺》卷二十五.转引自陶敏,王友胜.《韦应物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06页.
被引量:1
7
《剑溪说诗》又编.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122页.
被引量:1
8
《新唐书·韦挺传》.
被引量:2
9
陶敏,王友胜.《韦应物集校注》《答令狐侍郎》诗后[附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39页.
被引量:1
10
查正贤.
暮归的诗学:孟浩然的诗艺习得与超越[J]
.文学遗产,2006(4):65-7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全唐诗》卷七九[M].,.第856页.
被引量:3
2
施补华.《岘佣说诗》[A].王夫之.《清诗话》[C].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990页.
被引量:9
3
《中国诗歌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2000年).第278页.
被引量:1
4
陶翰.《送孟大入蜀序》,《全唐文》卷三三四,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
被引量:1
5
《四库全书·集部八·总集类·高氏三宴诗集提要》.
被引量:1
6
《条奏贡举疏》,见《全唐文》卷三三一.
被引量:1
7
《书怀贻京邑同好》.
被引量:1
8
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被引量:3
9
张说.《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全唐诗》卷八六.中华书局1960年排印标点本,第931页.
被引量:1
10
岑文本.《安德山池宴集》,《全唐诗》卷三三,第452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
1
何锡光.
唐代有意识的口述历史著作范本:《冥报记》[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6):35-39.
被引量:1
2
郑传锐,王树森,余恕诚.
论唐代对外交往诗歌的文化意义[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1):57-64.
被引量:3
3
胡可先.
文学自传与文学家传:新出土唐代墓志文体的家族因素[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5):122-137.
被引量:7
4
刘双琴.
空间位移下宋代女性文学的拓展与新变[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1(1):144-151.
5
刘晓.
“回首”的诗学:杜诗中的“回首”事象及诗境建构[J]
.求是学刊,2024,51(4):159-169.
同被引文献
39
1
杨径青.
王维的终南隐居──与陈铁民先生商榷[J]
.文学遗产,2001(4):51-55.
被引量:4
2
周凌云.
浅淡孟浩然的隐逸及其诗歌的艺术特色[J]
.江苏社会科学,1999(2):148-152.
被引量:3
3
高海夫.
中唐诗人韦应物[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8(4):71-80.
被引量:1
4
尚永亮.
论白居易所受佛老影响及其超越途径[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2(2):116-121.
被引量:5
5
霍然.
论唐代隐逸与山水田园诗的美学意蕴[J]
.浙江社会科学,1997(6):101-104.
被引量:7
6
任爽.
唐代隐士流变略论[J]
.学习与探索,1991(6):130-138.
被引量:3
7
朱起予.
孟浩然隐逸趣尚论[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9(2):49-54.
被引量:12
8
章尚正.
山水诗与隐士文化[J]
.江淮论坛,1994(5):96-103.
被引量:3
9
姜荣刚.
驳王绩非隐士说[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5):20-23.
被引量:3
10
陈铁民.
也谈王维与唐人之“亦官亦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2):78-81.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3
1
何振.
论韦应物的“京师情结”[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0):46-49.
2
龚艳.
新时期唐代隐逸文学研究述论[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4(4):81-85.
3
何振.
论韦应物的“早年性格”及对其诗歌风格之影响[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8,39(2):11-21.
1
李建英.
宋代士人仕隐心态勾勒[J]
.北方文学(中),2016,0(9):20-22.
2
徐拥军.
论陆游的仕隐心态与词作主体风格形成之关系[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6(9):1-7.
3
陈燕翔.
刘长卿仕隐心态探微[J]
.古籍研究,2000(3):103-106.
4
姜克滨,张会峰.
试论清初丁耀亢仕隐心态[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3):24-26.
5
邵明珍.
王安石的仕隐心态及其诗文之理性[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1):133-138.
6
李娟.
清初戏曲家叶奕苞仕隐心态考略[J]
.四川戏剧,2008(2):72-74.
7
江澄格.
苏东坡知足常乐的自处之道[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27(2):1-4.
8
翟勇.
嘉、隆江南士人生命一瞥——何良俊仕隐心态探析[J]
.许昌学院学报,2011,30(1):63-66.
9
张玉璞.
白居易融会三教的“中隐”思想及其仕隐心态[J]
.齐鲁学刊,2012(4):119-123.
被引量:6
10
邵明珍.
论白居易的“知足”与“不足”--兼论其忠州起复后之仕隐心态[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3):32-39.
被引量: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